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领导小组,并举行第一次会议。为全面提升西藏贝叶经保护利用和科技赋能文物水平,2018年国家启动了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4年多来已投入6845万元推进项目实施,科技部将“贝叶经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贝叶经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等深度合作,涉及文献修复、预防性和数字化保护、藏梵文研究等多个领域。
贝叶经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发源于古印度,内容包括佛教经典、梵文文献、文学诗歌、天文历算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古文献中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之一。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贝叶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精美的布达拉宫馆藏贝叶经
从2006年开始,西藏在全区启动贝叶经保护工作,通过6年的普查登录和整理编目,2012年初步确定了西藏珍藏有梵文贝叶经一千多个函(种)、近六万叶。这些贝叶经主要是公元8世纪到14世纪引进的,部分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前。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曲珍介绍: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结项验收工作,三期项目方案已编制完成。为摸清家底,西藏对布达拉宫馆藏贝叶经文物开展了基本信息情况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465函2.94万叶贝叶经文物信息普查录入和病害调查,37函馆藏贝叶经的插图整理和排版、7105叶贝叶经高光谱扫描、244函15169叶贝叶经数字化扫描等工作。
△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六三介绍了项目概况、文物修复和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方面的进展。目前已在贝叶植物的结构特征和区别性标志物研究、脆化贝叶经增韧加固材料、墨迹和色料固(显)色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数字化扫描室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徐志涛表示:布达拉宫收藏的文献典籍是西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见证。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这些古籍文献,意义十分重大。西藏将统筹做好三期项目的实施,把摸清家底与数字建档相结合、科技赋能与研究修复相促进、健全完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业务精湛、技术优良的贝叶经保护专业人才队伍,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李群表示:被誉为“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宝库”的布达拉宫,珍藏着藏量居世界之首、自公元7世纪以来的近3万叶贝叶经珍品,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的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印制的朱砂版藏文《甘珠尔》刻本大藏经等100多万叶纸质古籍文献,集中体现了西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是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印证。保护好、利用好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是全国文物系统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开展文物援藏的重要典范,更是赓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布达拉宫管理处等单位共同努力下,通过项目第一期、第二期的实施,第一次摸清了布达拉宫收藏的贝叶经和纸质古籍文献的基本状况,启动贝叶经试验性修复,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古话说“绢保八百、纸寿千年”,布达拉宫珍藏的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从唐、宋以来陆续汇集、延续至今,因为年深日久,很多已经脆弱不堪,病害种类复杂,特别是对贝叶经糟朽、粘连、纤维脱层起翘等病害,世界范围内尚无保护修复的经验成果可以借鉴。我们要将保护第一作为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查清病害腐蚀状况,下大功夫突破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瓶颈,着力提升贝叶经等古籍文献的保护修复水平。同时加大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力度,全面改善保存环境,保证贝叶经等古籍文献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8年)》确立的工作重点、进度安排与量化指标,加大力度开展工作、确保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科学有序开展、如期圆满完成。要将挖掘价值作为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拓展方向,要基于贝叶经内容与价值,组织考古学、艺术学、历史学、语言学、文献学等多学科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开展经典贝叶经等古籍文献精选、精注、精译、精评,深入挖掘、阐释、传播所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民族文化自信精神,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推动有效利用,让贝叶经等古籍文献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文明家园。
积极开展贝叶经等古籍文献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与探索,向社会公众提供资源服务,提高贝叶经等古籍文献资源的开放共享水平,让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社会。以布达拉宫收藏的珍稀版本的贝叶经为重点,举办精品展览,加大研究成果宣传力度,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深厚滋养。
△布达拉宫古籍文献(贝叶经)保护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