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村支书代表眼里的“小康社会”

村支书代表眼里的“小康社会”

村支书代表眼里的“小康社会”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朝鲜族乡新兴村党支部书记金东浩在北京接受采访时,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乔仁慧哈尔滨台杨桐波李韬)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朝鲜族乡新兴村党支部书记金东浩在北京接受采访时,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意味什么_说一说小康社会_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应该是这个样子”,在黑龙江代表团驻地,穿着羊绒衫和格衬衫的金东浩挥手说:“我们那个村,农户家里房子都带室内卫生间,还有洗浴。开着轿车上农田。冬天就上城市里住楼房,春天就回来种地。我认为是已经达到小康了。”

62岁的金东浩始终奋战在黑土地上。他说,2009年,新兴村党支部牵头筹建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合作社已经成了富民强村的“发动机”。5年前,这个村人均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村民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生活。这几年,又开发生态旅游。被评为哈尔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黑龙江省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金东浩说,时代在改变,小康的标准也在变,区域间的小康标准也不一样,对于他所在的尚志市鱼池乡新兴村,他的心愿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全村的老百姓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钱。”

为了让农村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金东浩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今年春节前,他深入到哈尔滨市4个县(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家里进行调研,发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撰写了提案,准备递交给今年的全国两会。他说:“我是一个农民代表,我必须要把农民的意愿和心声及时反映给上面,把党中央和国家的精神传达给我们的基层农民。”

针对粮价低,农民不愿种地,他建议增加“三农”补贴;针对卖粮难,资金链断裂,他建议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针对土地确权后,农村又出现了新增土地,他建议对农民实有土地进行确权,发给土地身份证;针对农村现有零散、空闲的宅基地,建议有关部门放宽使用政策,允许村里将这样的宅基地整合起来,变为集体建设用地,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上一篇: 我们班级要开一次主题班会,是关于“我眼中的小康社会”,需要一个情景剧剧本。求提供,谢谢
下一篇: 史卓伦 李文静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研究综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