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吴(wú)姓

吴(wú)姓

吴(wú)姓吴(wú)姓-洪洞大槐树官网,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洪洞大槐树-系承泰(太)伯、仲雍,始祖为季札。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吴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

系承泰(太)伯、仲雍,始祖为季札。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吴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吴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姬姓。据《史记·周本纪》、《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丹阳吴氏族谱》记载,相传黄帝居于轩辕之丘,生玄嚣,玄嚣生虫乔极,虫乔极生帝·,帝·娶妻姜女原,生弃,尧舜时,任掌管农业的稷官,史称后稷,并封他于邰。由于他有开创之功,周人尊他为始祖。商朝时,传至十二世古公父,因戎狄族相逼,便由豳迁徙于岐山下的周原,建城廓,立家室,设官吏,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使部族日趋强盛,周遂成为部落名称。古公父故也称太王。周太王生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兄弟三人在太王让位后分为二支,一支成为周王朝的建立者即文王姬昌。另一支在东南吴越之地发展,成为吴姓的开基始祖。据传,这三个兄弟之间,还有一段让贤的故事:太王的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一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瑞祥出现,太王就殷切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身为长子的太伯和次子的仲雍就明白,太王打算让季历继位,以便再传给姬昌。他们就自动让贤,一起由岐山南下于荆蛮,并且纹身断发,由于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举为君长,建都于梅里,号称句吴。太伯死后无嗣,由弟仲雍继位,并世代相袭。武王克商后,仲雍三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至仲雍第十九世孙寿梦称王,建都江苏吴县。寿梦第四子季札本应继承王位避而不受,逃至延陵,以耕田为生,人称“延陵季子”。其后裔人丁繁衍众多,构成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故吴氏家族多以季札为始祖。另一支的延续在政治上称孤道寡,出现了吴王僚、阖闾、夫差等著名国君。春秋时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鲁哀公二十二年,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其后裔子孙就以国名吴作为姓。可见吴姓的第一世始祖是周代的泰伯。②源自虞姓。据《姓氏急就篇》记载,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姚姓为其首领,居于蒲阪,金文中虞、吴二字相通,其后裔有为吴姓者,是为山西吴姓。〔郡望〕吴姓郡望主要有延陵县、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等。延陵县:古邑名,春秋时吴邑,季札所居。故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又为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从曲阿县分出延陵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西南。

〔堂号〕吴氏堂号为延陵堂等。延陵堂:太伯、仲雍相继为吴国国君,传到季扎,季扎又多次推让,只好把他封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吴氏祖先这种避位让贤的高尚风格,对后世那些争权夺利、窃国谋权的人,是多么深刻的教育。

〔堂联〕吴姓的堂联有:清操绝俗(吴隐子);画圣留名(吴道子)。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延陵望族(吴季札);廷尉名官(吴公)。治平称最(吴公);让德留芳(吴姓)。鹰扬虎视(吴质);剑气玉光(吴伯宗)。孙子能教官女(吴王阖闾);文箫幸遇仙姝(吴彩鸾)。三元肇庆徐陵集;四皓忘年绮里家(吴季子)。三让两家天下(太伯);一剑万世千秋(吴季札)。楼危明月芭蕉翠(吴文英);水涨白帆杨柳青(吴承恩)。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吴申);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吴中复)。人称祖师号画圣(吴道子);我恨王郎日萍香(吴藻)。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旱标太守芳名(吴氏宗祠堂联)。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沿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雪堰桥吴氏祠堂联)。至德启云礻乃,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吴氏祠堂联)。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集吴天发碑字贴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吴敬梓自题联)。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吴荣光撰书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吴氏121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吴氏695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998例。吴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期有名将吴起;汉代有吴刚,西河人;唐代有吴道子,阳翟人,画家;明代有吴承恩,著《西游记》;清代有吴敬梓,全椒人,著《儒林外史》。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吴姓266585人,临汾市31530人,洪洞县2050人。

〔供橱〕吴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三号供橱。

〔家谱〕吴姓的主要家谱有:《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北京图书馆);《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河北泺南县档案馆);《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山东陵县吴氏族谱四卷首一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河南睢县吴氏族谱一卷》(河南民权县吴岗屯);《湖北黄冈吴氏宗谱□□卷》(武汉市图书馆(存卷首));《吴氏支谱不分卷》(河北大学);《吴氏宗谱五卷》(北京图书馆)。

〔字辈〕据清光绪三十一年《嵊城吴氏族谱》,浙江嵊县吴姓一支字辈谱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又清同治十年《至德堂吴氏族谱》载,湖南岳阳吴姓一支字辈谱为:“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宠光。”又据吴谟修《吴氏族谱》,湖南洞庭吴姓一支字辈谱为:“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又据《永定居氏族谱》,福建永定思贤村吴氏字辈谱为:“念万仕潭志,国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山东淄川贾村吴氏一支字辈谱为:“海在本锡万,汉振光培川,志新国琪永,德进铭业长”。

〔迁徙〕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正是吴姓中国人的发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传到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才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姓首先向北在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据《元和姓纂》记载,齐鲁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吴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故吴姓早期的名人显族也多出于此地。秦汉乃至魏晋隋唐,吴姓族人在我国南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许多地方形成了当地一大望族。其中南阳吴氏,为汉初长沙王后裔吴复兴所开基,其后子孙繁衍各地,形成许多吴氏望族分支。但就繁衍的势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晋以后,吴氏北上繁衍明显地缓和了许多,基本上是以我国南方一带为其繁衍的地区,这与北方历年战乱、民不聊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莆田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①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②江西的兴国、石杭;③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④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州;⑤广西的梧州、南雄、南思等地。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大致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据《吴氏宗族宝钅监序》记载,开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泰伯62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因始,唐时与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6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为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5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总之,吴氏发源于江南,成长于江南,无疑,历史上吴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洪洞大槐树移民滕县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大坞镇吴楼村;民权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尹店乡吴岗村,迄今其后裔已发展约二千人;修武吴氏一支始祖讳世宜,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秦厂村,迄今已传21世,40余户,294余口人;修武吴氏一支始祖讳士公,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大文案,迄今已传24世,40余户,294余口人;修武吴氏一支始祖讳训,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南文案,迄今已传16世,10余户,120余口人;睢州吴氏一支始祖讳淇,字伯其,号冉渠,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睢州县,居大麓岗;濮阳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清古庄,后改青古庄;濮阳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清河头乡吴堤口村;濮阳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濮阳县文留镇吴家庄村;博爱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博爱县小底村;莘县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道爷庄村;莘县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庄和村;通许吴氏一支始祖讳俱兴,字显盛,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咸平(今通许县)西芦氏村,后裔分布汝阳、泌阳、太康、安昌等地,迄今已传二十四世;获嘉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省获嘉县史庄乡吴庄村;清丰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清丰县王什村;黄骅吴氏一支始祖同张、陈三姓,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旧城镇西仙庄;黄骅吴氏一支始祖同张、刘三姓,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官庄乡吴庄子村;黄骅吴氏一支始祖同燕二姓,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官庄乡燕吴庄村;安国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安国县里河村,这一支后裔分布在里河村、西吴家庄、东吴家庄、西张庄、海市村、大伍女村,约4000余人;天津郊区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天津市郊区张兴庄村;平谷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居北京市平谷县熊儿寨村;正定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正定县吴家营村;正定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正定县小吴村;大城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阜草乡北席阜、南席阜;成安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成安县吴家疃村;阳谷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张秋镇吴庙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阿城镇吴庄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定水镇吴楼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闫楼镇吴海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杨庄乡吴庄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大布乡吴庄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高庙王乡吴堂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金斗营乡吴台村;阳谷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吴楼村;清丰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清丰县大流乡吴家庄;菏泽吴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菏泽市八里墩吴庄村。

上一篇: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羊姓人物?
下一篇: 姓氏名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