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三人组到阮氏三雄
阮小五的绰号是什么(阮小五扮演者)
梁山上以三人组形式出现的好汉有不少,比如一开篇就来了一个“少华山三人组”。
朱武是老大,陈达是二哥,杨春是老三。结果这个三人组,虽不能说谁也不服谁,但朱武这位大哥,却当得很吃力。陈达非要抢劫史家庄,被史进轻松活捉,最终朱武干脆把大哥位置让给了史进。
跟少华山很相像的,还有“二龙山三人组”。这可谓水浒中最强的三人组了。鲁智深是大哥,杨志的二哥,武松是老三。结果如何?
看过原著的都清楚,杨志似乎才是大哥,就是他提议二龙山加盟梁山。而鲁智深则更像是一位溺爱小弟的兄长角色。
最惨三人组,当属“芒砀山三人组”,樊瑞是大哥,李衮是二哥,项充是三弟,投降梁山后却被宋江拆分——你樊瑞不是喊“吞并梁山”,又有法术吗?就让公孙胜当你师父,看你乖不乖。李衮、项充和战斗力强悍的芒砀山队伍,则都给了李逵统领!
最牛三人组,是李俊的“龙族三人组”。混江龙李俊是绝对大哥,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并为“爪牙”。最后在李俊的带领下,不但三人全活了下来,李俊还跑到海外当了国王,童威和童威则成了开国大将。就一个字——牛!
当然还有最悲催三人组,王伦、杜迁和宋万(朱贵,事实上被排除在外),开基梁山泊。哪料王伦被林冲杀了,梁山也归了晁盖,最终一个也没活下来。
等于这三位,给别人做了一辈子嫁衣。其中尤其是王伦,还成了“小肚鸡肠”代言人的角色,怎一个悲催了得!
那么最让人一言难尽的三人组是谁?正是著名的阮氏三雄!概括说来,在阮氏三雄身上,有三大“一言难尽”或说是“难言之隐”。
二、阮氏三雄为何是二、五、七?
都知道,阮氏三雄是亲兄弟,但名字咋这么古怪?瞅武松兄弟,大哥叫武大郎,武松则叫武二。再看阮氏三雄,大哥叫阮小二,二哥叫阮小五,老三叫阮小七。非但没按规矩,从“一(大)”开始,而且哥三之间还谁也不挨着谁,这怎么回事?
第一种解释,最靠谱!所谓,残缺不全的“葫芦七兄弟”。也就是说本来有七位兄弟。由于古代孩子的成活率很低,这阮家七兄弟,最终活下来了这三位。
故而依照出生顺序起名。阮小二由于上面的哥哥死了,虽叫阮小二,便当上了大哥,余者以此类推。
证据就是宋江家里也是这种情况,宋江是老大,却叫宋三郎。同时江州知府叫蔡九,也是这种解释。原文是:江州知府,姓蔡,双名得章,是当朝蔡太师蔡京的第九个儿子,因此江州人叫他做蔡九知府。(出自《水浒传》)
当然,也不排除阮氏三雄,还有姐妹,这种情况。
第二种,最搞笑!由于最终只有阮小七活下来了,所以这就是在强化“小七”!二加五,不等于七吗?所谓,一个小七活下来,就相当于阮氏三雄都活了下来。
这种解释虽看着搞笑,但细想之下,却反应出了人们对阮氏三雄的偏爱。毕竟这哥仨都是梁山上的热血好汉,很接地气。
第三种,最不正经!言称,这哥三是三胞胎,都很孝顺。一次老爸得病,郎中说,需要水底一种鲶鱼才能治愈。这事难不倒这哥三,于是一起下水抓鲶鱼。抓上来三条,一条二斤,一条五斤,一条七斤。
老爸很高兴:瞅瞅,孩儿都这么孝顺,却还没名字。可我一个渔夫又不识字,怎么办?得了,就叫小二、小五、小七,按他们手中鲶鱼的斤两,起名,排序。
这个解释,主要表现的是阮氏三雄的孝顺,是孝文化的体现。毕竟《水浒传》中,阮小七剥官回来后,就是侍奉娘亲,是位大孝子!
三、阮氏三雄为何上梁山?
阮氏三雄是晁盖“七星团队”的成员,由于跟着晁盖劫持了生辰纲,不得不上了梁山当好汉。但问题是,他们哥三为何要劫持生辰纲呢?概括说来就一句话:逼上梁山!
一提这四个字,人们都认为属于林冲。因为林冲在《水浒传》中,是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但可知正是由于林冲上了梁山,引发了连锁反应,逼得阮氏三雄,也不得不跟着晁盖劫持生辰纲。咱看下原文。
阮小二道:“那伙强人,为头的是个秀才,落科举子,唤做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个叫作摸着天杜迁;第三个叫作云里金刚宋万;以下有个旱地忽律朱贵,见在李家道口开酒店,专一探听事情,也不打紧。
如今新来一个好汉,是东京禁军教头,什么豹子头林冲,十分好武艺。这伙人好生了得,都是有本事的。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我们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鱼。如今泊子里把住了,绝了我们的衣饭,因此一言难尽!”
从阮小二这句话来分析,王伦、杜迁、宋万和朱贵“都不打紧”,唯有新来的林冲,“十分好武艺”,搞得以打鱼为生的阮氏三雄,一年多来“绝了衣饭”。
也就是说,阮氏三雄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被吴用撺掇着,加入了晁盖的七星团队,最终走上了梁山,活成了他们最初痛恨之人的模样!这堪称是一个“黑色幽默”,尤其是阮小二那句“一言难尽”,道出了“逼上梁山”的本质!
无论是阮氏三雄的名字,还是他们为何上梁山当好汉,其实都道出了,阮氏三雄的生活状态,是何其艰辛。
四、阮小五为何要说,忠心报答赵官家?
哪料奇怪的事却发生了。当生辰纲事发后,何涛带人前来缉拿。晁盖、阮氏三雄等七人则依托梁山水泊,跟何涛展开大战。官府兵马水陆并进,何涛站在船上指挥,这时却见阮小五划着船出现在水面上,还高歌着: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所谓的赵官家,便是指皇上大哥宋徽宗。这就让人异常奇怪了,明明阮氏三雄,因活不下去才劫持生辰纲,咋可能还说出,忠心报答赵官家呢?也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施耐庵不得不这么写,这点都明白,不多说了。
第二种,出自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水浒传》的深刻认识和点评!据《毛泽东评〈水浒传〉的前前后后》载。
那是在1988年,《文学理论与批评》杂志的记者,采访曾在老人家身边工作过的芦荻,便涉及到了《水浒传》相关内容。
芦荻出生于书香门第。1975年,由于老人家患眼疾无法读书,芦荻担当了“侍讲学士”。她阅读《水浒传》时,便发现了这个问题,问:“《水浒传》第十九回写阮小五在船上唱歌,不是也说‘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吗?像阮小五这样出身的人,不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吗?”
哪料老人家却大笑起来,说芦荻“呆”。意思就是说她“死读书,读死书”,而不能进行辩证思考。老人家这样告诫芦荻:“这绝不是阮小五说的话,这是后人加上去的,你读《水浒传》要分析……三阮是反皇帝的,李逵、鲁智深、武松是要造反的。”
随后,芦荻回忆道:我们接着又谈到《水浒传》的版本,有七十一回本、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七十一回本。主席说,一定要读全传。
其实,当笔者看到老人家的论断,阮小五的这句话是“后人加上去的”,便豁然开朗了。《水浒传》的确经过了许多人的加工。比如金圣叹,就曾腰斩水浒,还进行过大量改动!故而造成了《水浒传》,存在着三种版本。
笔者若没记错的话,在《水浒传》一百回版本内,便有“宋江原是大罗仙”等相关阐述。但在《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中,就没有这句话——这便是一个佐证。
非笔者在这里咬文嚼字,而是老人家替我等后人,推开了一扇窗:读书也好,学史也罢,不能“呆”,不能书中或史料里说啥咱就信啥。要学会分析判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真正的收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