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兼容并包,细聊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

兼容并包,细聊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

兼容并包,细聊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李唐政治对少数民族的包容力也是历代没有的,少数民族来华经商,允许其子女进学堂学习,允许少数民族在中原拥有房屋和土地等财产,而且在经商过程中还能赚取经济来源

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的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

提起唐朝,人们想起的是雍容华贵,想起的是富丽堂皇,大唐的统治者们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令后人无限遐想的朝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成就都十分突出,由此唐朝的社会风气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不仅能穿纱裙去逛街,还能参与政治。

开放的风气不是单一的,它是多样的,兼容并包。其内容一是指唐朝对外开放,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另外一方面是指因其大唐王朝强大的实力而展现出对内的胸襟和气魄。这种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展现的开放笼统称为“开放的风气”。

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

唐朝社会出现浓郁的开放风气并非偶然,而是有其产生的独特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唐朝所处的时代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唐代社会开放风气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唐朝统治者的出身、唐朝统治者的支持倡导以及唐朝国力的强大。

唐朝之所以成为后人为之向往的朝代,既有其文化因素,也因其开放包容。唐朝的开放风气不是吹捧出来的,唐朝在用人方面不看门第,不看种族。在经济方面东方陆路丝绸之路,西方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后期的闭关锁国截然相反,在文化方面吸取周边国家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

1.用人制度的开放

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_唐朝末年的历史

唐初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制度。

唐初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央设置六学二馆,地方州府县学,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壁垒。

官员李义府曾感叹:上树许多林,不借一枝栖。太宗皇帝回曰:吾将全树借汝,岂唯一枝。

虽然到唐朝末年农民战争时期门阀制度才彻底被打破,但是唐初的用人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门阀的森严制度。

除了科举制度唐初用人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尉迟敬德、程知节等曾经是李世民的敌属将士,但是李世民依然信任他们,最后也位列凌渊阁二十四功臣之列。除了对敌属阵营的将士毫无保留之外,对少数民族投诚的将领也一律重用,如黑齿常之、阿史那斯摩等周边少数民族将士也依然重用。

除了将士之外还有阿倍仲麻吕和空海等文职官员,只要你对大唐心向往之,朝廷就会启用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大唐的朝堂上没有立足之地。

大唐还有女性参政的现象,并且为数不少。李渊之女高阳公主帮助李渊开创大唐霸业,女皇武则天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受武则天的影响,又有太平公主、安定公主和韦皇后参政。

唐朝末年的历史_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

用人制度到武皇时代更为开放,因为武皇自身原因,当朝官员上到宰相大元,下到地痞流氓,只要是能为我所用根本没有门第一说。武皇还创立了武举制度。

总之,大唐在用人制度上没有过多的门第限制、种族限制、国家限制,在政治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

2、对外经济交流的开放

唐朝实行友好睦邻的政策,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和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经济交往。

唐朝对此并没有过多的界定,唐朝只是规定凡与唐帝国相邻的边境诸国和毗邻的波斯、真腊等外国称为“

蕃国

”,距离唐帝国较远,或是没有臣属唐朝的诸国如印度、大食、拂袜等国,称为“

绝域

”。

唐朝时的对外经济交流主要包括朝贡

贸易、互市和民间贸易

大唐初年万邦来朝,进贡很多大唐没有的珍稀物品,玛瑙、象牙、珍珠、战马、葡萄等物品,而大唐也有丰富的回赠,中原的丝绸声名远播,大唐在接受朝贡的时候回馈丝绸和陶瓷等物品。

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_唐朝末年的历史

地方设置四方馆负责接待四方的来客,隶属于中央鸿胪寺,无论是在册记录,还是唐诗都能表现初大唐初年的盛况。如果说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最高峰应属大唐了。

除了中央贸易之外还有民间贸易。史书记载来华者多,不辨国籍,通称他们为胡商和番商等。隋朝时期与西域的联系断了,太宗时期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打开了西域之路,安史之乱后西域又一次中断,但是东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总之民间贸易也从未间断过。

3、文化的开放

唐朝在意识形态方面没有后世严格,儒释道三教在唐代并行发展,景教、袄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均能在唐朝建立寺庙,统治者不加禁止,宗教文化氛围自由。

乐舞方面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乐舞元素,将中原乐与胡族乐舞相融合,在诗歌方面也尽显雄浑壮阔,唐代多豪放派诗人与唐朝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不无关系。

总之,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开放,到底是因为自身经济实力,文化底蕴以及军事力量,有足够的底气吸纳异族或者异国文化。

开放的原因

唐朝社会的开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综合其鲜卑的皇族血统,其强大的文化包容力,以及其对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自信。

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_唐朝末年的历史

1、政治因素

太宗皇帝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李氏皇族有鲜卑族血统,在皇族内部对少数民族没有过多的排斥。

李唐政治对少数民族的包容力也是历代没有的,少数民族来华经商,允许其子女进学堂学习,允许少数民族在中原拥有房屋和土地等财产,而且在经商过程中还能赚取经济来源,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社会开放风气形成的原因之一。

2、经济原因

魏晋南北朝动乱了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隋朝统治也不过短短三十多年,与周边的战争不断。唐初唐太宗减少对周边民族的战争,采取和睦的政策,对国内实行均田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吸收先进的科技,改良农业用具,提升生产效率征发徭役不违农时,兵农合一,休养生息。

在皇帝和唐初的官员一致努力下,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唐代前中期经济强盛,物质基础雄厚,在当时世界属于领先水平,因此才导致唐朝人自信心的大为高涨,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魄力这也正是唐代社会开放风气兴盛的基础。

唐朝末年是哪一年_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的历史

唐代人民在如此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精神生活才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唐代经济的繁荣、物质基础的雄厚恰可以作为唐代社会出现众多开放现象的一个合理的注解。

3、文化因素

唐朝时期国家的并不是像秦朝“焚书坑儒”一样禁锢思想,也不是像汉代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一家。

唐朝儒释道三家并行发展,皇室信佛者众多,还有很多公主出家为尼,对于道教也更是信仰,比如太宗皇帝病后用道教炼丹,高宗后期也是如此。除此之外,祆教、伊斯兰教等也可以建庙和传教,统治者并不加以禁止。

中华文化发展到唐朝已经经历将近3000年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后期的闭关锁国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唐代的文化自信当中完全不害怕中原文化被少数民族同化或者是改写,这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总之,从唐朝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政策中不难看出唐朝的文化包容力和文化开放程度,这是唐朝文化开放的重要原因。

唐朝末年是哪一年_唐朝末年的历史_唐朝末年历史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的影响

唐代的包容开放和强大的文化融合能力,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唐朝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长安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唐代开放包容的经济政策,使唐朝百姓获得巨大的利益,百姓安享太平盛世,巩固了李唐王朝的统治,雄厚的经实力达到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同时百姓在酒足饭饱之后又投身于文化的建设。

在唐朝包容开放的背景下,中华创造了灿烂的唐诗文化,书法作品,以及许多流传后世的音乐和绘画作品,这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没有大唐开放包容的国策中华文化必定会失去一抹色彩。

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唐朝创造的辉煌文化也是当代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盛宴。

唐朝末年历史_唐朝末年的历史_唐朝末年是哪一年

总结

唐代社会开放包容的程度为历代难以企及,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全方位的开放。在

政治上

打破门第选官的壁垒,不拘一格降人才;在

经济上

开放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

文化上

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

唐朝的社会开放风气是复杂的,有多方面的原因。

总之,大唐的开放风气既提升当代人民的自信,同时也为后代人津津乐道。

参考文献:

《唐代社会开放原因探析》

上一篇: 社会心理学前沿
下一篇: 厦门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值得读吗?前景如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