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一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体现

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一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文学艺术高峰迭起。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还产生了很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约在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四千多年前,是黄帝、炎帝、尧、舜、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王朝是夏、商、周。公元前 221 年,秦始宁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历经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两千多年来,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交流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_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_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自公元前5 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只拥有很少土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的地租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_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_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封建政权还向农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摇役。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以统治人民,并加紧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

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种局面通常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前中期。当时的君主吸取历史的教训,能居安思危,政治较清明,轻摇薄赋,励精图治。但是,随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日趋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逐渐陷于停滞状态,直至迫使农民不得不为求生存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腐朽、黑暗的统治秩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_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_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

康乾盛世

17世纪下半叶至18 世纪,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开始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经济上生产凋敝,土地高度集中。清代全国耕地面积约 800 万顷,其中各类官田约80万顷,民田中的相当部分又集中于官僚和地主之家,如乾隆年间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和坤有土地 80 多万亩,道光年间大学士琦善更占有土地256 万多亩,此外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也不在少数。

早在 1656 年,清政府就实行“海禁”,宣布“片帆不准下海”,虽然收复台湾后一度解除“海禁”,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等四口通商,但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关闭了其他各口,仅留广州一口通商。这个时期,工业革命在欧洲爆发,就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上一篇: 高一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下一篇: 2019年天津市高考志愿填报设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