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件事在国内网络流传甚广,众多恨国党一提起此事,就摇头晃脑,乐不可支,欢呼雀跃,仿佛过年一样。这就是朝鲜战争中最神秘的事件——“原州炮击”。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恨国党的文章大部分都被清除了,只有少数残存“原州炮击”是十几年前台湾网军在《最寒

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件事在国内网络流传甚广,众多恨国党一提起此事,就摇头晃脑,乐不可支,欢呼雀跃,仿佛过年一样。这就是朝鲜战争中最神秘的事件——“原州炮击”。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揭秘)

恨国党的文章大部分都被清除了,只有少数残存

“原州炮击”是十几年前台湾网军在《最寒冷的冬天》还没有被大陆翻译出版时,翻译了其中的段落发布在网络上的。国内这些恨国党一看之下如获至宝,于是在网络上大肆流传,一时之间蒙蔽了很多人。期间很多人试图辟谣,都被这些相信的人斥之为“为官方洗地”。

那么让美国人和恨国党欢欣雀跃的“原州炮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人是这么说的: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取得横城大捷后,继续向原州进攻。1951年2月14日的清晨,美军飞行员李哈特尔中尉发现在蟾江边上有一大片森林,定睛一看,这些树木居然在移动。之后他看出来,这是两路移动的纵队,估计为志愿军的两个师,1.4万人,于是李哈特尔呼叫炮兵和空军开火,并一直为炮兵指示目标,美军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准将亲自指挥炮击,猛烈的炮击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美军称这次炮击阻止了志愿军对原州的攻击,胜利保卫原州。美国媒体在第一时间抢发了新闻,“WonjuShoot”(原州炮击)就此出名。顺便说一句,这个李哈特尔死于血岭战斗,被人民军打死了。

关于志愿军的伤亡,美国人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美国权威学者称志愿军伤亡3000到3500人;另一个版本美国作家称志愿军被炸死5000人,加上负伤超过了1万人。在中国网络流传最广的自然是后一个版本,恨国党们恨不得数字越多越好,并趁机以此指责中国官方不公开记载,这是在隐瞒真相。我的老读者都是知道我的习惯的,我行文用词是非常讲究的。我们先注意一下,我的用词是美国人,而不是美军。当然,志愿军的伤亡数据,美军有他们自己的版本。

真相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先搞清楚时间和地点。

我们来分别看看美国人和美军分别的说法。

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说:在原州西北部的蟾江发现了中国人的行军队列。(第288页)

美军档案《第2师总结报告1951年2月》就一句话:一支敌军纵队大约两个师沿着蟾江向下移动,试图进行包围。

《朝鲜战争年鉴》说:志愿军从蟾江西侧发起进攻。(第173页)

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说:在原州西北部的蟾江发现志愿军。(第485页)

美国朝鲜战争权威学者阿普尔曼说:在原州西北的蟾江U形弯道处发现志愿军。见上图。

从美国人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基本都是说位置在原州西北部的蟾江附近,特别是U形转弯处附近。但是,仅仅有一个“西北部的蟾江”是不够的。

必须得搞清楚志愿军是哪支部队,因为每支部队对应的具体地点不同,到底是西北正中间还是西北偏西还是西北偏北?

美国人有两个说法。

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认为是志愿军120师的两个团和117师的一个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美军以为120师是从原州北部的蟾江U形转弯处过来,117师是从原州西北部的蟾江U形转弯处过来,参见美军绘制的地图,见下图。

权威学者阿普尔曼推测是志愿军120师。

实际上志愿军渡过蟾江的有三支部队:分别是39军的117师,在原州北部的U形转弯处的位置渡过蟾江;

40军的120师360团(359团在砥平里方向,358团距离太远未过蟾江),在原州西北渡过蟾江;

42军的124师和125师的373、374团(375团配属给115师在砥平里,126师也攻打砥平里),也在原州西北的位置渡过蟾江。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117师,117师渡江的时间是2月14日晚18时,位置在原州北部的蟾江U形转弯处,所谓的“原州炮击”结束于15时。

那到底是120师还是42军的部队呢?

1、鲜为人知的360团原州西北高地战斗

先看120师360团。按照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2月12日的命令,360团配属给42军,攻占原州西北342高地至254高地(美军称Hill255,这是因为中美两军所用地图不同标高的原因)一线,执行阻击原州之敌向西救援砥平里的任务。我跟大家解释一下,熟悉砥平里战斗的人都以为志愿军的阻援战斗就是注岩里战斗,其实有很多战斗,360团的战斗就是其中一部分。

接到命令后,360团在2月13日18时渡过蟾江。而360团奉命要占领的342高地至254高地一线此时已被美军占领,是美军防御原州的主阵地。222高地和325高地之间是韩军游骑兵连,325高地是荷兰营;254高地到240高地一线是美军第38团,1营为预备队;342高地到263高地一线是美军空降第187团3营、1营,2营为预备队;空降第187团东侧是韩军第18联队。由美军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准将亲自指挥,他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原州,任何部队不允许撤退。美军炮兵群标定了所有通向原州的道路,空军侦察机奉命在白天进行不停歇的全天候侦察,监视志愿军的动向。此时的美军正处于恐惧中,刚在横城惨败的他们认定志愿军肯定马上会对原州发起进攻。实际上邓华的计划是先拿下砥平里,然后才考虑原州。(砥平里的战斗参见:砥平里战斗惨败,志愿军阵亡3万?不吹不黑,真相来了!)

美军已经占领了邓华命令中要求360团占领的高地群,以360团的实力,是根本不可能打赢美军的。360团完全可以占领后一线的222、207、259高地,以此展开兵力,执行阻击美军西援的命令。但40军部队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凶。360团才不管美军有多少人,自己身后没有主力支援,直接就发起攻击。既然命令要求我们占领342高地至254高地一线,那我们就打下来。

美军哨兵

14日1时,360团直接发起攻击。在254高地的美军第38团首当其冲,G连被直接打败,3时45分,紧急调上来的K连也被打败。在K连东侧的I连刚刚还在向团指挥所报告自己面前没有中国人,话音刚落,又直接败下阵来。获胜的志愿军是360团2连,一个连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打趴下了三个美军连,实在是太牛了。随后2连一直打到了240高地。

接着1连又驱逐了在342高地上的美军空降第187团的警戒分队,占领342高地。美军空降第187团紧急把预备队2营F连调上来,填补与美军第38团的结合部。

6时55分,美军第38团也做出紧急调整,惨败的3营被撤下来充当预备队,2营顶到第一线,1营占据2营原来的阵地。

当美军匆忙调整部署之际,加强给360团的120师侦察连对325.4高地的荷兰营发起攻击,荷兰营B连成了第五支战败的部队,美军第72坦克营B连紧急出动,前往支援荷兰营。(荷兰营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表现最差的部队之一,参见:这次兵变被美军掩盖至今,只有一个美国学者,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打败美军第38团和荷兰营的同时,360团2营攻占了118高地,3营也攻占了古吕带东南山、上谷里南山。只一转眼的功夫,360团就完成了邓华的命令。我对40军部队一向是很喜欢的,喜欢的原因是因为打得真好。120师是40军最弱的一个师,360团是40军最弱的一个团,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是真心的好。(关于凶悍的40军,参见以前的文章:第五次战役,林彪的“三只虎”中的小老虎,送敌国王牌最耻辱失利和当美军遇到林彪手下的小老虎,师长被手下的部队气昏了:丢人现眼和敌国最强悍部队捅了马蜂窝,惹火了林彪手下的小老虎,后果很严重和志愿军最善于进攻的部队是哪支?四十军,打的都是美军王牌和当志愿军再次遇上陆战1师,这一次,志愿军用一战术完胜美军和志愿军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军队的一次苦战)

美军所画的原州西北高地战斗示意图,2月14日凌晨

360团的行动当时把美军吓坏了,在横城战败后,美军第2师从砥平里起从西到东至原州分别是第23团、第9团、荷兰营、第38团、空降第187团,布置下了防御阵型,结果志愿军360团一渡过蟾江就撕裂了美军阵型,分割了第9团和第38团之间的联系。美军如临大敌,美军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命令空降第187团2营、3营立即归第38团指挥,其中2营与荷兰营连接战线,并命令美军第38团立即反击。斯图尔特的命令也引发了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准将的不满。14时15分,命令被更改,改为美军空降第187团指挥第38团和配属给第38团的荷兰营。

这就是绘声绘色描述“原州炮击”的美国作家在他的书中写下的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准将命令斯图尔特到原州的师部报到的原因,2月14日傍晚,斯图尔特就被解除了指挥权。是不是很奇怪,空降第187团的团长命令第2师的师长到第2师师部报到?这个命令应该是美军第2师师长向自己的副师长下达,怎么会由空降第187团团长转达,而且转达时还用了“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命令斯图尔特”的行文?看下去就知道了。

美军与志愿军激战

清晨6时,美军空降第187团2营反击夺回325.4高地。志愿军的侦察兵向来不适应防御作战,但在旁边的2营主动在白天出击,冒着美军的地空火力,在中午一举把美军给赶了下去。4连立足未稳,美军第38团F连和荷兰营A连马上进行了反冲击。这一次美军倒是非常悍不畏死,直接在飞机的凝固汽油弹攻击后发起冲击。但4连毫无畏惧,连续打败美军和荷兰营6次攻击。由于美军惊慌于原州西北的阵地被突破,协同出现了严重失误。一架南非的战斗轰炸机对荷兰营进行了扫射,荷兰营的A、B连和美军空降187团2营还挨了凝固汽油弹,造成严重伤亡。

晚上8时,完成反击和坚守任务的4连奉命移交阵地退出战斗。在反击中率先冲上阵地,在防御中镇守前沿打得美军哇哇叫的3班副班长孙连元荣立一等功。14日晚到15日凌晨,美军F连(加强了一个排)和荷兰营在连长尼尔森上尉率领下连续发起夜袭,在三次失利后美军终于攻上了山顶。可随后的一幕让美军开始了咒骂:“中国人太狡猾了。”志愿军的迫击炮早已预先标定了射击诸元,刚冲上阵地的美军立马挨了炮弹,正得意洋洋指挥美军修筑工事、布置防线的尼尔森当场丧命。

上谷里南山的战斗,美军没说自己的番号是什么部队,估计不好意思说。夺取这个高地的是志愿军360团7连,美军肯定是第38团3营的部队。在美军随后的反击中,一颗凝固汽油弹正中6班阵地,阵地上瞬间只剩3人,其中班长邢连富被烧成了火人。随后的一幕把美军进攻的一个排吓住了,一个火人从熊熊大火中抱着一挺机枪冲出来,在怒吼的机枪火力面前,一个排的美军吓得落荒而逃。战后,邢连富荣立一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美空降第187团阵地

342高地的1连对阵的是美军空降187团的K连,美军连攻7次,均告失利。在投入生力军I连后,美军终于在晚上冲上山顶,可志愿军随即在凌晨4时45分发起反击,一举把两个美军连赶了下去。镇守前沿连续打退美军7次进攻的1班班长戴深臣荣立一等功。

254高地的2连对阵的是美军空降187团的E连,这边的战况最为激烈,美军连续冲到山顶9次,9次被2连打下去。两军士兵在254高地山顶反复搏杀。但是不得不说我们的战士在进行白刃战时犯下致命的错误。美军在战后的报告中指出,在进行近战时,中国人对于是否开枪发生了犹豫,几秒钟的间隙让美军占到了便宜。这个教训应被吸取,贴身近战时,手上有什么武器就直接使用,有子弹就开枪,有刺刀就捅,有手榴弹就扔。不能怕误伤自己人,也不能犹豫是使用刺刀还是开枪。

一天两夜的激战后,360团面对美军两个团及荷兰军一个营,居然占据了上风,占领的美军阵地,只被美军夺回了一个。这种部队,能不让人喜欢吗?这也是美军空降第187团第一次与志愿军大规模较量,结果号称“精锐中的精锐”的美军空降兵败给了40军最弱的一个团,吃了大亏。

随后360团继续与美军第38团、空降第187团,荷兰营反复争夺,战至16日,因砥平里我军已撤出战斗,360团光荣撤出战斗。

原州西北高地战斗前,通往砥平里的公路是畅通的,图为美军在原州至砥平里的公路上机动

原州西北高地战斗,360团以一个团的兵力对抗敌军两个团又一个营,牢牢地牵制住美军生力军空降第187团,使其不得西援。可惜志愿军未能拿下砥平里。

360团和“原州炮击”有什么关系吗?

有!而且是直接的关系,因为美军所说的“原州炮击”就是指原州西北高地战斗。

读者们要懵圈了,刚才你写了一大段原州西北高地战斗,没有内容和“原州炮击”相关呀?

对,因为美军在“原州炮击”的问题上搞了乌龙。

2、42军124师和125师373、374团的情况

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描述“原州炮击”是这么说的:“空袭和炮击阻止了中国人的行动,(中国人的)大多数人在达到原州防御阵地之前就转为西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结合《年表》看一下,在《年表》中原州西北战斗和“原州炮击”连在一起说的:“中国人对原州进行了攻击,在2月14日的上午对第38团3营的阵地进行了渗透。空中支援和炮击重击了中国纵队,15时中国人的损失增加,对原州的攻击停止了。”

看明白了吧,13日晚志愿军360团对原州西北高地发起了攻击,14日白天美军空降第187团和第38团以及荷兰营进行了反击。14日晨美军飞行员发现360团后面还有志愿军在渡过蟾江,美军进行了阻拦射击。他们以为这是360团的后续部队。

所以美军战史和权威学者阿普尔曼都以为“原州炮击”所打击的志愿军部队是120师。

实际上这是42军的部队。

我们来看看42军是怎么说的。首先看看124师到底有哪些部队?124师师长苏克之的回忆录《金戈铁马》指出124师因为之前打了龙头里阻击战,参战部队只有370团和372团2营。加上125师373、374团,可能遭到“原州炮击”的部队是三个团又一个营。

其次我们来看看42军部队的任务是什么?邓华命令42军主力进至原州西南西区,截断原州之敌西南向文幕里和南向牧溪里的退路。(《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239页)

这是一步缓棋,是等打下砥平里,志愿军移师攻打原州时才发挥作用的。

因为1951年1月美军与人民军的战斗,当时的原州已是一片废墟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42军124师副参谋长郭宝恒的《42军在朝鲜》,郭宝恒记载:2月13日晚22时,42军部队从横城西南灵山里地区出发。14日凌晨,先头营125师374团3营进至平章洞,天亮后进至原州西侧的佳谷里。(《42军在朝鲜》第222页)

和美军记载的志愿军行动方向一结合,我们就知道了,42军的行动路线符合美军的记载。先是尾随120师360团在原州西北部的蟾江U形转弯处渡过蟾江,然后绕过360团,向原州西南方向前进。374团是先头团,在“原州炮击”发生前就已脱离蟾江U形转弯处这个炮击区域。因此有可能在炮击区域的是370、373团和372团2营。

那么42军有没有记载受到炮击的事呢?

有的。《42军简史》称:“(本军)于13日22时自灵山里地区出发,途中遇原州之敌密集炮火阻拦。是夜(14日晚),又奉命钳制、阻击原州之敌西援。”(《42军简史》第64页)

15日,125师在判岱里以东地区与美军发生小规模战斗。

至此,所谓的“原州炮击”事件就非常清楚了。42军部队尾随360团渡过蟾江,后续部队在渡江时遭到美军地空火力密集射击阻拦。但美军的射击指向是阻止志愿军后续部队接近原州西北高地,而42军的行进道路是往原州西南。所以美军最后发现志愿军部队折向西南方前进。

所以《朝鲜战争年鉴》不同于其他记载,说的是原州西侧,因为最后42军部队出现的位置在原州西侧。

这样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志愿军方面没有这个数据记载。但美军有估计数,这里就要注意了。我前文特意强调“美国人”,是因为美军根本不同意美国学者和作家的估计。

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说:“从13日午夜到14日傍晚,中国人在砥平里、注岩里和原州的损失似乎很大,统计了648具尸体。据估计,伤亡人数为3200人死亡,2500人受伤。”见上图。

我们可以注意到,时间是从13日午夜到14日傍晚,区域是从砥平里到原州整个战线。美军估计志愿军伤亡5200人。

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美军估计志愿军在砥平里的伤亡为4946人,砥平里战斗总共进行了两天,美军估计志愿军在13日晚到14日白天的阵亡人数是1000到1500人。其实就是说,美军估计志愿军在砥平里的伤亡,13日晚到14日白天和14日晚到15日白天,这两个时间段是相当的,即估计志愿军伤亡2500人。

即原州西北高地战斗和所谓的“原州炮击”加起来,美军一共是估计志愿军伤亡3200人。在原州西北高地战斗中,254高地美军估计14日白天志愿军的伤亡就高达1511人;325.4高地,美军估计志愿军伤亡240人。仅两个高地,美军就估计志愿军伤亡1750人。两个高地志愿军就两个连,美军就估计1750人的伤亡,你说到哪里去跟美国人说理去?14日白天,原州西北高地群,至少有5个高地发生了激烈战斗。那请问,所谓的“原州炮击”美军估计志愿军伤亡还能多少呢?另外,我说一下,美军估计志愿军的伤亡数字,除以5-10,差不多就是志愿军真实伤亡数字。美军陆战1师不要脸一点,他们的估计数据甚至可以除以15。砥平里战斗是美军估计志愿军伤亡数据比较接近真实数据的情况之一,以后我专文来讲述。

而美国朝鲜战争权威专家阿普尔曼因为和美军一样误认为“原州炮击”的对象是志愿军120师,他估计的3000-3500人也是指西北高地战斗估计志愿军伤亡和“原州炮击”估计志愿军伤亡之和。他的估计数据,接近美军的估计数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美军战史、原始档案记载的“原州炮击”和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所描述的“原州炮击”完全不一样。

美军所说的“原州炮击”其实是指原州西北高地战斗,美军首先把2月13日晚志愿军360团发起的攻击误以为是对原州的攻击(实际上是占领阻击阵地,阻拦原州美军增援砥平里)。14日白天,美军侦察机发现360团后面有志愿军其他部队,美军又误以为是120师和117师攻打原州的后续部队,因此组织炮兵进行阻拦射击,阻止他们接近原州西北高地。这其实是一场战斗中非常正常的炮兵阻拦射击。结果志愿军部队不是120师的后续部队,是42军的部队,他们在360团之后渡过蟾江前往原州西南去执行截断原州美军退路的任务,又被美军误会了。而42军的行动方向本来就是原州西南,所以美军飞机观察到他们误以为的“120师后续部队”在遭到阻拦射击后,没有“再向原州前进”,而是折向西南。

所以,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总共才用了七行字,根本没有渲染“原州炮击”的伟大意义,也没有描述志愿军遭到重大损失,更没有欢呼鼓舞,只平淡地说阻止了中国人的行动。

而恨国党们所引用的资料是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就是这本书说志愿军死亡5000人,数千人受伤。这本书和美军的描述可不一样,用了三页半纸来描述这一所谓的重大胜利。

第一,我们可以注意到《最寒冷的冬天》通篇都没有提到原州西北高地战斗。为什么不提?因为提了之后,美军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就没有任何功劳可言了。

我先跟大家说个知识点。朝鲜战争,美国是没有官修史书的,但全世界都公认《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是官方战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对美军没有立场,不会偏向于美军哪支部队,不会偏向于美军哪个将校。

阿普尔曼被称为美国朝鲜战争最权威的学者,这一点也是重要原因。

而美国作家写的朝鲜战争书籍,基本上都是有立场和倾向性的。大致有这么几个区分,一是黑麦克阿瑟的,美国人对麦克阿瑟被中国人打败特别有兴趣,很多书籍对于黑麦克阿瑟是不遗余力的。二是吹捧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即陆战1师。美国人对长津湖战役非常有兴趣,陆战1师在长津湖整建制撤退,被美国人视为英雄。三是,既然吹捧了陆战1师,肯定会贬低陆军,特别是美军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不贬低阿尔蒙德,就不能体现陆战1师的英勇。四是吹捧在日后成为高官的那些人,比如砥平里的美军第23团团长弗里曼,因为这家伙后来成了北约总司令。这其实也是美国作家普遍会黑阿尔蒙德的原因,阿尔蒙德退役后去卖保险了。

《最寒冷的战争》属于另一个类型,这本书倾向于美军第2师,所以不遗余力地为在松骨峰惨败的师长凯泽辩护;编造了所谓的“原州炮击”故事,为副师长斯图尔特表功。

我们来看一看这本书对细节问题的编造和掩盖就知道了。

第二、哈伯斯塔姆在书中更是说美军动用了30门130毫米榴弹炮(他还写错了,哪来的130毫米榴弹炮),100门155毫米榴弹炮,见上图。其实我们在上文对阿普尔曼叙述的截图中已经可以发现,一开始进行阻拦射击是只是美军第38野战炮兵营。

1951年2月的时候,加上美军第10军军属火力,美军第2师也凑不出100门155毫米榴弹炮。实际上美军自己说了,动用的是4个炮兵营(见上图),远远达不到这个美国作家所写的数据。当时美军第2师总共有4个炮兵营,第15、37、38、503野战炮兵营,其中第15、37、38野战炮兵营是105毫米榴弹炮,第15炮兵营在朝鲜战争中长期配属给第9团,第37炮兵营长期配属给第23团,第38炮兵营长期配属给第38团,第503野战炮兵营是155毫米榴弹炮,由师掌握或者给三个步兵团各配属一个连。在原州西北高地战斗的同时,砥平里正在激战,美军第37炮兵营和第503炮兵营B连都在砥平里,参与不了“原州炮击”。在横城战斗中,美军第2师损失了14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155毫米榴弹炮。也就是说,美军第2师4个炮兵营72门榴弹炮中,去掉在砥平里的24门和损失的24门,只剩下28门。在原州西北高地战斗中,美军撑死能得到的炮兵火力支援只有配属第38团的第38炮兵营、配属给第9团的第15炮兵营,师属的第503炮兵营A、C连和美军第10军军属的3个炮兵营。

在横城战斗中,美军第15野战炮兵营被志愿军摧毁的车辆

就这点火炮,想造成志愿军多大伤亡?12军35师攻打加里山战斗,志愿军在接敌过程中是迎着炮兵火力跑步前进的,没有进行防炮,7个美军炮兵营造成35师600多人伤亡(参见:这次兵变被美军掩盖至今,只有一个美国学者,勇敢地说出了真相)。而124师副参谋长郭宝恒的记载里明确指出,志愿军是进行防炮的。

第三、夸大美军炮兵火力只是一个小伎俩,真正的掩盖和编造还是在于故意不提原州西北高地战斗。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最寒冷的冬天》中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奇怪不?美军空降第187团的团长鲍文准将凭什么“不容分说地命令斯图尔特立即赶到师部报到”?他们两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鲍文的职务也不比斯图尔特高,他凭什么“不容分说地命令”?

我们先想思考一个问题,在原州西北高地战斗中,美军可能得到的炮兵火力支援,最高也只能达到5个炮兵营又2个连,其中4个炮兵营去执行阻拦射击的任务了(注:《极度深寒》指出当时斯图尔特手上有5个炮兵营)。那正在激战的原州西北高地,还能得到多少炮兵支援?为什么360团一个团对抗美军两个团还能占据上风?还不是因为美军炮兵火力支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不足么。

《美军第38团指挥报告1951年2月14日》中还有一个细节,上午10时左右,空降第187团得到命令,他们归第38团指挥。仅仅四个小时后,命令被更改,第38团得到命令,他们归空降第187团指挥。

《美军第2师总结报告1951年2月14日》指出,在2月14日15时炮击停止后,斯图尔特接到命令,解除他的指挥权,返回原州,指挥权移交给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

加上这几个细节,事情就非常清楚了。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和斯图尔特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冲突,原因就在于指挥问题。正在激战的空降第187团对斯图尔特的指挥意见极大,而意见的根源就在于身后的炮火支援力度。所以才会出现鲍文“不由分说地命令斯图尔特”这种奇怪的场景。鲍文告状了,告赢了,告赢后的鲍文趾高气昂,特意跑去前线对着斯图尔特下命令,来出口恶气。

鲍文抵达原州西北的第38团阵地

所以我们仔细看《最寒冷的冬天》就可以发现,书中对“原州炮击”的描述是在赞美美军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并为斯图尔特打抱不平。因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斯图尔特连勋章都没拿到。而空降第187团团长鲍文准将却获得了一枚银星勋章,这是表彰空降第187团守住了原州西北高地。

到底是所谓“原州炮击”守住了原州,还是西北高地战斗发挥了作用?美军的观点显然是后者。这其实是美军对斯图尔特指挥战斗的不认可,认为炮兵火力使用错误。所以斯图尔特被解除指挥权,鲍文接管指挥权,并获得银星勋章,空降第187团E连获得美国总统嘉奖令。而被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渲染的“原州炮击”的主角,立下“天大功勋”的美军炮兵,没有获得殊荣。

第四、再看一个编造的小细节。

《最寒冷的冬天》里还说:“美国的后勤优势对敌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只需要几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弹药空投到原州的守军阵地。”

实际上美军第10军正处于弹药短缺中,这是因为2月11日的一起事故。2月11日,距离原州35公里的堤川火车站发生爆炸事故,大量弹药被炸毁。导致堤川弹药仓库库存只剩下900发105毫米高爆榴弹,525发155毫米炮弹,还没有发射药和引信。一直到2月19日,155毫米榴弹炮弹依然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对美军第10军的基本供应。而堤川弹药仓库正是负责保障美军第10军的。见下图,注释1说的是这段文字引用的文件是美军第8集团军G4报告第9294页。仅仅是G4报告,才到1951年2月11日,就已经是9294页。所以我一直说美军的档案浩瀚如海洋,想当朝鲜战争真正的专家,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夸夸其谈的。

为什么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要背离基本事实,美军第10军炮弹供应正处于严重短缺阶段,非要来一句“美国的后勤优势对敌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了呢?这是因为美军第2师炮兵主任海恩斯要求斯图尔特停止射击,原因是炮弹不多了。斯图尔特把炮弹都用在阻拦射击上,那正在激战的原州西北高地怎么办?难不成就靠空军和迫击炮了?这其实也在说明美军其他军官对斯图尔特使用炮兵的方式非常不赞同。海恩斯是下级,不敢对副师长斯图尔特怎么样,可鲍文不会买斯图尔特的账,告状成功。

因为国内没宣传过360团原州西北高地战斗,而翻译过来的那几本美国朝鲜战争书籍也没提过原州西北高地战斗。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无法理清所谓的“原州炮击”的真实情况。

在资料已经非常丰富的现在,把涉及到“原州炮击”的相关资料都拿出来一看,整个事件就非常清晰了。对于美军来说,这是一次常规操作,这只不过是对志愿军的一次阻拦射击,美军每次战斗都在做的事。对于志愿军来说,也是常规操作,志愿军每次战斗都会经历这样的炮兵火力突击。这种事在一场战争中属于可记录可不记录。为什么美军战史和原始档案会记一笔?这是因为美军在横城惨败后,误判志愿军将对原州发起进攻,以为所谓的“原州炮击”对阻止志愿军进攻发挥了作用。但美军又不认为作用巨大,所以记载比较平淡。

只有一个美国作家哈伯斯塔姆大肆渲染“原州炮击”的所谓“伟大意义”和对志愿军造成的“巨大伤亡”。美国军方根本不认可。但对恨国党来说,有一本书写着就够了,管他编造的离谱不离谱,反正拿来攻击志愿军就行。

有读者问过我,朝鲜战争需要看多少书?入门就看看《抗美援朝战争史》和《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就行了。想熟悉,那得看一千本;想精通,得看两千本;想成为专家,得看三千本。

那些相信恨国党传播的这个谣言的人,不要以为有记载就是真实的。多看几本书,自然就会知道谣言的错误之处在哪里。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上一篇: 南京大屠杀真相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真相观后感)
下一篇: 张永民义乌(张永民西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