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长
随着技术的变革和新媒体的普及,如今大众舆论的传播变得迅捷而快速。尤其在这个传统媒体普遍失语的今天,话语权的让位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拥有了发声的渠道,从被表达者到表达者的转变,舆论也从以前的“自上而下”,开始变得“自下而上”。这种变化使每个人从信息的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被快速的传播出来,这种变化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信息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也开始真假难辨,模糊不清。在舆论可以“自上而下”(媒介的“点”对公众的“面”)的时候,大众媒介在多数情况下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公众的日益成熟,公民舆论的质量总体上比以往带有更多的理性,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也日益具有较多的主体意识,在由个人意见汇聚为舆论的过程中,社会精英完全主导舆论的势头正在逐渐减弱,草根站起。大V们被踢下神坛的同时,一个个公民本身成为了舆论的主要内容。
在无数的社会热点舆论的纷纷扰扰中,有的舆论悄无声息,有的舆论则被瞬间引爆,万人讨论。相信每个人都对当下舆论场中的某些现象感到困惑,一方面是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很多时候人们情绪走在了理性之前,或者说个人主观意识走在了事实之前;而另一方面,有些舆论则暴露出了很多社会弊端,以及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批判,最后公共舆论又倒逼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时候,一些社会当下热点的舆情通过发酵会进一步形成舆论。那么面对社会那么多的舆情,为什么有的舆情最终会消失,而有的会形成舆论在社会中被引爆,那么被引爆的舆论都具备什么特质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分清楚舆论和舆情的不同。一般而言,舆情的主体是民众,而舆论的主体,既可以是民众,也可以是某个单位或是某个组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方。新闻传媒作为官方组织及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担当的是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这三者构成了舆论场的主体。
要理解舆论的爆发,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情绪重要,还是事实重要。
每一个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是舆论场的参与者,在很多时候,人们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种事实主义为先导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是主观情绪为主导的体现。纵观现在的舆论场,很多热点事件的背后都有很多人的发声在推波助澜。能引爆舆情的一些事,大部分其实都是一些小事,这里所谓的小事,就是参照其他公共热点话题的小事,而对于当事人而言,那就是大事。很多时候舆论表现出来的都是同情弱者的特质,因为舆论从不理性,且只为弱者发声。因为在很多时候,弱者的数量要比强者多得多,群众很容易对同为弱者的人产生共情,为弱者发声,在维护舆论场中这个人的利益的同时也是为维护同为弱者的自己的利益。就构成了舆论传播的底层逻辑。作为舆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人都会在舆论场分辨自己在这场舆论中所身处的位置,同时由于舆论给人们造成的“在场感”,更会加剧这一情绪的表达,进而舆情升级,引起舆论风暴。
而解决的办法是只有直面真相,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很多时候不论多大烈度的舆论都可以得到平息,因为失去了炒作的空间。
舆论从来不是个人的表达,而是群体的意志。从众心理是舆论现象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也是网络舆情中意见形成的重要原因。个体在寻求群体认同的这个过程中,会进行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认知调适过程,也就是被大部分人的意见所影响,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事实的主观判断。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意见表达对自己的初始态度进行调整,以此获得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这一现象呼应了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为避免被群体孤立,人们会在发觉所持观点少有支持时选择沉默,由此造成优势意见不断增势、另一方意见越发沉默的情况。最终就会导致舆论的进一步升级,如果不加以疏通和引导,就会有失控的危险,而网上失控的民意最终会导致现实的失序。以美国为例,白人警察跪杀黑人的桥段引起全美震动,最终社会动荡,这就是舆论疏导失败的典型案例。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并了解其生成机制,就可以很妥善的处理网络舆情。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被剥夺感及心理失衡是诱发根源。但是社会利益调整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社会群体心态必定会处于不断调整、适应、分化、易变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提高信息的透明化,就可以强化公众的安全感,一个可信赖且熟悉的社会生态环境,会减少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负面情绪,降低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异见程度,为网络舆情“减噪降音”。而个人在面对舆论的时候,也要避免被舆论误导和绑架,多去查找信源,理性看到问题,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审视每一个社会公众事件,就可以最大程度让自己避免成为失真的群体,而是清醒的个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