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第一哲人朝韩始祖——箕子
箕子
箕子(约公元前1173——前1080年), 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榆社)爵为子,故称箕子,商王朝的贵族,是商高宗武丁的第七代后裔,纣王的叔父,官太师辅朝政。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哲人”。《古今姓氏辨证》云:“箕氏,出自子姓。商之季氏,封其父师为畿内侯,谓之箕子。其地太原阳邑县箕城是也。” 这是关于箕子封地在太谷的一条明确记载。
周武王灭商之后,命如公将箕子释放出来,并向他请教治理天下之道,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武王好言安慰,请他归顺大周,但是箕子宁死不降,要远走辽东。周武王无奈,并且敬佩箕子的操行,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朝鲜侯,并免行君臣之礼。箕子也很感念武王的恩德,临行前写了一篇《洪范》给武王。文章中详细总结了殷商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奉劝武王一定要实行仁政。《洪范》篇实际上是周武王克殷之后,造访箕子时向他询问治国方略的记录,也是箕子写下的治国纲领。在这篇文章中箕子已经提出了“民主”意识、反对专制独裁的思想。
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商周交替之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这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尚书大传·洪范》中都有记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根据朝鲜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造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二、晋国大夫辅政太傅——阳处父
阳处父(?~前621年),大春秋时晋国大夫,因封邑于阳地(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遂以阳为氏。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楚国派斗章出使晋国,晋国派阳处父到楚国回访,晋楚两国恢复了正常外交关系。晋襄公元年(前627年),晋国大夫阳处父率军攻打蔡国,楚国令尹子上率兵救蔡,两军隔泜水相持。阳处父后来因晋军粮草将尽,意欲退兵。但他既怕退兵时楚军乘机进攻,又怕退兵后给人落下临阵退却的笑柄,于是想出一计。他派人前去对子上说:“你若想和我决战,我就退后一舍,让你渡河列阵,咱们早晚决战;你若不想渡河,那就让我一舍之地,使我渡河列阵。不然这样相持下,劳师费财,对谁也没有好处。”子上欲渡河列阵,随行的孙伯说:“晋人不讲信用,如果乘我半渡而击之,那就吃亏了,不如让他们渡河列阵。”于是子上让楚军后退了一舍,等待晋军渡河。但阳处父等楚军一退,故意宣扬说:“楚军不敢与晋军决战,已逃跑了。”乃率军退归。阳处父知道楚国太子商臣与子上结怨,退军后让人对商臣说:“子上受了晋国贿赂,所以退兵。”商臣将此事告于楚成王,成王便杀掉了子上。
同年,秦将孟明视等三将率兵越晋伐郑,被晋军擒获。晋襄公在继母文嬴的劝说下放走了三帅,不久又后悔了,遂派阳处父去追捕。阳处父急急追到黄河东岸,见秦国三帅刚刚坐上渡船,阳处父知一时寻不到船只,于是心生一计,他故意解下自己所乘的左骖之马,假托是晋襄公要送给孟明视的礼物,让三帅上岸接受。孟明视有心提防,他立于船头拜谢,并不上岸受礼,阳处父的虚饵计落空。
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晋国调整军队编制,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将,赵盾为副帅,出征南方诸族。阳处父一则因为赵盾确有才能,重用赵盾对国家有利;二则因自己曾是赵盾之父赵衰的部下,心里偏袒赵盾,便以襄公之名,私自调换了中军主帅,让赵盾率领中军,狐射姑为副将。狐射姑对阳处父把他从中军主帅降为副帅一直耿耿于怀。当年,晋襄公死后,狐射姑趁立嗣混乱之机,派续简伯杀了阳处父。阳处父死后,葬于九龙山之原(一说今和顺县,一说今忻州市九原岗)。
三、亚圣孟子之母仉氏——孟母
孟母教子
孟母(?~前317),相传姓仉(zhǎng)氏,战国并州三徙乡(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西仉村)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千百年来,人们虽然对“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的故事传颂不衰,她的名字和事迹也被列为《列女传》之首,但是并没有人对这位光荣母亲的出处进行过任何探讨和研究。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另外也与缺乏相应的史料记载有关。令人高兴的是,在世人难以见到的“孟氏家族史料”中,果然存在揭开这一谜案的蛛丝马迹。据《孟子世家族谱·世谱》记载:“亚圣祖系出自鲁桓公允,允生庄公同,同有弟三:长庆父为孟孙氏,庆父四传庄子速,速七传激,字公宜,激娶仉(zhang,音掌)氏,魏公子(仉)启女,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轲,字子车、又字子舆。”从以上记载可知:孟母仉氏乃“魏公子(仉)启”的女儿。
“魏公子”即魏国公子仉启,关于仉启,无考。魏国即“三家分晋”之韩国、赵国、魏国。在此之前,晋国是西周王室的嫡系公国,疆域主要在山西境内。其强盛时,曾经几度与江淮地区的楚国发生战争,后来却被分裂为韩、赵、魏三国,据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证:《史记·楚世家》“简王八年(公元前424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在韩、赵、魏三国中,赵国疆域在山西晋中、晋北及河北中部一带;韩国疆域在山西晋东南地区和河南洛阳一带;魏国疆域西至晋南河东地区,北至晋中祁县、平遥及河南安阳一带,东至山东菏泽地区,南至河南漯河地区,是三家中势力最强大的侯国。
在古代与魏国接壤的山西榆次(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果然有“孟母故宅”存在。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修《太原府志》卷24“古迹”记载: “孟母故宅:在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邹人,其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 “孟母庙:一在(榆次)县城西南隅,(明)弘治(1488-1505)年建,相传此地为孟母故宅;一在儒学东南隅。” 又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修《太原府志》卷19“祀典”: “太谷县:孟母庙:东贾里。”“东贾里”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北三十华里范村镇西北。这里为什么建有“孟母庙”?因为在东贾村与范村镇之间,有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村名:“西仉村”,这是山西省境内独一无二的以“仉”(zhang,音掌)姓命名的村庄。而“仉”字正是“孟母仉氏”之姓。根据《礼记·祭法》有关“立庙祭祀”的礼法规定,既然榆次县城西南隅的“孟母故宅”为孟母曾经居住之所,则太谷县“东贾里”的“西仉村”应该就是孟母仉氏的原籍所在。历史上早就有人对“孟母故宅”一事予以注意,据明·谈迁《枣林杂俎》822条记载: “孟母故宅: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邹人,其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邹城市孟子学术研究会”和“孟子宗亲联谊会”编《孟子与孟氏亲族》也有记载: “山西太原府榆次县的‘孟母故宅’,该县县志说:‘孟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并州”是山西太原的别称。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8“山西一”记载:“古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此为并州。(应劭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成王封叔虞于唐,此为晋地,战国时为赵地,亦兼韩、魏之疆……秦并天下,置太原、河东、上党、代、雁门、云中等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亦为并州……”而“并州”之辖境则包括今日太原市境以及晋中地区各县。从以上太原地名使用变化的情况,可知“孟母为并(州)人”的说法,至晚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流行。
四、北齐中书令骑兵参军——白建
白建,字彦举,生年不详,卒于北齐武平七年(576年),原籍太原阳邑(今山西太谷县),北朝北齐大臣,历任骠骑大将军、吏部尚书、中书令、封南昌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后功成赐地于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为成家立业之根基,后世多有入朝从政者,大唐诗魔白居易即为其后。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王朝,白建初任大丞相府骑兵曹。这是掌兵马的官员。任职期间,他遵于职守,“典执文帐,明解书计”,被同僚推重和尊敬。北齐天保十年(559年),高殷继位,白建擢兼中书舍人,后又任大丞相骑兵参军。6世纪中叶,与北齐毗邻的突厥一跃成为强盛的国家,同时对邻境国家进行掠夺和战争。北齐河清三年(564年)突厥入北齐境内进行抢掳,北齐的良马分布在代(今山西代县)、忻(今山西定襄)一带。因避突厥抢掠,白建负责将良马“合数万匹,在五台山北柏谷中避贼。”使良马免受损失。突厥退后,白建又将马分散给附近的军人饲养,马匹健壮骠肥,毫无损失。白建受到嘉奖,相继被授以吏部尚书、特进、侍中、中书令。北齐武平七年(576年)白建卒,“赠司空。”白建“虽无他才,勤于在公”,在北齐王朝很有威望。他与右仆射、尚书令唐邕共同掌握兵马,曾显赫一时,为时人敬重。北齐连年战争,军队中骑兵的位置尤其重要,“王业始基,戎寄为重。”白建所掌的骑兵省的位置更具首位,加之在管兵马方面他又是行家,能尽职尽忠,为当世“荣宠之极”。白建深得统治者赞赏,有“并州赫赫唐(邕)与白(建)”之誉。
五、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土。太原阳邑(今太谷县)人,白建之后裔。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从祖弟白敏中均及进士第。七十一岁,以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病逝于洛阳,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等。
六、晚唐状元四辅之首宰相——白敏中
白敏中
白敏中(792-863),晚唐名相,籍贯并州阳邑(今山西太谷县),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字用晦,白居易从弟。唐穆宗长庆二年状元及第。会昌初,为殿中侍御史,转户部员外郎。李德裕荐为知制诰,授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宣宗立,以兵部侍郎进同平章事。李德裕罢相,乘机排之,为时论所非。大中五年,出为邠宁节度使。六年,迁西川节度使。治蜀五年,颇有政绩。十一年,迁荆南节度使。懿宗即位,入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辅政。
白敏中辅政期间,在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关系上有着一定的贡献。他作为镇抚大臣,前去安谕党项,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招抚制置使。临行时,唐宣宗亲自在安福楼为他饯行,颁玺书慰劳,赐通天玉带,以神策军护送,允许开府命士,礼遇如同裴度平淮西。军至宁州,诸将已破党项及羌,白敏中征求军士们意愿,可弃战为农,从南山并河按置屯保,连绵千余里,又开通萧关至灵威的交通要道,且耕且战。白敏中徙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后,发展当地骡子军,修复关碍,使山河完整,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治蜀5年,因劳加兼太子太师。咸通二年(861年),西南蛮族侵扰,唐懿宗派人挟扶白敏中上殿,一同计议。 白敏中自幼好学,不善言谈,承学诸兄,擅长诗文。长大后,诚信笃实,看重友情。一生经历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六位皇帝,位及宰相,在治国、治军上都有杰出的建树。白敏中一生身居要职,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恢复、发展边地经济作出一定贡献,后由于足疾自请退出。
七、五代后唐一代乱世大将——李嗣昭
李嗣昭
李嗣昭(?-922年),本姓韩,原名进通,字益光,汾州太谷(今山西太谷)人,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晋王李克用之弟代州刺史李克柔养子。李嗣昭精悍有胆略,沉毅不群,参与收复潞州、援兵沧州、平叛李瑭、太原解围、攻潞州、胡柳之战、抗击契丹、征张文礼等大小战役。曾节制泽、潞两州,先后担任司徒、太保、侍中、中书令等职。后唐庄宗即位后,晋封太师、陇西郡王。天佑十九年,征伐镇州节度使张文礼时中箭身亡。后唐明宗长兴年间,下诏配飨庄宗庙庭。
八、清朝前期五十功臣之一——牛天畀
牛天畀
牛天畀(1717—1773)字罄宜,山西省太谷县范村镇上安村人。少年时发奋读书,通晓大义,乾隆七年(1742)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十三年(1748)被升江西都司。后历任广东将军标游击、湖北德安营参军、扶□中军参将,迁升为湖南宝庆协副将,积功累升为湖北襄阳镇总兵。爱护士兵,对待人温质彬彬,像儒生一样。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母孝守期满,补缺为四川川北镇总兵。随将军温福征伐金川,从木坪率兵进攻甲金达。当时,敌兵很多,又分居险要之处。天畀侦查发现,蒲松岗有一条路可到达甲金达,就带兵越过险要地带,经过6天到达了甲金达。三十七年(1772)春天,攻克了甲金达,同时敌侧翼也被包围,就率部乘胜占领了木耳案、日隆关至巴郎山一带,和大军会合。不久,朝廷赏戴花翎。牛天畀分兵从南山梁进攻克斯当安寨,夏天攻克了木耳案,斩断了敌兵的粮道。朝廷又赏赐给荷包紫金锭等物。7月,从萨尔杂谷、南山梁出发攻取木兰坝、蒙古八卦诸寨。三十八年(1773),将军温福移兵攻打昔岭,调天畀去统领空卡一带的满汉官兵。5月,奉旨加授天畀为贵州提督。6月12日天畀听到木果木大营情况危急,扔下筷子,解下佩印骑马送与四川总督,即率兵赴援。敌兵汹涌而来,天畀跃马当先冲了上去,士兵们紧跟在后面。从早晨战到下午,拼死作战,牛天畀受了重伤,仍奋战不止,不料战马忽然前倒。牛天畀仍徒手杀死了十几个敌人,才壮烈牺牲。死后,皇帝命按旗员一品大臣的旧例给以抚恤,赐谥号“毅节”,并下诏把他的图像放到了紫光阁,并入祀昭忠祠。还称赞天畀是绿营健将。赐其世袭骑都尉和云骑尉。又赐其长子敬一为举人,任广东石城县知县。次子敬宪承袭世职,分发山西以都司补用。又任广东罗定协副将。乾隆皇帝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和碑文,并审定了《牛天畀传》。
九、近代华北第一支名笔——赵铁山
赵铁山
赵铁山(1877—1945),字昌整,号柴翁,山西太谷城内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曾有“华北第一支名笔”的称号。早在20年代,赵铁山就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他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新成就以及他的人品和作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统一境界,在当年以及多少年之后都是有口皆碑的。赵铁山从小酷爱金石书画,五岁读家塾从师于梁一斋。始学欧阳率更之法,继由塾师史卓如导学篆隶。由于他无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书字课被塾师叹为“天纵”,并断言“他若加以学力,将来必书法名于一世。”后来事实的发展,诚如塾师史卓如之所料。天才加勤奋使青年时代的赵铁山就学贯乡里,书法尤为人称赞。到了中年之后,名驰三晋,更显辉煌。49岁为孙中山先生撰写挽联,参加了全国书法展,康有为大师定评为“誉冠华北”。赵铁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批拔贡之一,但他不屑为官。“立品直须向白壁,读书何必志青云”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非常敬仰傅青主的人品气节,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爱国持节、刚直不阿的儒家文人。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记中写道‘冲国今日,唯你与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其存”,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片赤子之情,日本人曾请他当维持会长,他严辞拒绝。为了对付日本人的胁逼,他不得已而假死。此事传到西安,文化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连蒋介石也送了花圈表示悼念。当他真的去世之后,他的人品和作品直到今天还被后人称颂不绝。友人称赞他说:“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也。”
十、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
孔祥熙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太谷人,银行家及富商。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01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研究生院。辛亥革命后,曾任山西都督阎锡山的顾问。
1924年赴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
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之后赴南京,历任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1907年秋,孔祥熙学成归国,直接返回太谷故里,创办了当地第一所中学“铭贤学校”(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他自任该校校长,妻子宋霭龄也曾经在校任教,兼教史地、体育,并四处聘请外国传教士及其他人才为教师,开设数学、生物、矿物、国文、音乐、经史等课程,培养德、智、体均衡发展的新式人才,从而为太谷教育事业的近代化作出了一份不菲的贡献。
1936年西安事变时,孔祥熙力主和平解决。抗战开始以后,孔更曾一度任行政院长。抗战初期各界对孔的财政政策尚无大怨言;但到了抗战后期,民间对孔祥熙及其家属亦官亦商,利用权力进行投机及发展私人资本大感不满。而美国人亦留意到孔家不正常的敛财手法。
1944年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不久,孔被免去财政部长职位。
1945年孔再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及中央银行总裁。1947年以宋霭龄病重为由赴美国定居。1948年辞去最后的中国银行董事长职。
1947年秋,孔祥熙以陪护宋霭龄治病为由,由上海赴美国纽约定居,从此再未踏上中国大陆一步。两年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亡,蒋介石率残兵败将退踞台湾。又一年,蒋介石宣布复任“总统”之职,并聘孔祥熙为“总统府”资政。12年后,孔祥熙因思念中华故土,由美国赴台北定居至1966年。同年,他改变在台北颐养余年的初衷,飞返美国求医。
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因突发心脏病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孔祥熙是祖籍山东曲阜,祖上在明末迁往山西太谷。孔子家族自乾隆年间之后就一直未修家谱,他们这一支系自孔闻美便未能入谱。民国初年,孔祥熙路过山东济南,结识了与孔府血缘关系较近的八府长孙孔祥勉,请其代查族谱,通过孔祥熙提供上溯几代的名字,查实属于孔氏“六十户”中的“纸坊户”。孔祥熙得知自己孔裔身份后十分高兴,以德国设计的青岛电话机械纲络蓝图一份酬谢孔祥勉,日后常以孔子七十五代孙的身份示以众人。
结语: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自古以来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目前仅列举十位有代表性之名人于上,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山西省太谷县之人文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