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只是近百年来与周边的城市比较,显得有些低调,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但假如时光回溯到1912年以前的一千六百多年时光里,常州的历史是极其辉煌的。
唐人独孤及曾言“江东之洲,常州为大”,唐人韦夏卿曾写下不朽名篇《东山记》赞誉常州,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常州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诗誉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在二十四史中,常州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吴地该有的景致,常州一应俱全。北宋王安石在常州上过变法万言书,苏东坡更将常州视为第二故乡,终老于此。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众多,仅一条一千多米青果巷,就走出100位进士,有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画家、音乐家等等,可谓卧虎藏龙之地,因此也有“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称。正如常州籍清代诗人赵翼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十大科学门类统计,常州出的名人数量位居全国第4,仅次于苏州、杭州和北京。
自西晋太康二年始至一九一二年,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特别是到清雍正时期,常州一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包括张家港一大片区域,有八邑名都之称,雄居江南。常州府与苏州府一起,共同构成天下财赋中枢。
这一方水土不但富庶丰饶,人民勤劳智慧,文化底蕴丰厚,教育发达,而且人民很有气节,有抗元时“纸城铁人”和抗清时“全城死节”的英勇气概。
常州今日的落寞,是因为常州在中华民国时被拆分,后来又因常州特定历史时期相关领导层的决策失误,对常州的文化和古迹没有做到妥善的保护。然而,在经济方面,常州近四十年的成绩还是突出显著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中小城市就掀起学常州热潮,在经济发展方面仍起过模范带头作用!尽管今天的常州没有了昔日的版图,辖下除武进之外,另外的二个县经济状况并不突出,既便如此,常州的经济还能位于全国前列,常州的GDP仍然超过一些省、区,凭着四百多万人口创下了七千四百亿GDP,人均GDP在江苏乃至全国都跻身于前列。
史学界有“中国明清看北京,中国春秋看常州。”之说,在古时,常州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富庶之地,清朝时仅武进县上缴税赋就等于四川一个省的税额。清雍正时才把武进、无锡、宜兴作了拆分,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行政区域划分是有充分的政治和经济考量的,假使常州不是被中华民国拆分,绝对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没有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