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语言不是当代人发明的,而是人家自古就有的,世上大多数民族都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依然能代代传承本民族的语言,语言和文字本就是两码事。(如果某地汉人忘记汉字,全是“文盲”,同样也能传承他们的汉语口语,还能接受外来的拼音成为新的文字——参考东干人)。
对于只有口语,没有文字的语言,发明文字来记载该语言,最简单的做法只要搞清楚语音体系,造一套合适的拼音就可以。原本只用嘴说出来的语言,记录下了发音,就是记录下了这门语言。
汉字有几千年的书写历史,造成汉字里传承了太多独立于口语的文化积淀,无法取代。原本就没有文字的民族就没有这种负担——除非愿意抛弃和几千年的文献的文化联系。
不光汉字这种语素文字会有历史包袱,英文德文拉丁文,起初就是拼音,跟近现代为我国少数民族造的拼音没有差别。但经过一两千年的历史,也背上了文字不能跟随语音变化的包袱。举例说 knight,古代 k 和 gh 都是发音的,近几百年口音变了,不发音了,但是文字不变,这是包袱。如果英国人到现在才开始借拉丁字母来造文字,绝不用造成 knight 这种形式。
——————
发明语言也不难,甚至不需要什么语言学知识。如柴门霍夫的世界语(他懂很多语言,但他欠缺语言学的基本知识,世界语的设计上其实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发明一套语言,假装它有几千年的演变历史,拥有方言谱系,原始语,这都不难。但需要点语言学知识,让搞语言学的看来像那么回事。如托尔金的精灵语(如果还像托尔金一样,以此为乐,审美也一直变,为语言编背景故事,那就麻烦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