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新闻,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要求学生“不要做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我哑然失笑。
蛛与蚕文言文翻译(蛛与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人至中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聪明的,努力的,敬业的,有道德底线的,作慈善的,唯独没有见过不利己的,一个都没有。
利己从来就不应该是贬义词,利己是人性。西方经济学把“人是自私的”作为这门学问的前提假设,春秋时候的杨朱提倡“贵己”,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你指望他能爱别人、爱国家?在农村里,家里的老人也没少耳提面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朴素的社会生存秘诀,是千百年来的智慧。
忽然想起王朔似乎说着这样的话,大意如此:那些劝他人做个好人的人,只是想把做坏人的机会留给自己。在日益内卷、竞争剧烈的现代社会,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努力争取和把握,迈出的每一步都要经过与无数人pk,然后却有人还教育说“不要做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不利己,难道甘心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养狗养猫,莫劝人善!
《春蚕》
(元末明初)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赏析: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说的是“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的道理,是庄子所言的“有用之用”。人类在讴歌春蚕、蜜蜂的无私奉献的时候,但是有没有考虑过春蚕、蜜蜂是不是愿意这样做无私奉献呢?人类利用了春蚕、蜂蜜的生物本能,那是生物链上的倾轧,是低等生物的无奈。
然而,人类自身之间,一部分人把自己当做养蚕人、养蜂人,而希望另一部分是做春蚕、蜜蜂,这就涉及伦理了。现实里,很多类似的实例,企业里有些老板只想员工拼命加班,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报酬,甚至有只招试用期员工的情况。大学里,部分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就是给导师卖命的春蚕、蜜蜂,沦为学术民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则是反映庄子的“无用之用”的思想,庄子说:“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个物体,对人没有危害,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那么这个物体就不会有苦难了。蜘蛛就是这样的一种生物,因为无害无用,所以“不畏人”,因为对人无用,蜘蛛可以自行织网,捕捉昆虫,按照其本能生活,而免于春蚕、蜜蜂这样被人所奴役。
所以刘伯温说:
象春蚕这么苦难的生命真是太可笑了,
茧成之后,人类煮茧抽丝,把自己给煮死了,至死都不知道是给谁在作茧。
还不如对人类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蜘蛛,
织个蜘蛛网,网住飞虫饱食自活,也不用畏惧人类。
刘伯温大概是最接近现代人思维的古代思想家,读《郁离子》一书,对人类社会形态,国家治理,很多见解都是一针见血。刘伯温的诗也是非常好,很有哲理性。
这首《春蚕》,刘伯温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宁做蜘蛛,独自求活,不做春蚕,辛劳一生却不知为谁生为谁死。
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其实是不对的,无论是家蚕还是野蚕,丝尽成茧,蚕自己破茧成蝶,生命再度升华,并没有死。只是家蚕成茧后,人类煮茧杀死了蚕,所以丝尽并不是蚕生命的终结。
社会是复杂的,人当心怀戒备之心,谨慎求活,努力生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让自己活的更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人不是家蚕,不是谁豢养的工具,任何一个诱惑人无私奉献的心灵鸡汤,都是有毒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