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个风起云涌,群雄百出的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各个诸侯厮杀成一团的时候,吴起这么个用兵奇才在一众将军、武将中脱颖而出,留在了史册之中。
吴起一生中先后被任用于鲁国、魏国、楚国,可谓是走到哪里就给哪一国带来强大和繁荣,他战功磊磊,率领军队赢得超过百场战役。
他还记录下他获得胜利的心得和要领,编纂为一本《吴子兵法》,供后世借鉴。
吴起不仅仅在用兵上出神入化,在政治上也颇有功绩。在楚国任职时发动了“吴起变法”,让楚国从一个几乎要被战争和腐败拖垮小国,一跃成为能击败秦国的战国强国。
就是这样一位在融合了法家、儒家、兵家,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律上都堪称全才的豪杰,吴起最终的下场可谓惨淡,他被乱箭射死,死后的尸体被下令五马分尸。
在后世的评价中,他也没有像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一样,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美名流芳百世,相反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曹丕、白居易对他留下了负面评价。
不获功名绝不回家
吴起并不是和历史中许多杰出将领一样,出生于贫苦的普通百姓人家,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才选择从军。
吴起出生于卫国一个富裕的家庭,本可以吃穿不愁富贵一生,但他一直渴望得到一个官职,在政治上对国家有所改变。
他为了求学散尽家财,但事业完全没有起色,他的邻居看不起他,他一怒之下就杀死了三十多个耻笑他的邻居。
既然杀了人,此地已不宜久留,背负着这么多条人命只能急忙逃走。临别前,他咬着手臂对他的母亲发誓说:“如果我没有当上公卿、国相,我就再也不回到卫国。”
在战国的大地上几经辗转,他最终拜入了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的门下。
学习了还没有多久,他母亲的死讯传到了他的眼前,他当时并没有悲痛欲绝,只是仰天长啸三声就继续投入了学业。
他把功名利禄看得比母亲的死还重要,没有回去奔丧,在儒家中绝对算得上是大逆不孝之子。曾子无法忍受这种事情,便把他逐出了师门。
铁石心肠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与儒家观念不和,他便起身去学习兵家思想。公元前412,齐宣公准备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当时急的团团转,便看到了吴起身上显现出来的天赋。
但又疑虑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会偏袒齐国,就没有任用他。当吴起知道国君的想法后,回家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证明自己的忠诚。
鲁穆公看他如此坚决,便命他为将。吴起也没有辜负鲁穆公的信任,率领军队大败齐国。然而这并没有进一步得到国君的任用。
战争结束后,他因为军功成为了鲁穆公身边的红人,其他的官员嫉妒他的成功,便把他过去母丧不归,杀妻求将的事情翻了出来,说这个人德行低劣,会招来很大的祸患。
鲁穆公对一开始他用妻子的生命表忠心的事情耿耿于怀,便辞掉了他的官职。
乱世中的的不败战神
公元前409年,吴起伤心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听说魏文侯尊贤礼士,便投奔去了魏国。
魏国公当时本就在积极地备军备战,听说鲁国大败齐国的战绩后,立刻任命吴起为将。
吴起为在魏国期间做将军期间,和最下等的士兵同吃同住,和他们一起睡在凹凸不平的田埂上,行军不坐车马而是下地用自己的双脚一起行走。
他兵营里的一个士兵腿上生了个脓疮,他不仅仅去探望,还用自己的嘴把脓液吸出来。
正是这样爱兵如子,赏罚分明的将领,让魏国的士兵一个个骁勇善战,如虎狼之师,成为当时精兵强将的代名词。
吴起带领着魏武卒,攻入楚国、秦国,为魏国夺取了千余里土地。与诸侯国交战七十六次,获得胜利的有六十四次,余下的全是平手,无一败绩。
可好景也不长,魏文侯在公元前396年去世,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位。吴起本以为自己国相这个位置稳坐无疑,却等来的是公叔被任命的消息。
公叔对吴起是又妒又怕,便在家仆的策划下给吴起下了陷阱,让魏武侯不再信任他。吴起也感觉到了这份怀疑,心里很害怕,便又一次离开了已付出许多感情的国家。
影响深远却半途而废的改革
楚国君楚悼王久闻吴起的才能已久,他来到的一年后很快就给了他令尹的职位,令尹就相当于宰相了,权位仅在国君之下。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职位,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规定制定好的法律要公之于众,这样民众才能知法、守法。他消减了贵族的权利,三代内没有立功的贵族取消世袭的爵位,还把贵族迁到边远地区,让他们开发那里的资源。
裁减了冗余的官职,消减已有官职的俸禄,把钱花在建设军队上。整治了官场上不良风气,禁止行贿托请,打击了贵族垄断官职的风俗。后来秦国商鞅变法中的许多项目就是继承自他的思想。
改革实行了短短几年,楚国的面貌大为改善,在经济、政治实力上都显著增强。
军事上他带领军队进军百越,将国境拓展到了洞庭湖一带。一时间楚国成为战国实力最强的国家,别的国君都不敢来招惹楚国。
公元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突然间没有了依靠。之前利益被伤害而怀恨于心的大贵族带上了自己的军队前往国君的葬礼。在楚王的灵柩前,吴起被乱箭射杀,变法就此宣告失败。
由后世评价的历史人物
战争和变法,吴起一个人就改变了整个时代的局面。后世对他的评价中,几乎都肯定了他在功绩,主要的争论点在于他的私德。
每一个行为都有不同的两面,吴起贪恋功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他抛弃了仁义,把自家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作为牺牲品,他靠妻子的生命换来的信任让他一战成名,也让他一夜之间重回底层。
面对母亲的死他十分冷静,在白居易的诗中得了个“其心不如禽”的评价,但如果不是这份冷酷和不近人情,他又如何能率领百军,制定严格的军规军纪,没有一点私心,让士兵们心服口服?
战国的孔子设想了一个人人都是君子的社会,孔子的儒家也最讲究“仁”“义”“孝”,但在那样一个人命轻于鸿毛,诸侯间纷争不断的乱世,哪怕是圣人也很难保持本心。
如果没有吴起这样的伟人站出来加速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速度,恐怕像因为国君之间的不信任而杀妻求将的悲剧还会发生许多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