由于地处中国大陆与东南亚之间,又四面环海,舟楫便利,因此海南自古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各种文化、教派在此交汇。从宗教传入时间来计算,海南佛教始于唐代。自此后的1400多年间,历朝历代从皇家到民间信众在琼岛上,兴建了难以计数的佛教寺庙。这其中,不乏载入史册的知名禅林。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展和人文鼎盛时期,出现比较知名的寺庙,所谓盛世修庙。
唐朝初叶,武则天发动“武周革命”,建国号“周”,以周代唐。为给夺权制造舆论,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上表说武后是弥勒佛下世,应当代唐执政。随后,法明、怀义等几位和尚伪造《大云经》,文中有两段文字谈到女人可以做国王。武则天心花怒放,下诏要求普天下普遍建设大云寺,藏《大云经》。
澄迈美榔双塔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张茂 摄
唐代:
从大云寺到开元寺
从大云寺开始,佛教开始在海南传播。即便在50年后的天宝七年(748),鉴真一行第五次东渡失败,一路漂流到振州(今三亚市),就被当地官员安排在大云寺住宿。
到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再次即位(705-710年),要求罢大云寺,新置大唐中兴寺。到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是一位信奉佛教和道教的皇帝,他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天下各郡州治都要至少建寺院和道观一所,凡在开元年间建的,皆以他的年号开元(713-741)命名为“开元寺”或“开元观”。远离朝廷的海南岛也不敢怠慢,就在这一年,海南岛上至少有两座寺院拔地而起,其中一座是位于海南政治文化重心的崖州(州治在今海口市旧州镇);另一座便是位于大唐南极的振州城(今三亚市崖城镇)。鉴真一行在本岛南部入住“大云寺”,在北部则入住“开元寺”。
天宝七载(748年)9月、10月间的一场台风,改变了鉴真第五次东渡的航线,也给最后登陆地的海南本岛的佛教建筑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他在海南近二年时间,做了不少修缮佛寺的工作。在振州,由于入住的大云寺年久失修,而“寺佛殿坏废”,于是同行僧人,“各舍衣物”,将准备带往日本的佛具、佛像、经典和其他物品统统捐给了这座寺院。用了一年时间,建造佛殿。在崖州,因遭受州火牵连,佛寺被烧。受崖州游弈大使张云之请,鉴真在此重建佛寺。除了建筑佛殿、讲塔、砖塔等之外,鉴真还铸造了一丈六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一座,置于寺庙内,从而使之初具规制。
两宋:
琼山万宁佛寺各占1/3
两宋时期,海南的佛寺建筑数量大幅提升。
据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张朔人博士统计,两宋时期海南岛与佛教相关联的寺堂庵建筑达15处,比起唐代的寺庙数量有着极大的提高。据正德《琼台志》记载,两宋时期的15座寺庙包括:琼山的天南寺、开元寺、弥陀道场、水月堂、三滴水堂;澄迈的永庆寺;文昌的觉照堂、崇真堂;儋州的开元寺、光孝寺;万州的报应寺、水月堂、 灵照堂、维石堂、鸡竺庵。由此可以看出,两宋的寺庙在空间分布上也突破了唐代的南北设置的格局,在昌化军(明,儋州)、万安军(明,万州)和琼州下辖的琼山县、文昌县都有分布。其中,琼山县和万安军的数量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除了琼山的开元寺与南汉时期的乾亨寺有着一定的承继之外,唐代的相关建筑基本没有保存,甚至在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作为古迹也难见其踪。这说明,北部和东南部是两宋佛教在海南岛发展的主要地区。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澄迈的永庆寺。永庆寺始建于宋代,后经历代扩建,成为当时澄迈规模最大的寺院,一年四季香火萦绕。据清代《澄迈县志》记载:“永庆寺在老城以东二里”,当年的永庆寺周围树林茂盛,是一个景色秀丽、环境优雅的游览胜地。据史料记载,曾有李纲、李光、胡铨等众多历史名人贤士慕名游历该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数次前往,写下诗作。
澄迈永庆寺。记者 张茂 摄
元代:
琼山佛寺数量一枝独秀
到了元代,佛寺数量继续增加。
据统计,从数量上来看,元代新建寺庙17座,外加对前代3座庙宇维修,比宋代略有增加。据《琼台志》记载,这些寺庙和佛塔包括:琼山的大兴龙普明寺(天明塔)、天宁寺(建有丁村塔)、寿佛堂(东岸塔)、延寿堂(苍驿塔、买椰塔)、天明堂(石山塔)、普庵堂(雷顺塔),另有两处观音阁(不包括改建成大兴龙普明寺的观音阁);澄迈的辑瑞庵(买榔双塔);临高的天王寺、地藏超度堂、大海庵、观音堂;儋州的凌霄庵;昌化的宁寿寺;万州的维石堂;崖州的天宁寺;感恩的观音堂。另据海师大文学院教授、海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李勃统计,元代海南寺庙共有30座。
张朔人认为,元代海南佛教建筑在空间分布上有着新的变化,在本岛南部、西部的崖州、感恩、昌化等地,元代的寺庙皆有所拓展。其中,崖州的天宁寺又称铜佛寺,居然有3座释迦牟尼的铜佛像。但寺庙主要分布仍然在本岛的北部琼山地区,数量由前朝的5座,增加到10座(1座前代,新建9座),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而在万安州,佛寺数量则从宋代的5座降低到元代的1座,开始向衰败转变。元代佛教建筑方面,还体现在塔数量的增长,即由前代的2座增加到9座。主要分布在本岛琼山和澄迈的北部地区,其中琼山地区为7座,澄迈2座,尤其是澄迈的美榔双塔极具特色。
明代:
从普明寺到天宁寺
明代由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有着出家为僧的经历,与佛教有着割不断的情愫,因此加强了对佛教的行政管理,推动了佛寺的建设。
据《琼台志》记载,明代中前期的新建和修缮的寺庙包括:琼山的天宁寺、弥陀堂、天明堂、老佛庙、三山庵和3处观音阁;澄迈的永庆寺;临高的观音堂;定安的观音堂;文昌的观音堂、万寿堂、觉寿堂;乐会的观音堂;儋州的开元寺;昌化的宁寿寺;万州的天宁寺;崖州的天宁寺、观音堂;感恩的观音堂。而在明代后期,又新建了一批寺庙,包括琼山的地藏宫、金粟庵、白衣庵、明善庵、大士庵、广惠寺、莲花庵;会同的聚奎塔、维蹑塔;陵水的双容寺。
张朔人认为,明代佛教建筑无论是数量还是空间布局上,比元代有大幅增加,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从普遍性来看,比元代仅分布在七州县,明代有着进一步的扩展,定安、文昌、乐会、会同、陵水等五县都新建了佛教建筑。二是新建佛寺呈现出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洪武永乐年间,新建建筑主要体现在“观音堂”系列上,如海口、定安、乐会、崖州、感恩五州县皆有此类建筑;此外,对前代寺庙建筑的修葺和增扩。第二个高峰期是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大地震之后,空间以海府地区最为集中。该时段建筑也体现在维修和新建的两个层面上,前者以在地震中倾圮的天宁寺、明昌塔为代表;新建则以“庵”、“塔”系列建筑为典型。明末崇祯年间也有修建行为。
最值得一提的是琼山的天宁寺。天宁寺是继普明寺之后香火最旺的寺庙,其遗址位于如今海口红城湖路北侧的省委党校内。该寺前身是始建于宋代的天南寺,元代更名为天宁寺,这一名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洪武年间(1368-1398),多次扩建殿宇、法臧、讲堂、斋堂、僧舍,增建2廊、2殿、3门,归并佛像额匾,设施已备完善,规模已具宏伟。明清时期天宁寺法事频繁,“郡邑迎诏,官师习仪,皆在此寺”,成为当时官府最重要的政治礼仪活动场所。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知府王修设“僧纲司”对寺院进行地方管理,并赠送门匾“海南第一禅林”给天宁寺。特别是明善慧捐财重建观音阁及修正殿、普庵堂、四大天王等宫,其诸佛像皆金妆雕绘,寺宇充实,外观壮丽,成为海南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寺院。
明万历三十三年发生琼北大地震,天宁寺颓毁。虽经历代多次重建修复,仍“复为风雨倾圮”。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总兵李耀先倡议下,吏民慷慨解囊,捐款响应,重建殿宇,重塑佛像,供给寺僧的田地达到300多亩,此后再未倒塌。日军侵琼期间,强夺“天宁寺”为战地医院,寺内所有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讲堂内元代“普庵铜钟”被日军劫运到广州。此时正逢日本战败投降,才有幸逃脱劫难被追回海南,存放在“五公祠”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