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恰恰相反的,比如说宋大川教授在《〈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年代考》一文就指出“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历史的原貌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重现,但我们细观此书,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凡是,李建成有作为之处,皆将李世民与之并提;建成在河东的活动略阙,而世民却有发难太原的独到之功。温大雅这种轻描储君,重墨秦王的笔法,于大意微言之中反映出他党于李世民的政治倾向……”。
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根据新旧《唐书》来仔细分析他的生平事迹,就不难发现宋大川教授所说是有道理的:“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武德元年,历迁黄门侍郎。……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李世民)以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太宗(李世民)即位,累转礼部尚书,封黎国公。”
所以,《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争议从来都和李建成的关系不大,而是关于李渊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问题。
比如牛致功先生的《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 〉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则根据该书的记述充分肯定了李渊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作用,并对《通鉴》偏信新旧唐书,夸大李世民作用的原因作了分析。
总之,不管最终《大唐创业起居注》能不能证明李世民是否有改史的行为,但是都与李建成的关系不大,又何言什么“如果李建成当皇帝,也能有贞观之治”呢?
话说回来,李世民就算真不是太原起兵的“首谋”,也不会影响到“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这难道不是毋庸置疑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