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略(已故)一、兴学人物金员外金元外,德化三班镇泗滨村人。唐永贞(805)年间,聘请河南籍人颜芳为塾师,教授家族子弟,自此德化私学逐渐兴起。林程,北宋年间德化县杨梅人。其为一方巨富后,慷慨尚义,广收图史。“延宿儒,合族子弟廪而诲之”,致力发展私塾教育。其子孙显贵、四世簪缨,一时称盛。族人也多人擢第成名。黄钟,字器之,莆田人。宋乾道(1165)中登第,旋任德化县尉。履职期间,重教兴学,“德化学风蔚然,学者颇能涉子史以谈”。蔡嗣宗,元总管泉州路推官。至正二十六年(1366),主持重修德化学宫礼殿、戟门,礼殿后建尊德堂,礼殿东侧建学堂及两斋。至此,德化学宫规模、设置基本完整。应履平,奉化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知德化,廉谨平恕。其时德化文远未开,履平一到任,便劝勉和奖励读书人,对尽心向学者加以礼遇。从此,德化多读书人,不少人获得科第。许仁,仁字元夫,号竹涯,浙江仁和人。明嘉靖七年(1528)知德化。在任期间“毁淫祠,创社学,置学田,筑射圃,复教场,筑坛壝,兴学育人,把天妃宫改建成紫阳书院。德化文教因而大盛。绪东山绪东山,号三南,广西马平人。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举人身份知德化。
“讼清政简;好学,日与诸生讲论”。他创建丁溪书院,设置学田,命士子在其间学习。秦霑,苏州昆山人。明代隆庆六年(1572)以举人身份任德化知县。他一到德化,看到县学与县堂相通,“偏隘卑陋,士亦频年不振。”遂决定迁学宫于城外大洋山南麓,庙学巍焕。德化文教从此得以兴起,诸生感念其德政,在他离职后,为他立“去思碑”。25欧阳发新欧阳发新,德化硕儒人(今龙门滩硕儒村),宅居德化城关北门外(今德化一中范围内)。万历元年(1573),知县秦霑重新选址建学宫,其慷慨尚义,将私宅及周围田地10多亩(8000多平方米)悉数献出,支持学宫(今德化一中前身)建设,自己回龙门滩硕儒村居住。黄承讚,浙江义乌人,明万历丁丑(1527)进士。调任德化知县,“以文风未盛,集诸生朔望会课,面评高下,行赏有差,一时士类振起”。李青,广东石城人,明天顺六年(1462)任德化知县。敷政平恕,“朔望入学宫为诸生讲论,终日无惰容”。任职九年,“民修其业,士修其学,邑以大治”。李道泰,字子交,号藿思,德化县沙堤(今浔中西敦)人,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顺治十八年进士,任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知县。不久擢云南开化府知府。
任职期间,公正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捐薪俸修路,在各乡创办“义学”,优聘外地教师讲学。有《滇行草》等文集传世。姚启圣,明末清初浙江会稽人。康熙二十年(1681)任福建总督时,重视发展地方教育。姚启圣为惠安县学捐置学田14.76亩,为泉州府学捐置学田22.6石,为晋江县15.25石,为安溪县学捐置学田5.3斗,为南安县学置学田13.5亩余。泉州学府、县学宫经费得以充实。其为为教育捐置学田学租最多的驻闽主官。范正辂,字载瞻,浙江鄞县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德化知县。其“禁溺女,劝种植,举乡饮,建义学”,主修《德化县志》,现宁波天一阁有藏本,选制“粉彩瓶”、“五彩九龙瓶”,现收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任职期间,颇多建树。邓启元,字幼季,号蓝阳。德化县土坂(今浔中镇蒲坂村)人。雍正元年(1723)入京师国子监。雍正五年,应礼部会试中第九名,殿试名列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雍正十年,主持湖北乡试。乡试结束后,启元又将落选试卷加以评点,发榜后,群贤无不称道。回朝后,参与编纂《三礼》。鲁鼎梅,字调元,江西新城人。清乾隆七年(1742)进士。越年任德化知县,重视发展德化文教。到任的第二年,便捐俸修建图南书院,刊刻图南课选为教材。
每月亲自26给生徒讲课一次,以自己的薪俸奖励学业优秀的生徒。乾隆十一年(1746),又捐俸建瑶台书院,给士人提供学习环境。制定《劝谕十条》,劝民自觉遵守,并选取八条法规,亲自拟定劝词,全县士民读书风气因之大盛。十二年,聘请进士王必昌,举人林昱、李志昱等人修纂《德化县志》。后来改任台湾知县,又修《台湾县志》。鸣高号行祥,怀莪,别号蔼士,德化县世科人。嘉庆十五年(1810)中举,二十四年中二甲进士。历任则例纂修、文选司员外郎、监察御史等职。鸣高念及德化学子多半出身贫寒之家,献出自己平日所积薪俸四千两白银购置义田,将义田每年所收租谷资助本县赴省、京参加文、武乡、会试的学子。为防族宗侵吞义产,规定:本族人不论亲疏,不得掌管义田义产,仅予监理之权;不分姓氏,全县学子均享有此项资助的权利。后人感其恩德,于县府右畔建“崇义祠”,以作纪念。赖雄西,号斗南,德化上涌桂林人,少年应童子试时名列前茅,被选入福建省法政学校专科学堂就学。民国二年(1913)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为德化第一个留学生。民国五年回国,在广东从事护法活动,曾任援闽粤军司令部秘书。后解甲归田,矢志兴学救国,与地方官绅等创办德化县立初级中学并任校长。
民国十三年(1924),雄西辞去县立初中校长职务,回上涌筹办私立浔北初级中学。凡筹资基建、延师课生、建章立制诸事,均亲自筹划参与。学校建成后,雄西任第一任校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省教育厅荐任他为德化县立初中校长。李述贤,字子杰,惠安城关人。民国十五年(1926)中学毕业后便从事小学教育,民国十九年入南京陶行知办的晓庄师范深造,后受聘于金门县古宁小学。民国二十七年,金厦被日寇侵占后,述贤偕夫人吴秀珊退居德化,得侨亲叶乃矧、商人苏由甲、程田寺住持释照等支持,创办德化凤林慈儿院,他捐资万余,任院长。其夫人吴秀珊亦在院任教。慈儿院收容沦陷区的难童及抗日阵亡将士的遗孤,入院接受教育者达200余人。述贤视院生如同子女,关心备至。述贤夫妇谢世后,德化各界感其恩德,为其开追悼会,修坟立碑纪念。叶乃矧,德化国宝人。家贫,十三岁时便出洋谋生,勤劳经营,逐渐致富后,遂致力家乡教育。民国十七年(1928),捐500银元于家乡建南阳小学,复以500奖学金。抗日战争期间,自捐万元,倡建德化凤林慈儿院,收养沧陷区儿童、抗日军属子女及阵亡将士遗孤,为德化侨胞兴学之佼佼者。年,桂阳乡罗城人,1934年迁居上涌镇上涌村,曾任大田、德化、漳平县知事,福建省政府参议。
民国二十年(1931)德化创办“省立陶瓷职业学校”,其任筹备委员会委员,到江西、浙江等省考察陶瓷技术教育情况,27并撰写随记《赣鄂陶瓷及乡师考察记》,积极参与创办德化第一所瓷业职业学校。1944年,其慷慨捐出田租200担及山林2000多亩,创办私立“尚养农校”(德化二中前身),时任福建省长的萨镇冰曾为其题赠“倾家兴学”匾额。陈宗子陈宗子,字朝妙,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人。早年往马来亚谋生。1955年返乡,见鹏都以祖宇为校舍,遂于次年赴南洋筹集修建鹏湖小学(今丁溪小学)资金,终建成面积300平方米,有8间教室和配套设施,能容纳400多名学生的新校舍,宗子捐资半数。鹏湖小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华侨捐建的第一所学校。1959年任德化侨联主席后,宗子再度远涉重洋,为筹资兴学奔波,得到华侨陈美欣、美运等捐资,建成苏坂小 张泮,广东东莞人。嘉靖十三年(1543)由岁贡任德化训导,持身廉洁,课士有方。学宫损坏时,他以薪俸捐修。 黄伟祯,字若木,明莆田人。学富才高,任职德化县教谕期间,对“诸生励志力学者爱慕有加”,对“纨绔膏梁不屑假以颜色”。管理有方,“学校肃然,士习以端”。 饶自成 饶自成,明广昌人。
由贡士司训升任德化县教谕。“方正清俭,日温经史,月立课 程,提悔诸生,奖优恤贫”。又捐薪俸修理祭器,口碑甚佳。 林润芝,延平人,清顺治间,以举人身份授德化县教谕。“闳雅博扬,尤工诗律”。教学有方,“士人重之”。康熙七年(1668)补晋江县教谕。 王钦祖,闽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任德化县教谕。慷慨好义,体恤家境贫寒学子,捐俸修文庙、重建龙津桥等。 力子侗,号知庵,候官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贡士管理德化文教。捐俸修学宫两庑,置祭器,刊《课士录》,鼓励生徒努力学习。榜眼邓启元、进士王必昌、举 人林应祖等都是由他培养成就的。 28 林梦龙,字御占,古田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任德化训导。德化初属泉州,有学额十二名,后改州属,部文误减为八名,梦龙力请学使,奏复原额。士人无不感其恩 郑兼才,字文化,一字六亭,德化硕杰(今三班镇三班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考选拔贡,入国子监,旋考充正蓝旗官教司。清嘉靖三年(1798),铨选闽清县教谕, 嘉庆七、八年,先后任安溪、建宁县教谕。嘉庆九年调任台湾教谕,参加编修《台湾县 志》。卒后推升泉州府学教授。兼才所到之处,振兴教育,移风易俗,史称其“举凡乡 国利病,须言于当事者。
” 王光张,又名修矿,字金义,号石峰,德化城关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曾任江西省布库大使,敕授文林郎钦加五品衔,为官清廉。辛亥革命后,任德化县立高 等小学校长,县视学、教育会长、劝学所长,推行新文化教育。光张于民国十二年任德 化县长,后退隐。其一生颇多善举,如倡建登龙桥,主办养济院等。 徐其中 徐其中(1907—1973 年),德化三班奎斗村人。民国23 年,联合德化有关人士向福 建省政府申办德化县陶瓷职业学校,核准后被委任为该校筹备员。民国 24 年任该校教 员兼省陶瓷改良场实验室工作。著有《陶瓷研究》、《小型瓷艺学》、《瓷作十讲》、《色釉 浅说》等。 蔡尚思,号中睿,德化浔中西敦人,我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尚思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29 年至1934 年,先后担任上海大夏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昌华中大学讲 师、教授。1935 年后,任泸江、复旦、集美等大学教授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光华 大学历史系主任。1948 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党委 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领导小组副组长。1977 年后,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社 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
主要著作有 《中国文艺文选》、《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 《划时代的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中国文化史要论》、《中国现 代思想史资料汇编》、《孔子思想体系》等。 尚思十分关心家乡文化思想教育,为德化福尧图书馆捐献图书,现德化福尧图书馆 内设有尚思图书室。 29 胡琼琪,安溪县人。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 年转业到德化实验小学任 教。1958 年10 日下午,学生罗再旺在班级集体劳动时不慎掉入路边水库,琼琪不顾自己不谙水性,下水奋力抢救。学生获救,琼琪光荣牺牲,有关部门追认其为烈士。 郑德威 郑德威,奎斗小学副校长。1961 日上午,学生陈联兴上学过桥时跌入暴涨的溪流中,德威奋不顾身跃入溪中抢救,不幸师生两人均被激流冲走。德威牺牲后,有 关部门追认其为烈士。 第二节 人物表(排序不分先后) 一、兴学、教育人物(已知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 (一)教授 陈立文 里兹大学教授 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陈明光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