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俄罗斯美学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得到了发展,其中,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是俄罗斯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并非科学创造艺术,而是艺术创造了特殊的科学——美学理论;因此,艺术只有当它忠实于自己,不是忠实于科学,即使忠实于科学,也是忠实于它自己所创造的科学的时候,才是真实的,典雅的。”
在他看来,美学要以艺术作为对象,但也并不是纯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把美学理论运用到文学批评上去,也即他早前提出的“批评是运动的美学",同时他指出批评应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要从整体上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他还总结了现实主义美学的原则:真实性、典型性、整体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公认的俄国进步力量领袖是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的批判入手,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
(PS:生活在俄文中有生命的意思。)
他把美的本质归结到客观的社会生活,并揭示了美的运动性和理想价值,因为生活是运动的,所以美也不可能静止不变,又强调现实中的美。
他还是第一个深入分析滑稽和幽默这两个美学范畴之人。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杜勃罗留波夫,仅活了26年,他把前两位的美学体系中若干原则进行了阐述,并以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为指导,提出了“现实的批评”,强调要从作品的文本出发、从事实出发。
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皮萨列夫是一位激进的现实主义者,他拒绝用美学来指代自己的艺术观点,而是用现实主义代替。
他认为美学和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势不两立的,现实主义应该彻底地根绝美学。同样他也反对艺术无功利的观点,指出文学艺术应该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提倡艺术家的真诚和生活的真实结合。
也预见了这一时期美学内部无法克服的矛盾,提出“美学的毁灭”这一极端论点。
列夫·托尔斯泰比起前几位,文学知名度可能更高点,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童年》、《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著作。
艺术作品应该使我感动,而为了使我感动,它首先应该是明白易懂的。
艺术是劳动之余的另一种休息,是通过感染、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感情而达到的。
艺术的全部工作只是要成为可以理解的。
他强调艺术本身在于传达感情,并因此提出了评判艺术作品的一个准则,艺术感染力。
亚历山大·阿法纳西耶维奇·波杰勃尼亚,通过将语言和艺术进行比对提出内部形式,也即形象、内容的表象。
亚历山大·尼可拉耶维奇·维谢洛夫斯基,同波杰勃尼亚一样,都是语言学家,他开创了俄国历史诗学的研究,是俄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是俄国比较文学之父。
他认为关于美的科学应该和关于真善美统一的陈腐理论一道被根本的改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