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在苏州城养育巷东侧,有一条吴殿直巷,这条吴殿直巷名气不是很大,而在巷子东端还有一处同样名气不是很大的名人故居,张一麐故居。
张一麐是谁?知道他的人不多,而但凡知道他的人,都对他评价极高。苏州著名文史专家徐刚毅这样评价张一麐:“他是民国时期我们苏州最重要的人物,而且没有‘之一’,他可以说是继范仲淹之后对苏州贡献最大的人。”
从事苏州地方史研究多年的夏冰说,他几乎翻阅过所有民国时期的苏州报纸资料。
“几乎每一天的报纸都有张一麐先生的报道,他修复古迹、关注农村问题、重视文化教育、热心公益、支持抗战的事迹被广泛记载。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只有正面报道的人物,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完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没什么名气的“完人”张一麐。
张一麐从小就是苏州城里的一个神童,12岁那年他就考取了秀才,18岁成了举人,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曾“考中了三个举人”,估计在历史上也十分罕见。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紫阳书院(苏州中学前身)的校长曾出了一道题目,才思敏捷的张一麐很快就写完了,想想还不过瘾,他一口气另写了两份。
谁知道当年江南乡试居然就出了一道一模一样的题目,张一麐的胞弟张一鹏和他的一个学生的叔叔就投机取巧,正好把张一麐的那两份答案各抄了一份,结果两人双双中举,所以,这张一麐是不是一个人中了三回举呢?这才情也太牛了,当然,我们也要夸一夸苏高中的老师押题真是精准啊!
后来,张一麐被张之洞介绍给了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天赋加上工作中的成绩,很快张一麐就成为袁世凯手下不可或缺的谋士,民国成立后他便顺理成章地做了总统府的秘书。
张一麐对时事有着很强的洞察力,清末天下局势混乱,他一开始还鼓励袁世凯称帝,希望让他能出面稳住局面。但是后来辛亥革命、共和国建立,时代俨然迎来新的巨变,这时候的袁世凯却决定想要称帝了,这不是与时代为敌么?张一麐当即坚决反对,最终愤然辞职,彻底和袁世凯分道扬镳。
▲袁世凯称帝
离职后的张一麐回到家乡苏州,就住在吴殿直巷,但是他退而不休,开始热心家乡的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他是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他还非常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在他的倡议下,苏州的体育场、图书馆、阅报室、植物园、蚕学馆、博物馆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那时候张一麐在苏州没有什么职称头衔,但是他的思维模式,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他领导和参与了各个领域的社团组织,与实业家张謇组织了“苏社”,与好友李根源筹建了“善人桥农村改进会”改良农事,甚至还亲自主持“吴中保墓会”的日常工作。
这个保墓会就是专门保护和修复苏州历史上名人留下的墓葬,因为战乱年代,苏州的盗墓活动很是猖獗,为了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张一麐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张一麐在虎丘千人石大合影(张一麐字仲仁)
如果仅仅是这些,张一麐还只能算是苏州的一个文化先锋,而其实,他还是一位勇敢的斗士。
抗战爆发后,张一麐又以高昂的斗志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和李根源一起倡导建立抗日“老子军”,决定亲赴战场保家卫国。
所谓“老子军”是他们仿照“童子军”建立的军队,参加老子军必须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98岁的爱国教育家马相伯为军统,张一麐自荐总司令,李根源任参谋长。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张一麐将养育巷边的这栋民国建筑改名为“救国里”
这件事我们现在看起来简直如同儿戏,一群头发花白甚至连路都不一定走得稳的老年人去打仗?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在当年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一件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张一麐亲自拟定的军规是这样写的:
“在大敌面前,少者壮者,前程远大,来日方长,若多牺牲,未免可惜……本军以敢死为目的……理宜奉率……视死如归”,这番凌云壮志和气概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张一麐还自称:“我是一个73岁的青年”。
这一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当然坐不住了,立即让陈布雷写了一封回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说歹说把“老子军”这件事劝阻了。
虽然没能上战场,但张一麐并没有闲着,从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到“七七事变”,日军登陆上海,张一麐和李根源组建起了抗敌后援会,对前线,他们鼎力支持捐赠物资,在后方,他们收容难民和伤员。
很多受伤的战士都被送到苏州的医院,不少人牺牲了,最终张一麐将这些英雄埋葬在常熟乡的马岗山,题名“英雄冢”。
▲抗战期间,张一麐(左五)李根源(左六)赴前线慰问将士
可以说在整个的抗战初期,张一麐是苏州的一个主心骨。后人将他和李根源并称为 “吴中二老”。
1943年张一麐在重庆去世,后来被安葬在苏州穹窿山白马岭,也算是落叶归根。“莫谓吴人多脆弱,君家箧有十三篇,干将门相要离冢,烈士何须慨暮年”——他的气概令后人景仰。
张一麐,这个名字值得苏州人铭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