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史上最全赵氏(赵姓)历史发展!你知道吗?

史上最全赵氏(赵姓)历史发展!你知道吗?

史上最全赵氏(赵姓)历史发展!你知道吗?报道全球赵氏、传播赵氏文化,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

赵姓,《百家姓》排名第一,在2006年百家姓人口数量排名第五位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赵国、秦国国君都是赢姓趙氏。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现总人口大约有5700万。

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文章比较长,建议勿疲劳观看,阅读时间10分钟。

中文名:赵姓

得姓始祖:造父

主要郡望:天水郡、涿郡、南阳郡、颖川郡等

主要堂号:半部堂、琴鹤堂等

历史人物:赵武灵王、赵政、赵云、赵匡胤、赵构、赵孟頫、赵普

一、赵氏姓氏起源篇

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侯姓历史名人_姓侯的出名人物_历史名人姓侯的

远流二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历史名人姓侯的_姓侯的出名人物_侯姓历史名人

源流三

源于冒姓。历史上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赵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景。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历史名人姓侯的_姓侯的出名人物_侯姓历史名人

得姓始祖

姓侯的出名人物_历史名人姓侯的_侯姓历史名人

造父,嬴姓,伯益的后代,蜚廉四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二、赵氏迁徙传播篇

两汉以前的迁徙

造父封于赵城而得赵姓,至叔带(造父的第七代子孙)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

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

秦朝末年,秦国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

侯姓历史名人_姓侯的出名人物_历史名人姓侯的

汉至宋以前的迁徙

西汉赵王迁的后裔迁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西南),此地原属河间,因此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

南朝时,天水赵氏的一支迁居江南。天水赵氏的一支在北魏时期迁居武川(内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赵达任北魏库部尚书,封临晋子,举家离开南安迁居北魏都城洛阳。当时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数民族)的袭扰,北魏在北部边境上设立了许多军镇,选择贵族、官宦子弟镇守。赵达之子赵仁因镇守武川镇,举家自洛阳迁至武川。赵仁的孙子赵贵成为武川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跟随宇文泰进兵关陇,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为宇文氏占据关陇、建立北周屡立大功,被赐姓乙弗氏,封楚国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举家又自武川回迁洛阳。

天水南安赵氏还有一支在北魏时迁居,这支赵姓从代又迁居洛阳。

天水赵氏的一支在北魏时徙居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后又自南郑徙居洛阳。天水西赵氏的一支迁居洛阳。北魏时今甘肃赵氏的一支徙居洛阳。

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

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

两宋以来的迁徙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赵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为郡国王公。所谓郡国,仅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并不居住在郡国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师。直至“靖康之乱”,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开封市),俘虏了赵姓宗室二千余人北上,将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其宗室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

赵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虏的也都于“靖康之乱”后,纷纷从汴京逃出,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一支赴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为赵姓家族在中国江南地区繁衍的主要支脉之一。

宗室支派

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

宋太祖赵匡胤一脉宗室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德秀与德林无后,燕王赵德昭有五子,

秦王赵德芳有三子。

燕王赵德昭一脉的迁徙:令字派迁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颍州、四川蜀州、江苏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绍兴、河南洛阳、湖北荆南;子字派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苏镇江、浙江衢县、广东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师字派以下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临安、浙江云和、江苏太平州,等等。

秦王赵德芳一脉的迁徙的基本状况是:子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兴、江苏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师字派迁居主要有江苏太平州、浙江婺州等。

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

靖康之耻后,北宋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南逃临安建立南宋,自号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赵构以为北宋惨遭靖康之难和自己儿子的早夭,是因为其祖宋太宗赵光义没有遵守“金匮之盟”而遭至的灾难,于是将南宋王朝的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后裔,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宗室南迁后裔,此后多由南宋京城临安迁出,散居于南方民间。

赵光义五世孙士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赣州、福建建瓯、浙江绍兴;六世孙不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临安、浙江金华、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荆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广西横县、四川成都、四川开县;七世孙善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宁波、江苏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临川;八世孙汝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阳、湖南平江、江西余干、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

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魏王赵廷美的开封府尹。赵匡义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今洛阳)留守。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赵廷美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魏王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后降魏王赵廷美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魏王赵廷美举家迁至房州,赵廷美迁居房陵后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自贬于房陵之后,其后代外放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开封、河南洛阳、福建汀州、山东沂州、山东济州、江苏昆山、浙江秀水、江苏溧城、江西波阳、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北宋庆历年间,陕西赵懿甫官居汝南节度使,后家居汝南城东五里屯。传十世至希贤(号龙华)由汝南迁蔡州。元末至正年间,赵希贤之后赵伊官至盐运使司通判, 由上蔡县白圭庙东徐赵庄迁西平县专探乡赵老庄。赵伊之子赵仲来系明正德年间贡生,为西平赵氏之始祖。赵仲来生才广、才宇,才广生恭、肃、鉴、铎、镤,才宇生钦。自仲来至今已历二十四世,为西平名门望族,其后裔现分居于杨庄乡、专探乡、芦庙乡、师灵镇、谭店乡、宋集镇、出山镇、酒店乡等地。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等地的赵氏族人陆续迁到台湾、南洋,更有人漂洋过海,移居到欧美各国。

三、赵氏祖训、家风

圣谕16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明礼让,以厚风俗。

讲法律,以儆愚顽。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完钱粮,以省催科。诫匿逃,以免株连。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10

赵氏祖训

赵氏原始家规是:慎行、敬祖、合家。赵氏“家训”十条:敦孝弟(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遵法律,禁非为。体现出“孝、睦、慎、读、和、勤、俭、约”等八大方面。宋朝时,在赵氏皇族内部,分太祖、太宗、魏王三支世系支派。宋太祖亲写御书为三派“玉牒”各立十四字,作为排辈次序,以分昭穆。

11

赵氏家规

百家姓,首赵门,古为贵,今亦尊。

续家谱,训示人,家有规,应常温。

参天树,有根本,孝父母,感深恩。

尊长辈,爱后生,讲礼貌,懂人情。

新生儿,起名字,按排行,分辈份。

养子女,育成人,勿惯养,不娇生。

玉洁美,冰清纯,择佳偶,务谨慎。

不图财,守本分,清白家,有缘分。

婆媳情,夫妻恩,处理好,甜日恒。

少烟酒,重养生,不义财,令人昏。

人非圣,孰无过,善劝戒,教诲诚。

勤工作,不懒惰,有作为,创优胜。

求信义,讲真诚,贫不卑,富勿骄。

和乡邻,睦族人,赵分支,宗脉承。

江汉系,赵氏人,共勉之,我义门。

12

赵氏风范歌

炎宋源远万国传,天水发祥子孙繁。

太祖纂谱谓宗序,祖德宗功启后观。

亲管三代族万年,远近亲疏载谱篇。

尊卑不乱凭家史,长幼有序叙根源。

惟忠惟孝光前烈,克勤克俭育后人。

清白家风永不变,庆衍螽斯福绵延。

四、赵氏家乘文献

族谱名称编者编纂时间与方式藏地

湖南益阳赵氏七修族谱二十五卷,首卷上、下册,末卷上、下册

(民国)赵昌明等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

上一篇: 单恋北大校花韩权华的北大历史教授:一门九子赴日留学成为传奇
下一篇: 历史人物中艺术形象对历史形象影响最大的是谁? (神化或妖魔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