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追求物质充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更是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美好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

马克思毕生奋斗所追求的是找到一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这也是他所畅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最根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素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求实现人的精神生活富裕。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在他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论述中蕴含着大量“精神富有”“精神需要”的意旨。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此外,马克思还认为,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时,才能真正实现物质生产“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以及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问题,也是涉及实现和保证人类自由和解放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质上就是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更加突显出来,更加重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影响着共同富裕的成色、底色和亮色。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全面认识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美好生活不仅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更要求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世界丰富充盈,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满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由快速发展走向了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当前,全体人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等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人民群众也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有了更高要求,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和高水准的思想道德境界,获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均衡发展,最终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丰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新形势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多样化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使人民群众拥有更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不断激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满足感。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在国家发展的整体考量中,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与精神的充实同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列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继续深化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行动自觉,努力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起来,真正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作者: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刘惠惠;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2020W022”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