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位北魏隐帝元法僧
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孝武帝拓跋焘)
元法僧,北魏宗室、叛臣,道武帝拓跋珪玄孙,江阳王拓跋钟葵之子。彼时的北魏孝明帝元诩年方六岁,其母胡太后临朝称制。胡太后虽然有头脑,善理政,只是太过荒淫奢靡,秽名播扬,几年下来,弄得朝纲紊乱,皇室内乱,镇将叛乱,流民起乱,天下一塌糊涂,再加上朝廷混乱,遂暗中滋生二心,阴图谋逆自立。正赶上朝廷派中书舍人张文伯出使徐州,来到了彭城。元法僧就想拉他一同举事谋反,遂试探他说:“我打算与你一起去危就安,你能跟着我共同起事吗?张文伯铁骨铮铮地回答说:“宁可去死,也不能弃忠义而附叛逆啊!”气得元法僧一刀就把他给杀了。元法僧见自己一怒杀了朝廷来使,反状已露,再想收手也不可能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于是诛除异己,扫除障碍,杀了行台高谅,据彭城而反。梁武帝普通六年正月十五,七十二岁的元法僧在彭城自称天子,国号为“宋”,改元“天启”,将几个儿子都封了王爵,同时部署将帅,调集兵马,作战守之备。朝廷见宗室元法僧自家人起乱,杀害使臣,剪除异己,僭号称帝,哪能容忍?当即诏令安乐王元鉴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奔徐州,讨伐他这个皇室叛逆。最后为安乐王元鉴所败,归顺梁武帝,授侍中、司空,封始安郡公,梁武帝倒是对元法僧恩宠日隆,不久,封他为宋王,晋位太尉。大同二年,拜侍中、太尉、军师将军,薨于任,时年八十三,谥号襄厉。
第十三位北魏幼主元钊
元钊,临珧王元康之子。元钊只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皇帝。公元五二八年,北魏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灵太后拥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天下震惊,认定太后害死孝明帝,将领尔朱荣遂带兵讨伐,十五日后占领京师洛阳,元钊及灵太后被俘。尔朱荣将幼主元钊和灵太后押送至黄河。灵太后在尔朱荣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尔朱荣不听,下令将幼主元钊和灵太后沉入黄河,另立元子攸即位,是为孝庄帝。
第十四位北魏文穆帝元勰
元勰,字彦和,北魏献文帝子,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拜征西大将军。后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孝文帝信任,官至尚书、侍中。孝文帝驾崩,元勰辅佐孝文帝长子宣武帝元恪,封为骠骑大将军,虽得到好评,但受到宣武帝猜疑,永平元年,在宣武帝默许下为高肇毒死。后来他儿子元子攸当上皇帝,追尊他为文穆帝,庙号肃祖。
第十五位北魏孝庄帝元子攸
元子攸,字彦达,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孝文帝元宏之侄,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李媛华。元子攸姿貌俊美,有勇力,年轻时作为孝明帝元诩伴读,颇为友爱。初封武城县开国公,拜中书侍郎、城门校尉,迁散骑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进封长乐王,加侍中、中军将军。孝昌三年,转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武泰元年,孝明帝元诩驾崩,尔朱荣兵向京师,谋欲废立,以元子攸家族为忠勋民望,故将元子攸拥立为皇帝,改元建义。不久,发动河阴之变,讨平葛荣、元颢叛乱。永安三年,孝庄帝诱杀权臣尔朱荣、元天穆,后尔朱兆攻破洛阳,元子攸被掳北上,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岁。太昌元年,追尊庙号敬宗,谥号孝庄皇帝,葬于静陵。
第十六位北魏顺帝元颢
元颢,字子明,北魏宗室,袭父爵为北海王,后累次升迁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当时迫于北魏内乱及义军的压力,他投奔南梁,借助南梁的军力,他杀回洛阳称帝,国号"魏",年号"孝基"、"建武",立国四个月,后兵败被杀。
第十七位北魏孝宗元晔
元晔,北魏长广王。长广王即位后,由尔朱氏执掌大权。元晔只当了四月皇帝,就被尔朱氏废掉,不久被杀。元晔被废后,尔朱世隆拥立他们的近亲广陵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
第十八位北魏节闵帝元恭
元恭,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元恭年幼时端庄谨慎,有志向气度。长大后喜爱学习,侍奉祖母、嫡母以孝顺闻名。正始年间,继承其父广陵王的爵位。延昌年间,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永安三年,孝庄帝去世,元晔继位,尔朱世隆等人因元晔在宗室中族属疏远,又不是人们愿望所推举,因元恭沉潜藏匿,有超过常人的器量,打算将要废立,担心他真的不会说话,就派亲信表达意向,而且带有逼迫。元恭于是回答说:“天哪里说话呢?”尔朱世隆等人大喜,于是废元晔立元恭为帝。太昌元年,元恭在门下外省逝世,时年三十五岁。出帝元修诏令百官赴会,大鸿胪督察丧事,安葬用王的礼仪,加上九旒的旗帜、皇帝的车驾、黄缯车盖、车衡左边带装饰物的旗帜,仪仗一百二十人,二卫、羽林的预备仪仗卫队。
第十九位北魏后废帝元朗
元朗,字仲哲,太武帝拓跋焘五世孙,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章武恭王元彬之孙,章武庄武王元融之子。建明二年正月戊子,元朗担任冀州勃海太守。等到高欢起兵反抗尔朱氏集团时,他被推举拥戴。冬十月壬寅,在信都城西登上皇帝位,登坛焚柴祭天,大赦天下,称中兴元年。翌年高欢攻入洛阳后,他被迫逊位,封安定郡王,食邑一万户。太昌元年十一月甲辰,元朗与他的从叔元晔皆因“有罪”在门下外省被赐死。永熙二年,元朗被安葬在邺西南的野马岗。
第二十位北魏武穆帝元怀
元怀,字宣义,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的同母弟弟,生母为贵人高照容,封广平王。宣武帝猜忌本族,迫害激烈,亲弟元怀亦以奢侈遭元恪软禁在华林别馆。元恪令四门博士董征,授元怀以经传。公元五一五年,宣武帝逝世,元怀才得还家。熙平二年三月廿六日,元怀逝世。公元五三二年,其第三子元修即皇帝位,追尊元怀为“武穆帝”。《魏书》元怀传缺失,近代墓志出土,得为补缺。
第二十一位北魏孝武帝元修
元修,字孝则,北魏王朝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孙,幼年时期的元修博学多才,喜好武事,性格沉稳厚重。元修初封为汝阳县公、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孝庄帝建义年间,元修辞去散骑常侍一职,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孝庄帝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节闵帝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普泰元年六月,晋州刺史高欢在信都起兵反抗尔朱氏,翌年逼近洛阳,政局动荡。北魏皇族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中兴二年,高欢击败尔朱氏,在四月十八日废黜尔朱氏拥立的节闵帝元恭,同日,高欢之前立的皇帝元朗以自己是远支皇族为由退位。高欢欲立北魏孝文帝之子、汝南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斛斯椿从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辗转寻到元修,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高欢遂亲自前来陈诚,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二十五日即位于洛阳东郭之外,仪式上采用鲜卑古制,由高欢等七人身蒙黑毡,元修在毡上西向拜天,然后入城。永熙三年十月十七日,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十日后迁都邺。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十五日,宇文泰以元修淫及从姊妹有伤大雅为由,将元明月和元修都杀死,改立元宝炬为帝。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