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四部文献中,是归于史部的。地方志不仅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库,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从事地方人文历史文化研究,所可依据的主要是地方文献,而地方文献中方志又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地方志书均以古籍的形式流传,存世数量少、内容欠全等原因导致查检不便;即便是今世影印刊行,也主要体现为通国或通省的总集出版,卷幅浩繁,通常为少数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所购藏,个体研究者使用起来同样是不便的。
村民把泮洙公奉为神
查阅湛江地区的地方志书中,记载最早、最完整的洪姓名人,就是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庐山村进士公洪泮洙。
家风与家教
洪泮洙,字献统,号垂万,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年),享年九十三岁。 广东省雷州府遂溪县二十一都庐(古作“芦”)山村(现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庐山村)人。泮洙公是南宋特授雷州通判、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南夏村开基始祖洪濬公的十一世裔孙。
文明古村庐山村
其父化龙公,是郡庠生,生性温和慈厚,并非注重家乡文化教育。他不仅严格课督子弟勤奋耕读,而且对待父母以孝顺而闻名,附近乡村尊其为贤长者。化龙公家境稍微富裕,乡里有困难者来借助都会慷慨解囊,而且不曾问偿还。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雷州府三邑合制锦旗,表彰其世德。明崇祯癸未年(1643年),遂溪县县尹朱盛渑辟荐其优行,雷州知府王允康特嘉奖励。
泮洙公有个堂叔叫有成,博览书史、行谊端方。明万历二十四年(1594年),有成公在乡试中考中副榜,由岁贡任浙江汤溪训导,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转任吴川教谕。他除了学问以外,对其他毫无染指,当时巡按对其特加褒奖,以清廉勤俭著称。据《吴川县志》记载:
及归,行李萧然,吴人士至今思慕之。
泮洙公从小在父母的“课督”下勤奋读书。明崇祯十年(1637年),泮洙公科场赴考落第,而同村东邻有个秀才捷报。当时,雷州半岛流行一种民歌,称为雷歌,四乡传唱,家喻户晓。家教有方的洪泮洙母亲陈氏,当即随口唱了一首雷州歌来激励儿子勤奋上进,她唱道:
一丛荔枝花齐生,东边果红西边青;同受风吹与日照,为乜青红诺不平。
泮洙公心领神会母亲的用心良苦。深受教育,从此更加勤奋读书。
科举功名与仕途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三十一岁的泮洙公由邑廪生壬午科乡试第八名考中了举人。清顺治十五年(1656年),四十五岁的泮洙公署广东省琼州府琼山县教谕;第三年,考中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会试第七十八名进士,殿试三甲通政司观政。这也是清朝雷州半岛所出的第一位进士,嘉庆版的《雷州府志》记载:
国朝郡人登甲科自泮洙始。
泮洙公遗物
清康熙三年(1664年),五十三岁的泮洙公任江南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知县。泮洙的仕途正处于明末清初,至于他的才华与品德,未来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的。但是,他所处境受到朝代的影响,五十八岁时便告老还乡。
关于泮洙公的为官、辞官,历史资料少有记载,家谱也无相关记载,家乡人甚至认为是被迫退休的。回家后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雷歌,其中一首就可以看出泮洙公是主动辞官的:
辞官不做回家乡,牵孙顶童巷过巷。书债未完交给子,酒不满埕问老婆。
这首歌也表现了他豁然开朗的乐观态度。很多家乡人都惋惜:“泮洙公如果不是因为是明朝举人,中进士后便会入翰林院了。”地方郡县志中都对其评价为:
任休宁政尚宽简,虽强御必力摧之,休人颂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泮洙公任职期间不但对百姓无苟政,宽以待人;而且对那此豪强、有权势的人,不畏权势,遇到豪强横行,必然全力打击,不使其为害百姓。这从中也体现他的廉洁爱民,官场上是积极主动,更何况那个年代的五十八年退休,也算是晚了。
泮洙公用过的砚
对陈瑸的影响
泮洙公告老还乡后,居住在雷州府城外西南隅的古楼巷。此时,他的同窗好友吴马期,是个有学问又正派、特别爱惜人才的老廪生,就在雷州城东门外的东门村书塾当教师,陈瑸正在他这里读书。
陈瑸此时刚好十三岁,泮洙公在与吴马期的交往中得知陈瑸年纪虽小,但文名甚盛,这也引起爱才善交的泮洙公的注意。在一次拜访吴马期先生时,自娱自乐地唱起上面所提到的那首辞官雷歌,陈瑸听到后,不禁从后面走出来,拍手称好。
泮洙公高兴地打探陈瑸会不会唱雷歌。陈瑸表示村里人人会唱,自己不但会唱,而且还会编雷歌。看见小陈瑸那么自信,泮洙公便指着墙上一幅画,要求陈瑸以画意为题编一首雷歌。陈瑸稍作深思,张声唱道:
岭惊日晒将草戴,鱼怕雨淋水底汆。
竹笋畏暑才脱壳,石头怕寒披萝苔。
完罢,泮洙公与吴先生交口称赞。并鼓励陈瑸,要努力读好书,写好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外地人才能看明白,雷歌终究是用雷州方言来唱,流传不远、运用不广的。从此,一个五十八岁、一个十三岁老少两人相见倾心,成为忘年之交。
泮洙公也常常把任期内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告知陈瑸。陈瑸对此极有兴趣,在为人处世、生活学习等方面,遇上困难便不断追问,泮洙公也无所不谈。因此,他的爱民思想和治理经验如春风化雨,慢慢潜入陈瑸内心深处,带给他深远的影响。
不久,泮洙公看到小陈瑸写的《上府尊文》,主要内容是毫不客气地批评当时为官者,面对自然灾害的无知与虚妄、不体恤民情,觉得陈瑸小小年纪就胆识过人,聪慧敏捷爱民而有抱负,敢于进言,特地写下两句赞赏与激励的话(现藏于陈瑸纪念馆):
岁序频催前辈老,江山留待少年雄。
陈瑸也回赠泮洙公诗:
泰山北斗韩史部,立朝正色王沂公。
晓对湖光开绿墅,千年渭水一渔翁。
表示对这位道德高尚的退休官员的尊重与赞扬。
后来,陈瑸在康熙三十三(1694年)考中进士,从知县到官拜封疆大吏,是清朝早期影响最大、政绩最为显著的官员。康熙帝赞誉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如果说老师吴马期在时应科举考式上,传授了陈瑸应对考试之道,那么是泮洙公在交往中精心培育了陈瑸出色的工作能力,在为人处世上影响了为官之道。良师与益友,一个教育理论,一个教育实践。
泮洙公曾在《县令论》中曰:
自古亲民之官,惟守若令,而县令尤民父母也。民望父母,犹望岁焉。岁丰,则民乐;岁歉,则民饥。夫令之上有府道司院,凡事有利民宜行者,非奉上则格于不行。有病民宜去者,非奉上则阻而难去。
在那个典型的人治社会中,县官就是百姓头上的天,遇上好县官民便头见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遇到坏官便乌云密布,阴雨绵绵。而且,县官对百姓的影响并不比自然灾害小:遇着好官百姓如遇丰年,可安居乐业,反之则让百姓饥腹受冻。
陈瑸喜欢泮洙公的作品,崇拜他的为人,在他的影响下不但确立了自己的“官品”,而且奠定了自己的“官能”。
对家乡的贡献
清道光年遂溪知县喻炳荣编修的《遂溪县志》中,载有泮洙公所撰写的《堤岸序》和陈瑸公撰写的《重修堤岸序》。从这两篇序文中可以看出:清康二十三年(1684年),泮洙公与陈瑸联手倡修海堤一事。
雷州城的东、南、西三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良田万顷与宽阔的海洋。因此,当地人将这大片土地称为“洋田”。驿道从雷州城南、北延伸而出,北通高廉,南往徐闻一琼崖,把洋田划成两片:驿道之东叫“东洋”,驿道之西叫“西洋”。这里是雷州的粮仓,自古有“两洋熟,雷州足”之说。
庐山村清代举人宗祠
那时的雷州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台风给雷州半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二十三年这一年,泮洙公已七十三岁,陈瑸二十八岁,一老一少、奔走号召,为家乡修堤竭尽全力。这一条绵延在海康、遂溪两县海岸的曲折海堤,北岸长9754丈、高1丈4尺、宽8尺 南举8724丈,遂溪岸长4520丈、高1丈3尺、基址阔1丈6尺、向6尺。经他与陈瑸倡议募捐,始修筑完成。郡县志皆曰:
(泮洙)与瑸良倡修海堤,环海田庐,永利赖焉。”
他们为桑梓造福的功劳,使海康、遂溪两县人民永不能忘。两位互补性极强的忘年交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在一起做“志愿者”大行公益期间,经常有诗词酬唱。从陈瑸留下的诗篇“观童试”、“咏老人”等中可以获知。
泮洙公住过的地方
泮洙公在文学文化方面,对家乡也有很大的影响和贡献。自告老还乡后,犹手不释书。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十二岁编纂《新修雷州府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又编纂《遂溪县志》。这些郡县志,对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除此编著之外,他一生还有许多诗文创作,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载于《雷州府志》的《湖光岩山水记》、《游西湖记》、《堤岸记》等文,及《题湖光岩》、《伏波井》、《寇公祠》等诗;有载于《遂溪县志》的《陆泉冰心》、《百丈通津》、《鹿渚莲洲》、《东海波恬》、《蓬莱花仙》、《七星拱秀》、《石门双峙》、《湖光镜月》、《遂溪八景诗》和《忆湖光岩》、《伏波庙》、《平雷功绩记》等文章。这些诗文都很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或赞美祖国山川与故乡文物,或歌颂古代忠臣良将,或表现廉洁爱民、关心民众的思想感情。此外,原来乡间还存有洪泮洙诗文的手抄本,但因历次动乱,可惜现多已失传了。
泮洙公娶遂溪县宝满村梁联魁公之女,敕封正七品孺人,生二子联栋、联樟;又娶石城县陈氏,生三子云裘,清朝府学岁贡,云柱、云龄清朝县学岁贡。其中长子云裘与陈瑸年龄相仿,交往很亲密,并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云龄之子洪曦云裘之子洪烑也分别为府、县学岁贡。子孙在科举功名上,虽然不能超越自己,但都与书有缘、学业有继,也算了却了他那“书债没完交给子”的心愿了。
泮洙公94岁(虚岁)去世,夫人先他一步而去,他在祭奠夫人时还作雷歌一首:
公婆双寿九十四,婆死过前公第二。
腰痛不能奠得酒,只在灵前烧纸钱。
泮洙公在任职上官声不错,回乡后的三十余年里,又为家乡文化、兴修水利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故清廷钦命提督广东学政陈肇昌为之题赠四字匾额:“清世人龙”,这也确实是恰如其分的衷恳评价。泮洙公去世后,村民还把他当神来膜拜,并雕刻其真像供于庙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