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是东吴的选曹尚书,由于牵涉入暨艳案而遭废黜。
暨艳“弹射百僚,核选三署”,得罪了江东的利益集团,被群起围攻。最终暨艳自杀,张温作为暨艳的保荐者,亦牵连被废。
张温三国杀(张温为什么被董卓杀了)
关于张温案的分析,田余庆曾在《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一文中有过论述探究。田老探微至深,观点颇具启发,不过其结论却存在可商榷之处。
由于田氏撰文时未留意到暨艳的出身问题,因此得出了有偏差的结论。田氏认为张温、暨艳得罪了吴郡四姓,阻挠了孙权的“江东化”进程。关于这一问题,田氏后来在该文再版的注引处也曾做出过自我检讨,治学态度令人叹服。
张温与暨艳罪名相似,因此两案可以合而论之。关于暨艳案我之前曾单独撰文,本文兹不赘述;主要就张温案展开论述。
概而论之,张温被废的核心原因,不在于他得罪吴四姓——因为他与暨艳本就出身吴郡大姓,断不至于自毁前程;其核心问题在于他们得罪了宗室与淮泗集团,因此受谴。
本文共5700字,阅读需11分钟
孙权在废黜张温时,列举了诸多罪名。比如“称美蜀政”,有通敌嫌疑;比如“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再比如曹丕南下时,张温“悉内诸将,被命不至”,实属违抗军令,见死不救。
然而上述罪名,大抵属于欲加之罪,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替张温与暨艳辩解的骆统,便明确指出这一点。
张温的核心罪名,是因为他曾保举暨艳;而暨艳“核选三署,弹射百僚”,得罪了东吴利益集团的仕进之路。
暨艳与张温“更相表里,共为腹背”,因此受到张温的保荐而为选曹尚书。他在任上的所作所为,大抵受到张温指使。这一点史有明载,无可争议。
张温与暨艳更相表里,共为腹背
暨艳在选曹尚书任上,以“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为由,大量裁汰三署郎,导致留任者“十不存一”。这是他与张温获罪的主要原因。
所谓“三署郎”,即在左、右、五官三署供职的郎吏。三署统属于光禄勋。光禄勋典殿中宿卫,在两汉时属于禁卫军的核心构成部分。
随着光禄勋在东汉末年逐渐沦为清贵冗散,核检三署郎吏的职责也便转归于选曹,即吏部。《通典》注引的《尚书二曹论》对此记载甚明,兹不赘言。
按钱穆观点,“郎”通“廊”,本意是在宫廷中执勤站岗的警卫员,东汉后期逐渐沦为冗散,成为士大夫子弟的仕途跳板。曹操、袁绍、袁术等人早年均凭家世为郎,东吴的朱绩(朱然之子)、吕据(吕范之子)等人亦曾“以父任为郎”。
换言之,三署郎虽然位阶不高,但其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张温与暨艳对三署郎开刀,必然会得罪大量的权势之家。
《朱治传》记载,朱治在吴郡太守任上,每年都会表举大量“公族子弟”与“吴四姓”。公族子弟即孙氏宗亲,吴郡四姓即顾、陆、朱、张。这些郡吏“常以千数”,送至王府者又有数百人。
公族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
毫无疑问,上述两类人物一定是三署郎的重要来源。其实除了宗室与吴四姓之外,三署郎还有一类重要来源,即任子。
郎官既是冗散之职,其来源便相对驳杂。有征拜、察举、任子诸多途径。按干宝记载,东吴实行“保质”制度,把在外镇守的将领家属扣为人质,即任子。
保质之事,亦见于《贺齐传》。昔日东吴将领晋宗降魏,便引兵袭击武昌安乐玑,“取其保质”。
从《吴书》诸列传来看,外任将领当中有很大比例出身淮泗集团,至少在张温、暨艳案发时(224),北人在军事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可知任子郎当中应有相当比例是北人子弟,而孙权重用北人,制衡南人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因此不得不谈一谈,张温与暨艳的裁汰对象,究竟针对哪一集团。
暨艳“核选三署”,而张温“与之表里”,前后两任选曹尚书大刀阔斧地针对三署郎开刀,其本质是打破现有格局,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然而张温与暨艳的打击对象,却存在倾向性。这与他们的出身有关。
张温出身吴郡四姓,即顾、陆、朱、张之中的张氏,其父张允亦曾为孙权东曹掾,掌管幕府选举。父子两代皆典选举,可谓显赫。
暨艳亦出身吴郡,《吴书》不详其族望,然而按敦煌文书记载,暨氏也是吴郡大姓,与朱张顾陆并称,号为“五姓”,可知他与张温门第相类,因此气类相通。
苏州吴郡出五姓:朱张顾陆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
张温、暨艳既然都是吴郡大姓,那他们在裁汰三署冗员时,必然会对乡里乡亲稍留情面,不至于赶尽杀绝。
因此在公族子弟、吴郡四姓、任子郎当中,真正受到打击的无疑是公族与任子。
问题的关键恰在此处。公族背后是孙权,任子背后是北人。这两类人物虽然不是张温、暨艳的吴郡乡党,但政治能量却不输吴郡四姓。
对于张温、暨艳的玩火行为,吴郡出身的同僚早有预见。陆瑁、朱据均曾警告暨艳,称继续裁汰三署郎,恐怕会“惧有后咎”。
陆瑁是陆逊之弟,朱据是朱桓之弟,二人均出身吴郡四姓。他们出仕稍早于张温,政治嗅觉相对敏锐,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危险性,然而张温、暨艳并未听从,依旧我行我素。
陆瑁认为,天下未定之际,应当“忘过记功”;朱据亦认为应当“以功覆过,弃瑕取用”。实际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与曹操的“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含义相同。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忘过记功”的施加对象。在《吴书》当中,“忘过记功”的待遇,分别被施加于潘璋、吕范、甘宁、贺齐、朱桓五人。
甘宁粗暴好杀,既尝失(吕)蒙意,又时违(孙)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吴书吕蒙传》
甘宁粗暴好杀,时违孙权令
其中潘璋是兖州东郡人、吕范是豫州汝南人、甘宁是益州巴郡人(一作荆州南阳人),贺齐与朱桓出身吴郡、会稽。从比例上看,“忘过记功”更多施加于北人,即淮泗集团。
由此可知,陆瑁、朱据实际是在警告张温、暨艳,裁汰冗员不要过火,不要有明显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任子郎,需要秉承“忘过记功”的原则,顾及淮泗集团的情感。
因为一旦得罪公族与北人,势必遭到反噬,即所谓“惧有后咎”。从出身角度看,朱、张、陆、暨均为吴郡大姓,这可以视作同乡之间的善意提醒。
事件结局亦如朱、陆所料,随着利益集团的强势反扑,张温被废,暨艳自杀。
虽然张温、暨艳获罪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改革措施过于激进,得罪了三署郎背后的宗室与北人;但通过对张温罪名的钩沉挖掘,还可以看到张温、暨艳家族与孙氏存在历史宿怨。
孙权在废黜张温时,曾连带怒斥暨艳,称“昔暨艳父兄,附于恶逆”。隐喻当年吴郡豪强对抗孙策的历史恩怨。
张温家族的情况也类似。
张温之父张允,昔日曾是吴郡名士高岱的“八友”之一,高岱被孙策所诛,张允的政治立场可见一斑。
及至张温,又与暨艳“结连死生”,互为表里,乃至党同伐异,打击异己。
从描述上看,张、暨二人在选曹尚书任上有“公器私用”的嫌疑,再加上二人“核选三署”时的种种行径,无疑令孙权怀疑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阴谋。
孙权废黜张温、赐死暨艳
其实张温家族由于历史宿怨,起初并不受到孙权的信赖。他三十二岁始出仕,在吴郡四姓中属于标准的大器晚成。
以下列举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子弟的出仕年龄,以为参考。
(1)陆氏
虽然陆康(陆逊从祖父、陆绩之父)被孙策所诛,陆绩、陆逊却依然弱冠登位。
陆逊二十一岁出仕(203),陆绩则出仕于孙权统事时(200),时年尚不满二十。陆绩的卒官年龄(三十二岁),等同于张温的出仕年龄。
(2)顾氏
顾雍“为相十九年”,其子顾邵“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顾邵子顾谭“弱冠为太子四友”。
(3)朱氏
朱桓、朱据兄弟分别出仕于孙权统事时(200)与黄武初年(222),亦早于张温。
从可见史料看,吴郡四姓当中,张氏的出仕时间最晚。实际孙权启用张温,还有赖于刘基(扬州刺史刘繇之子)的竭力推荐。刘基是青州东莱人,属于北人的代表。
张温作为吴郡四姓,出仕居然需要依赖淮泗集团的举荐,其地位之尴尬是显而易见的。
不知是否因为长期疏于官场的缘故,张温居官时行径激进且不加遮掩,出仕未几旋被废黜,且遭到孙权的严厉训诫,所有政绩均被贬低得一文不值。
张温出使蜀汉,得到诸葛亮的赞誉,却被孙权骂为“称美蜀政”;张温出任选曹尚书,又被孙权骂为“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张温入豫章领兵,又被孙权骂为“悉内诸将,被命不至”。
从孙权的恶劣态度中,可知张温身上的罪名大抵是欲加之罪。将军骆统在替张温辩解时,对此便有明确论断(见前文注引)。
概而论之,张温由于历史原因(其父张允附于恶逆)与现实原因(暨艳核选三署),在本就受孙权猜忌的背景下,进一步得罪了宗室与北人,因此永见废黜,结局凄凉。
正如田余庆所言,典选拔士,涉及到权势阶层和当途家族的现实利益,在世局转折的时候,也有可能干犯帝王,引起政治风波。
张温与暨艳典选,恰恰同时触犯了诸多禁忌。既得罪了“多出仕郡”的公族子弟,又违背了“忘过记功”的用人原则,冒犯了北人集团。其下场征兆甚明。张温的同郡陆瑁、朱据对此便早有预料。
从相关记载看,孙权由于担心张温“终不为己用”,甚至一度动过杀心。
孙权在诏令中阴鸷地表示“不忍暴于巿朝”。从选曹尚书暨艳与尚书郎徐彪被直接赐死的记载看,孙权最初无疑考虑过诛杀张温。即使张温侥幸未死,其家族亦深受迫害,一蹶不振。
张温本人“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张温诸弟张祗、张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甚至连张温已经嫁人的三个姊妹,也“皆见录夺,饮药而死”。堪称家破人亡,斯文扫地。
张温姊妹,已嫁者皆见录夺
如此凶狠的报复手段,与孙权奉行的“忘过记功”原则严重相悖。考虑到张温案发于黄武三年(224),孙权犹在壮年,尚未发展至“老耄昏愦,倒行逆施”的地步;他对张温的刻骨仇恨,由此足见一斑。
曾与张温有过一面之缘的诸葛亮,听闻张温倒台的消息,最初惊诧数日,之后叹息曰“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诸葛亮治蜀,奉行“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的公正原则,因此“吏不容奸,人怀自厉”。
不过葛氏在注重公平原则的同时,也懂得因势利导,维护大局。比如他对待李严、廖立、来敏等政敌的处理手段便颇为宽仁,对待孙权践祚的态度也颇具实用色彩(见《汉晋春秋》),维护了吴蜀关系,保障了蜀汉政局的稳定。
相较之下,张温的居官行径既有激进之弊,实际操作中又不能做到持法公平,拟之武侯,相距远矣。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