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邀。
诸葛亮啊!
所谓“多智而近妖”,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字面意思就是刘备好得有点假,诸葛亮聪明得就像妖怪一样。
从我们最熟知的三顾茅庐说起,《三国志》里面并没有描写过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又有考证说是刘备在荆州刘表处时,诸葛亮不请自来毛遂自荐)。《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的出场进行了非常戏剧化的描写,甚至还请来几个“托”一再故弄玄虚的强调诸葛亮如何如何神奇。诸葛亮也不是一个山区隐士,他是一个能直接画出地图的人,地势状况在冷兵器时代是绝对的军事秘密,没飞机没汽车的,他又怎么会知道得如此熟悉呢?一定是有人帮助了他或者他本来就有资源,才能绘制出这种军事地图啊。
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一直和各种政要有着来往。他在父亲死后跟着叔叔长大,他哥哥诸葛瑾是孙权的谋士,另一个兄弟诸葛诞是曹魏的人,所以诸葛亮的地图咋画的?
第二,诸葛亮身上被大家所熟知的很多事情,大都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比如火烧博望坡,这是刘备的事;空城计,明明是赵云身上的事嘛!草船借箭,这是周瑜的事;隆中对之“三足鼎立”论,是鲁肃和孙权初次见面一夜对话里鲁肃提出来的;说到鲁肃,我觉得罗贯中挺对不起人家,不仅把鲁肃的光辉事迹全安在诸葛亮身上,还把版权人写成一个不堪的间谍。白衣渡江、单刀赴会、舌战群儒可都是鲁肃啊!还有孟获,有擒住了孟获,但何时又七擒七纵了?这可是打仗啊,哪里来的花式秀优越…
而《三国演义》由于过度强调诸葛亮的妖魔化,倒把刘备显得很弱智,什么都听诸葛亮,一次没听,就死在白帝城了。真是这样的吗?刘备是韬光养晦的三足之一啊,怎么在诸葛亮的光辉下简直像一个只会哭的软蛋呢?他不仅驾驭了诸葛亮,还让诸葛亮此生一直忠心耿耿,张飞关羽这样的人被他治得服服帖帖,白手起家建立蜀国,刘备是三国里的大英雄。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对原历史基本全是不靠谱的戏剧改编,而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文化不高喜欢听书,所以戏剧渐渐的掩盖了事实,终于把“演义”变成了“事实”。不过罗贯中也说了,自己是《演义》,公元200年的三国时代离现在过去了千年,一次次的考证让真相越发清晰。诸葛亮是优秀的谋士,不是多智可借风借命的妖怪,他的忠诚,符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忠的要求,所以在演义中被塑造成了这样一个不真实的英雄形象,而曹操,则一直被钉在了“奸”的耻辱架上,其实曹操也好司马家族也好,都是一统三国的历史英雄,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当得,曹操为何当不得?何况曹操并没有对汉室怎样凌虐,而此时的汉室也并不是如此的重要,否则东吴怎么不算奸?
就像抗日神剧一样,过分的戏剧化就是对真正流血牺牲英雄的不尊重,手都可以撕的鬼子还需要打8年?了解真正的三国,才是对真实诸葛亮的尊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