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李氏的发源及迁徙太原

李氏的发源及迁徙太原

李氏的发源及迁徙太原姓氏文化也称家谱、家族、谱牒、族谱,天下郡望姓氏族谱。姓就和树一样,为什么说寻根问祖了。树是从根部长起,长起来后分枝。分开两个树枝,一个树枝分成三枝的,另外一个树分成五枝的。

姓氏文化也称家谱、家族、谱牒、族谱,天下郡望姓氏族谱。姓就和树一样,为什么说寻根问祖了。树是从根部长起,长起来后分枝。分开两个树枝,一个树枝分成三枝的,另外一个树分成五枝的。依然分枝下去。我国许多姓氏的起源,虽说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姓氏体氏,是在秦汉之际才形成的。我国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记有上古八大姓、娰、赢、姞、姚、妘、都有“女”字旁;而到了周代,从“姬”这一姓就衍生出198个“姓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成百上千的“氏”。《元和姓纂》记载:包括双姓1773个姓。《姓韵》记载:包括少数民族的姓5145个姓。

一、李姓的历史来源

《史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获得姓氏的只有十四个。昌意是其中的一个儿子,昌意生下的儿子叫颛顼、颛顼帝是五帝之一。颛顼帝生下的儿子叫大业。大业生下的儿子叫女莘。女莘生下的儿子叫咎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因直言进誎得罪了当时的昏庸无道的纣王。于公元前1049年(壬辰年)被赐死享年51岁。

理征公之妻陈国契和氏携其幼子利贞公逃难于伊候之墟(今河南安阳市),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即“李子”,(亦有称“木子”的,据说“木子”有毒不可食。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公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感“李子”的救命之恩,随把“理”氏改为李氏。刚直不阿的理征公之子利贞公改“理”为“李”氏始祖,实为不变。

李利贞十一代孙李耳公,字伯阳,号老子,谥日聃,利贞公裔孙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地处该省的东部与安徽省毫州市接近)人。生于春秋末年即公元604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耳公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据传死于扶风,亦云不知所终。《史记》卷计63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耳,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刀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入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这是一种神话之说。“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老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白发飘飘的老翁模样,于是取名为老子。

李耳的曾孙李昙,李昙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李崇,二儿子李辩、三儿子李照、四儿子李玑。

据《魏书宫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鲜卑族族复姓叱李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按前汉书记载延熙三年,追禄汉高祖功臣李必后,黄门丞李遂为晋阳关内侯。

二、李姓望出陇西郡,赵郡

李崇的子孙居住在陇西(今甘肃临洮),李崇的第五代李仲翔生了个儿子叫李伯考,李伯考生下的儿子叫李尚,李尚生下的儿子叫李广,西汉时期李广任骁骑将军称之为飞将军,李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人),西凉李暠是李广的后代,唐朝的李渊是李暠的后代。李广墓在甘肃省天水市市区南文山山麓。

李玑的子孙居住在赵郡(今河北邯郸西南),《郡国志》李同是李玑的后代。

三、李姓迁徙太原

李渊从甘肃省天水市,迁徙山西省太原市。李渊把家眷迁到太原,李姓显于晋阳。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时承拜“李唐家庙”。推翻隋朝,打败郑国王世充。建立唐朝政权。唐朝时,太原的李姓人口迅速发展。

大唐王朝皇帝的三宫六院,老婆多生的孩子多。李姓人口迅猛发展,至今李姓人口占据全国第一。

李姓的鼎盛辉煌,当属大唐王朝,创立大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世代官位显赫。大唐盛世,雄视百代,盛唐气象,磅礴宏大。

《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记载“浮山有羊角观,祀太山元元皇帝,为李唐远祖(道教奉之太上老君李耳)”之记载。此华塔村西之“羊角塔”由此而建,系唐高祖李渊为其远祖“老子李耳”建的宗祠家庙。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龙山顶古昊天观毁,迁于风峪沟太山寺,寺东有“龙泉”故又名龙泉寺。人称“李唐家庙”。

天下李氏血浓于水,情系大唐。李姓人口根系粗,枝叶茂盛。

四、李姓与道家的渊源关系

2582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李耳)就涎生在这里,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即今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姓李氏,名耳,周守藏室之史也”。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被道家视为经黄。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既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的自身的规律。耳公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堪称为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古之圣人,唐明皇时追尊为“圣祖混元上德皇帝”,即世俗所传道教之教主。

作者系: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

太原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

山西省晋祠文化研究会会员代表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古太原文化研究会会员

上一篇: 李姓名人大全集女(李姓历史名人女性)
下一篇: 今日端午 | 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