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卡累利阿地峡(卡累利阿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卡累利阿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卡累利阿地区)1945年4月,纳粹德国最后的挣扎——柏林战役开始,苏联调集百万大军攻城。在进攻前,苏军空军和炮兵轰炸了柏林整整5天,把柏林城炸成了废墟。苏军艰难地打入柏林市中心后,纳粹党卫队依靠加固过的国会大厦反击苏军,面对厚厚的水泥墙,苏军坦克和工兵无计可施。最后,朱可夫下令把一种大杀器开到前线,轰塌了国会大厦城墙,把德军士兵震死

1945年4月,纳粹德国最后的挣扎——柏林战役开始,苏联调集百万大军攻城。在进攻前,苏军空军和炮兵轰炸了柏林整整5天,把柏林城炸成了废墟。

苏军艰难地打入柏林市中心后,纳粹党卫队依靠加固过的国会大厦反击苏军,面对厚厚的水泥墙,苏军坦克和工兵无计可施。

最后,朱可夫下令把一种大杀器开到前线,轰塌了国会大厦城墙,把德军士兵震死在墙里,才让苏军成功杀进楼里。

卡累利阿地峡(卡累利阿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卡累利阿地区)

这种大杀器,就是苏军在二战中的攻城之王——B-4重型榴弹炮。

说起B-4重型榴弹炮,很多人还感到陌生,但是提起它的外号“斯大林之锤”,可能很多人都听过。

作为二战时期苏军的顶级重炮,“斯大林之锤”帮助苏军从伏尔加河打到柏林,一路上无坚不摧,是苏军步兵的守护者。

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苏军步兵才不用扛着炸药包去换那些重型水泥要塞。

在柏林之战里,90门B-4重型榴弹炮给德国带来最后的制裁,在国会大厦掩体中瑟瑟发抖的德军以为不露头就能保命,最后却被203mm的炮弹给震死在工事里。

那么,B-4重型榴弹炮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这种武器在二战里表现如何?

如此强大的攻坚利器,在二战结束后为什么被抛弃了?

一战结束后,欧洲人又开始进行军备竞赛,继续研究火炮。由于过于粗大的火炮实在太笨重,各国都开始放弃,最后一直把火炮的口径削弱到200mm上下。

当时新生的苏联刚刚结束了内战,在和“白军”以及“帝国主义干涉军”的战争中,红军迅速成长,成为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红军的干部们都是从战场上锻炼出来的,其中骑兵和炮兵是红军招牌兵种,骑兵对装备的需求较弱,主要研究战术,而红军炮兵则需要高性能的火炮。

1926年,红军炮兵总局开始研究新型火炮,为未来20年的红军打造主战武器。

当时,203mm大炮是欧洲的主流攻坚炮口径,炮兵总局认为这种武器还会在战争里派上用场,于是下令彼尔姆兵工厂着手设计建造。

苏联的设计师们考虑到这个情况,给新型的火炮装上了坦克履带,越野能力更强,未来还能升级成自行炮,方便随时部署。

1927年,彼尔姆兵工厂设计的装履带的攻坚火炮,“代号15172”出炉。

虽然当时材料问题和设计细节还没决定,但该设计还是得到红军炮兵局的认可,于1928年开始进厂推进制造。

可就在这时,苏联时任的炮兵司令,后来的苏军元帅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却叫停了这个项目。

库利克可不是路人甲,他外号叫“察里津炮王”,是苏联炮兵的精神领袖。

库利克叫停203mm攻坚炮的设计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苏联的现状以及国内的地理情况完全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什么坦克集群啊,履带重炮啊都是鸡肋,笨重而低效。

至于所谓的攻坚任务,让飞机来完成不行吗?

他主张苏联要因地制宜,用小口径的灵活火炮担任主力,因此他大力提倡152mm火炮,火力强又轻巧,一次整几十上百门齐放,谁都顶不住。

但好在这攻坚炮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坚持,军事思想比较朴实的慈父同志相信大口径火炮的未来。

于是乎在接下来3年里,苏联军工设计师对“15172”进行了研究和改动,在1930年拿出了样板,1931年开始少量列装部队。

在30年代,英、美、德、苏等国都在研究203mm榴弹炮,美国有M115榴弹炮,英国有M1917榴弹炮,德国则直接把SKC/34203mm舰炮搬到了火车上。

而1931年苏联列装的这种203mm火炮,就是后来威震欧洲的B-4重型榴弹炮。

一门B-4需要15人的炮兵班操纵,最远能把一颗炮弹发射到17公里外,射速最快达到每分钟1发。

在1933年,红军还拿出了一种装发动机的自行B-4,但重量超过了26吨,后来只好又改回了无动力版。

B-4重型榴弹炮不仅重,而且造价非常昂贵,所以制造出来后迟迟没有下放到一线,只是在红军阅兵式上出来溜溜。

甚至在当时,B-4重炮也遭到部队的怀疑,很多人认为这种武器华而不实,是为了取悦领袖而诞生的怪物。

但很快,1939年的苏芬战争证明了B-4重炮的价值。

芬兰本是沙俄的一部分,1917年一战时趁着沙俄内乱而独立,独立后的芬兰对苏俄政府非常提防,在东南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军事设施作为防御。

早前,俄国的首都彼得格勒就在芬兰的边境上,苏俄为了安全,选择迁都莫斯科。

苏联虽然迁走了首都,但后来还是觉得卡累利阿地峡地区离列宁格勒太近,没有安全感。

于是乎在1939年,苏军进攻芬兰,对卡累利阿地峡展开争夺。

可苏军刚越过国境线,就在“曼纳海姆防线”被芬兰人挡住,这条防线前后修建了20年,遍布水泥碉堡群,易守难攻。

加上当地地形破碎,湖泊森林密布,绕行很困难,苏军只能正面强攻。

苏军的坦克、火炮对“曼纳海姆防线”狂轰滥炸,但是这些半地堡式水泥墩子在120mm、155mm的火炮轰炸下几乎毫发无损,苏军反而因为芬军的偷袭、夜袭伤亡惨重。

最后铁木辛哥调来了B-4重型榴弹炮,这种势大力沉的武器给苏军和芬军都上了一课。

当时,B-4重型榴弹炮来到前线,装上高爆弹,一两发炮弹就能炸毁芬军的碉堡,哪怕是没有彻底炸毁,炮弹爆炸的巨大震荡波也能杀死里面的守军。

在上百门B-4来到前线两天后,苏军很快发现工事里的枪炮全部哑火了,芬军因为畏惧巨炮而撤退。

1940年1月,苏军越过“曼纳海姆防线”高歌猛进,2个月后,芬兰投降。此战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靠着B-4重炮的雄威,还是笑到了最后。

自此,B-4重炮被苏军重视了起来,列宁格勒的武器工厂开始以每月5-10门的速度生产这种炮。

但是短短一年后,苏联就面临又一挑战。

1941年夏天,德国入侵苏联,在战争的第一年里,苏军作战不力,丢掉了东部大量的国土,损失了400多万士兵。

B-4重炮则被前线炮兵拆卸后装箱运往后方,此后的两年都鲜有发挥的空间。

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在1942年底前都顺风顺水,直到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联才投入反攻。

1943年夏天,苏军从伏尔加河推进到库尔斯克,在这场大会战中,苏军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武器优势打败德军,随后开始逆转战争局势。

在乌克兰东部和白俄罗斯,苏军开始和德军争夺城市、工厂、村庄,这时候的德军还不是后来强征来的乌合之众,而是在东线鏖战两年的精锐,战斗力非常强悍。

德军在各个城市修建工事和苏军巷战,一个城市常常易手多次还没结果。

从这时开始,苏联的B-4重炮再次派上了用场,这种火炮只要观瞄准确,装载高爆弹时一发炮弹就能炸毁碉堡。

德军士兵对这种武器苦不堪言,后来德国人从望远镜里看到卡车拉着B-4来到前线,后方就开始准备撤退。等炮击结束,苏军进城后再巷战。

到了1944年后,德军补充来的新兵斗志尽丧,往往看到B-4后弃城而逃。

也在这一时期,“斯大林之锤”的外号不胫而走,整个东线德军都不想见到这种武器。

整个二战里,苏联共生产了几百门B-4,柏林战役里“斯大林之锤”执行攻坚任务,上百门B-4四处喷吐复仇的弹丸,把废墟炸垮,将德军活埋。

可二战结束后,B-4失去了用武之地,被大量封存起来。

战后,美国和苏联进入冷战,两国曾在短期内继续扩大炮口,50年代美苏推出了战后第一代重型自行火炮。

美国的M65自行火炮口径280mm,苏联的2B1“奥丁河”则更夸张,口径达到420mm,而这两种武器生产只有一个目的——发射核炮弹。

美苏真的在冷战初期想过发射核炮弹,也真的拿出了小型核炮弹做实验。

这些重型大炮昂贵、笨重、而且易损耗,例如一台“奥丁河”约55吨重,炮管长20米,超过5层楼的高度,运输是个大问题,在城市转弯都困难。

而且核炮弹的危险性太大,发射车的安全无法保证,后来被放弃。

当时的导弹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和这些巨大笨重的大炮相比,导弹更小、更快、威力更大,很快美苏都停产了超大口径的重炮,专心研究导弹。

在20世纪中期,大口径火炮也基本退出了现役,各国的主流火炮在120mm到155mm之间。

因为火药技术的进步,这些口径的火炮射程和杀伤力都大大提高,在灵活性和杀伤力、射速、损耗之间完美平衡。

不过一向热爱“巨炮”的苏联人还是保留了“攻坚炮”的独苗,苏联“郁金香”2S4自行迫击炮有240mm的口径,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坚武器,俄罗斯军队还在用。

在如今的俄乌战争里,“郁金香”也在攻坚作战里发挥发热,据说一发高爆弹就能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有当年“斯大林之锤”的影子。

1、《"斯大林之锤"——苏联B-4榴弹炮》,柳直

2、《"斯大林之锤"——苏联B-4型203毫米榴弹炮》,孙威

上一篇: 项羽是哪个朝代的(项羽是哪个朝代的人)
下一篇: 王俐人(王俐人老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