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ChongqnRadoTVUnversityVol.26—以四川方志为例向学春(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404100)摘要:地方志是方言研究可资利用且尚待挖掘的重要文献资源。作为调查和研究汉语方言的材料,地方志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研究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利于研究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有利于探讨方言形成、演变、方言接触等问题。由于方言条目在地方志的编纂中历来不受重视,而修者的语言学素养又参差不齐,因此研究者在利用地方志中所录方言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优劣,辨识正误,决定取舍。关键词:地方志;方言;语言学;四话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6382(2014)05-0052-06收稿日期:2014-09-05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ybwx079)。作者简介:向学(1977-),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方言文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汉语方言的研究,就料的不同而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调现实方言材料,二是考历史文献资料。在众多的历史文献数据中,地方志是可资利用且尚待挖掘的一座重要语言“富矿”。
地方志是对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情况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记录。“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事记,纪经济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作为地方文献的载体,地方志因其题的独特性、内容的综合性、数据的翔实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等特征,素有“一方之总览”“一方之全史”和“地方百科全书”之称。作为调和研究汉语方言的料,地方志的价值主要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研究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谓“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指使用某一种方言的地方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调方言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深入研究方言形成的历史、方言演变、方言传、方言接触、方言地理等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的政区沿革、移民历史、人口变迁和民情风俗是方言形成、传和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往往影响着当地方言的归属、种类、内部差异以及地理分布状态。地方志文献中的“舆地志”“食货志”“宗族志”“户口志”“风俗志”等正是考察和了解这些信息的翔实而可靠的史料。例如,移和人口对方言的形成有莫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方言”现在四省境内普遍通行的是以成都话为代的四官话,俗52称四川话。
四川话是以湖北话为基础,融合其他方言(如陕西话、安徽话、江西话、湖南话等)发展变化而来的,属于官话方言下面的次方言———西南官话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移民入活动中,以湖广籍移民居多关于明清两朝“湖广填四”的情况,四各地方志中多有记载例如:清光绪三十三年《广安州新志》卷十《户口》载:“明州生齿繁富。洪武四年,廖永忠平蜀,大肆杀清初,州境兵燹既久,户口凋极、逃亡,仅存土著绝鲜。……综其户籍,以上籍曰旧,以康熙客籍曰新。凡人居其半。民多自他省迁来者,细别之似不下十余省,然以籍占多数。兹用百分法以说之: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一十五,余各省籍约共百分之二十。大量湖广移民迁带入的湖广方言,对现代四方言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今四话以湖北话为基础和主体的方言格局二、有利于研究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一地之古代方言语料,除少数集中于“断域为书”的方言学专著外,大多零星散见在各种历史文献之中这些史料是间接的、笼统的,需要经过辑录、判断和分析之后才能使用比较而言,地方志中的方言语料则相对集中、系统和全面各地方志中的方言部分多侧重于客观地记录当地的方言口语词汇,少则十来条,多则上千条地方志编修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无隙性又使得上下时段和相邻两地之间的方言语料可以互相参照和补充,这样集中一地各府、县志中众多的方言口语词汇,就足以构建起一个当地的方言语料库利用地方志中的方言语料,可以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发展与历史演变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地方志中所载录的词汇材料是方言词语释义、考源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例如:民国十三年《江津县志》卷十一《风土志上方言》《尔雅》:止,待也。
止为待,待亦为止本同部,假借。重庆谓终了为要待,待读如台。“幺台”在四方言中是个很有特色的词语,使用广泛且含义丰富“事情结束、完毕”或者“垮台了、完蛋了”说“幺台”,“事情没完没了、没法收场”或者“得意忘形、了不起”则说“幺不了”1989年新修《营山县志方言》载:“幺,完结”,“幺不了,收不了场”1994事情做完了”农忙时节,农人除了一日三顿正餐外,还要带送点心至田间地头食用,人称之为“幺台”或“打幺台”1993年新修《岳池县志方言》载:“打幺台———加餐清同治八年《郫县志风俗》载:“凡插秧者必终日恒饮,方能入水或五酒或四酒,食必以肉;或以豆花,佐以肉或豆乳,田家风味如见”这里所谓“或五酒或四酒”,即是在正常的两餐或三餐之外,再加送的两餐“幺台”栽秧是很辛苦的劳动,农家主人除了一日三餐盛情款待前来帮忙的栽秧人之外,还要另加两餐“幺台”在半晌午和半下午时至田间,这在四已经为一种民俗如四秧歌《感谢歌》:“大田栽秧栽秧栽四方,劳慰大家来帮忙没得啥子待承你,幺送到田坎上”除了插秧,其他农忙时节也一样如克非《春潮急》:“只要给我干,我一天办两个幺台,外加一顿粉子醪糟儿!”又称为打尖”家具等的榫头松动了不好使,便锯些小木楔子钉进去使之不再活动,语称之为1989年新修《营山县志方言》载:尖,楔子钉楔子”由此借指吃非正餐的点心、茶水等以暂时充531989年新修《彭县志方言》载:“饭前或中途小吃叫‘打尖’。
”又称“过午”。1991年新修《丰都县志风俗》载:“旧时栽秧,种田多的户常请男劳动力帮工晨下田扯秧苗,早饭后开始栽插。……两三小时后,主人请‘过午’(汤圆或面条等食物),之后复下田栽秧到中午“幺台”一词来源于戏剧台,即戏台四川是戏剧之乡,唐代曾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旧时戏班演戏均要临时搭建一高台作为演出场地,称为“搭戏台子”,演一场戏剧便叫“唱一台戏”幺,即“最后的、最末的”。”《尔雅释兽》:“幺,幼。”郭璞注:“最后生者俗呼为幺豚。”川语称排行最末幺女今年已十六岁,若招此人为婿,可称佳偶。”又俗语云:“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故戏剧演的最后一折称之为“幺台戏”。《重庆方言词解》:“幺台戏,最后一戏演完了就叫“幺台”了缪树晟《四方言词语汇释》:“幺台,戏演完了:锦江剧院~的时候,大约十点左右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言》释“么台”说:“昭人谓事已完结曰么台按:此为蜀中人语么台者,谓演戏已结束之义台者,戏台,因之每一戏曰一台戏西南人谓末了结尾之方言故么台乃一事之语句,引申为一切事完结之义惟用此语略带轻蔑之象 确旧时戏班演出,一幕戏结束之后就由专人负责提示演员下场, 有的还要在此时加上丑角演员的过场戏程 序,称为“吆台”川剧的“吆台”则是在两场大戏的中间 过渡,以吼帮腔、敲锣鼓、拉胡琴等以烘托气氛川人称 正餐之间的加餐为“幺台”,大概亦源此而来 又如民国十六年《广安州新志》载: “里宴巷饮,乃行烧酒,必申酒令,惧其号呶失节, 酒行齐行,酒止齐止,盖不过三爵之意。
觞豆席间让 鲊包儿,《成都方言词典》:“旧时同一祠堂的人清明会(清明时祭祖后用庙产聚餐)时,用荷叶、南瓜 叶等把不完的菜包回家,这种菜叫鲊包儿出门或 酒席作客后带回家的少量食品或礼物:来~ 如199年新修《营山县志方言》载:“杂包 儿,坐席后,给客人带走的心舌片的包”近邻四川的湖 北和贵州一带也有此说法 如同治五年《长阳县志》载 《竹枝词》:“栽秧插禾满村啼,正是栽秧插禾时,口唱秧 歌骑秧马,晚来还带鲊包归”又民国三十七年《贵州通 有的地方志在解释词义的同时还对词语的来源进行了说明 例如: 民国二十二年《灌县志》卷十六《礼俗纪方言》载: “刀头,还愿赛神之肉也 古诗:何当大头刀? 刀头 四川方言称祭祀时所用的整块猪肉为“刀头” 199 年新修《彭水县志方言》载:“刀头(祭祀用的四 方形的整块熟猪肉) ”《四川方言词典》:“刀头,作祭品 的整块的熟猪肉:村里一些顽固的迷信鬼,又重新将它 弄回远处,继续烧香、燃纸、进献刀头” 民国《灌县志》中的这则材料不仅准地解释了“刀头”一词的意义, 还清楚地说明了它的来源, 使我们对这个习见的方言 词语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地方志中所载方言 词语的词类特征、构成形式等,还可以研究方言语法 例如: 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土语方言》载: “……温都都(微热也),青幽幽(青色也),气杵 杵(含怒气也),水鲊鲊(水浸也),撇撇脱(随便也), 干焦焦(瘦小也),淡瓦瓦(淡可厌也),灰溥溥(灰色 也),肉楞楞(胖也),黑趋趋(黑色也),烘烘(热气 也),胖粗粗(肥大也),明晃晃(明有光也),咸瓦瓦(味 带咸也),红扯扯(红可厌也),绿幽幽(绿可爱也),甜蜜 蜜(甘也),红东东(红可爱也),酸基基(可憎也),甜 下人也),哭伤伤(哭容也),光董董(穿衣也),画朵朵(写一凭据也),大胎胎(大模样也),香捧捧(香可爱 54也),干蹦蹦(干也),湿哜哜(湿也),阴梭梭(不阳气也), 从构词特征上看,这些词语的结构形式正好反映了四川方言语法中颇具特色的ABB 式重叠构词现象。 四川方言中这种重叠构词形式的大量存在并不是为了 区别词义,而是为了追求形象、幽默和好恶分明的表达 效果, 上述材料充分反映了四川方言语法的这一典型 特点。 再次,各地方志所载录的方言词语之下多附有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