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举一反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者——教育活动中 教 的主体。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是一种资格,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固定的人,是那些能够根据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在人的发展中起引导、促进、规范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支撑性要素。
学习者——教育活动中 学 的主体。
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 学习 为基本任务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在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组织中学习的成年人。
学习者是构成 教育活动 的驱动性要素,离开了学习者,教育活动便难以发生和展开。
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 师生共同认识 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课程标准和 教材。
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习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和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物质手段主要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精神手段主要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各种非实质性手段。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要求,它适合于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总体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不断具体化,构成一个层级体系,这一层级体系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属于 培养人才 的概括性要求,前者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总要求,后者是对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的特殊要求,二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前者是就某一课程而言的,后者是就某一种教学时段而言的,二者在内容指向和要求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只有具体化程度的不同,相比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总体上说是抽象的、概括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不断细化的过程,是教育目的的层层落实的过程。正是通过一门一门课程、一节一节课,达成了培养目标,最终实现了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社会基础
1. 教育目的受社会交往范围的制约
2. 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 教育目的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4. 教育目的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制约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1. 教育全民化——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2. 教育现代化——即教育将社会现代化的理念和要求逐渐现实化的过程。
3. 教育国际化——即以国际的视野和全球认同的方式,构建教育发展和运行的完整体系和管理制度。
4. 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
5. 教育信息化——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引起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四、夸美纽斯与教育学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发端)
五、赫尔巴特与教育学
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化时期,学术界一般也把这本书作为现代意义上 科学教育学的开端。
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应用。(把教学过程程序化了)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1901年,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杂志在上海创刊。
斯宾塞——《教育论》
卢梭——《爱弥儿》
熊谷五郎——《教育学》
日本富山房——《学校管理法问答》
当时中国社会的四种主要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国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从传入中国之始,就已经与中国革命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2. 杨贤江是第一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家。
1930年,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在上海出版,这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本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著作。
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历史上的全面发展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提出 身体、德行与智慧和谐发展的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维多里诺、拉伯雷和蒙田等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强调人的身体、精神、道德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
17世纪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
18世纪卢梭的自然教育,康德的理性主义教育,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思想等,也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培育人的健全人格。
七、我国近代学制
1904年1月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
八、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教育起源的正确解释。
生物起源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法国勒图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活动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
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劳动起源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劳动起源论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得作用》
劳动起源论是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其正确性与合理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九、教育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促进经济增长,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 舒尔茨以《人力资本投资》为题的演讲,使"人力资本"成为当今经济学、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范畴。
(2)推动科技发展
高等院校在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科学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而明显的作用。
(3)提高劳动者素质
首先,教育可以把可能得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其次,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能力形态,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
教育能使劳动者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
2. 教育的政治功能
(1)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的管理阶层;
(2)对广大青年进行政治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
(3)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维系社会政治稳定;提高社会政治文明水平;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3. 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是指教育对调控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全民素质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1)教育是调控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而且应对成人和青少年进行专门的人口教育。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
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加快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就有赖于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迁移
合理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交流、合作与发展等都有积极意义。
4.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以物的载体为手段实现的延续,以人作为载体实现延续)
(2)文化选择
教育通过不断选择、反思、批判和扬长避短,使文化成为更有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有益力量
(3)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指在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动力。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通过教育使各文化要素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创造新文化。
十、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体自身的因素;第二类是外部环境的因素;第三类是实践活动。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
1.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赋予了人的自然生命,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尤其是低级生理、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受遗传因素控制的自发的成熟过程。
3. 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包括身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和健康状况,个体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力,情意,行为特征和社会倾向性等。
4. 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范围不同,环境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但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教育作为有意识的人为活动,不仅要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环境对人的影响,随着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觉能动性的提升而相对减弱,影响的性质也由限制逐渐转向更有效的利用。)
三,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
实践活动是使人的潜在的、可能的因素转化为现实性的力量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十一、历史上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西方个人本位教育思想家的理想,但他们对人的认识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观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归结为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以分工来考察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是自由发展。把人作为社会的产物,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指明了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应当努力达到的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所进行的系统教育的总和。
十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
1. 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2. 课程即学科(使用最普遍,最为常识化的一种课程定义)
3. 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形式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课程框架(课程计划)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反映教学、学习和资源方面的最新成果,唤起和鼓舞教师——他们被课程领域的潜能所打动而产生课程创造。)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国家对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教科书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工具载体。
十三、课程管理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十四、课程组织取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习者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十五、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改革必须关注课程改革
一、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二者互为出发点和目标归宿。
价值追求: 教育公平(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国际理解(意味着我国的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
关爱自然(意味着课程必须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
个性发展(课程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1. 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2. 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3. 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4. 重视课程实施研究和教师进修
5. 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十六、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定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一定教学规律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伦理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
(1)方向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选择教学内容,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
(2)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坚持教学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要了解学科知识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
要坚持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开展教学工作
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优发展。
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既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面向全体学生。
十七、教学改革
中小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指向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组织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教学评价走向“关注目标”与“关注价值”并重
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教学内容关注公民教育,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学组织形式的小班化和分层教学教学环境民主化、开放性教学评估重视教学效率十八、德育
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道德支撑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还包括心理教育,法治教育等。
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一,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促进青少年学生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标志。
第二,德育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处于主导地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同样离不开德育。
第三,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德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影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并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德育制约并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二、德育的目标
德育目标是学校通过 德育活动 而要求学生在 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上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和评价 学校教育质量 的重要标准。
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的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作为公民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4.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道德教育
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提高其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其道德情操,锻炼其道德意志,树立其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品质,养成其道德习惯,最终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6. 民主法治教育
加强民主法治教育,根本的任务是教育学生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具有民主参与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7.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智育
智育的内涵:智育是通过师生交往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并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智育的意义:智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智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证。
智育是对个体心智能力的培养。
智育的目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智力
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十九、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智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与智育的区别是,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之一。
教学与智育的联系是。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智育的实现不仅可以通过教学,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比赛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十、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论"(苏联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和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二十一、教学方法
定义: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虽然中外学者对教学方法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也有其共同点:教学方法指向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活动双边性,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由一系列教学方式组成,既有教师教的方式,也有学生学的方式。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形式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
问答法——又称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通过师生问答或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集体谈论,对话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又称作业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性训练,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工具、仪器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又称阅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进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使学生的心智获得发展的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主动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十二、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师生关系的特点
1.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活动的主体。
2.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各自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 师生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平等协作、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合作共享,共同成长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
4.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大家如果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话,拜托点赞收藏,比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