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的是汉字起源,而非文字起源。汉字的起源尚且云蒸雾罩漫灭难寻,文字的起源,则更难溯源了。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几大文明古国,如古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都曾独立发展成系统的文字体系,但除了汉字,其他文字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断层,只有汉字绵延几千年使用至今。
一、甲骨文的现状
众所周知,目前所能发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它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没有之一。它的发现,让商朝成为信史。而正因为缺乏夏朝文字的佐证,使得夏王朝的存在还是悬案。
一百多年来,累计发现的甲骨文约有15万片,其中中国大陆收藏约97600片,台湾收藏约30200片,香港藏有89片,中国合计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至于散落民间被秘藏起来的甲骨文有多少,这恐怕是永久之谜了。在这十几万块甲骨上,累计发现单字约 4500个,目前已能释读出的字约2000个。
普遍认为,甲骨文是清末王懿荣发现的,发现的过程比较戏剧化。
其实,自清末百年以来,在殷墟及其他地方,陆续也发现了很多新的甲骨文片,累计有数万片。
20世纪以来,在安阳殷墟进行了数十次关于甲骨文的挖掘,其中重大的发现有三次:
第一次重要发现是在1936年3月18日至6月24日。这是民国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的第13次发掘,地点在小屯村北,开坑47个。此次最大收获是发现h127坑,从这个坑里发掘出甲骨、龟甲17088片,牛骨8片,共计17096片,其中完整的龟甲近300版。加上其他坑所出甲骨,这次发掘获字甲17756片、字骨48片,共计17804片。
第二次重要发掘是在1973年3月至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两次发掘小屯南地,出土有字甲骨5335片,其中卜甲75片、卜骨5260片、牛肋骨4片、未加工骨料8片,后来又缀合530片,实得4805片。1973年在小屯南地所获的这4511片甲骨是1949年至今殷墟发掘中出土有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其中基本完整的牛胛骨达100多片。这批甲骨内容丰富、出土地层明确,极大地促进了甲骨学的研究。
第三次重要发掘是在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配合基建进行考古钻探,在花园庄东地发现一个堆积有甲骨的长方形窖穴(编号为91花东h3),整坑甲骨被连土装箱运回考古工作站清理,揭取甲骨1583片,其中有字甲骨689片(卜684片、有字卜骨5片),这是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继h127坑、小屯南地甲骨以后的第三次甲骨大发现。
二、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确的:不是。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汉字,请注意,这里说的只是“已发现”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上面的文字已经非常成熟,它必然有过一段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只是我们迄今尚未找到这个源头而已。
过去几十年,全国各地发掘的远古遗迹中,发现了非常多的先民的各种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看不出与甲骨文之间的关联,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模糊,这些刻划符号是否属于汉字的雏形呢?汉字是不是由他们当中的某一支发展而来的呢,这些疑问,目前尚未有确切的答案。
三、甲骨文可能并没有比金文出现得更早
在很多人眼中,汉字的演变史是这样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古隶→今隶→楷书
这种看法可能不完全正确,从目前发现来看,最早的甲骨文可追溯至商前期,但目前也发现了商前期的金文,商中后期的金文就更多了,所以甲骨文和金文的发展可能是平行的,两者之间的演变关系非常复杂。但商前期的金文发现数量较少,而且大都比较简单,多数只有一至五六个字,最长也不过四十余字,所以,甲骨文依然是最能够反映商代面貌的可靠的古汉字资料。
后来在战国时期,由于疆域阻隔,六国之间的文字又横生了诸多变化,是为“战国文字”,这使得早期文字的演变史变得更为复杂。
有学者把汉字的演变过程总结如下:
原始刻画符号→商前文字→商文字(包括刻写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写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写在简椟上的未能保留下来的文字)→周文字(包括周甲骨文、周金文、周简椟文)→春秋战国文字(各诸侯国文字异变,分流)→秦文字(统一到秦小篆,其他旁支异变文字死亡)→汉文字(逐渐规范,流传至今)
四、甲骨并非当时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
出土了大量甲骨文,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商朝是一个刀笔书写的时代。似乎商前期人们都喜欢把文字写在(刻在)龟甲兽骨上,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商朝最常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书写的常用载体是竹木简册(由于木质容易朽烂,迄今尚未发现商代的毛笔和简牍实物,这是通过旁证来证实的)。
五、甲骨文是占卜行为的文字记录
甲骨文算不上文献,它是当时占卜行为的文字记录。套用今天的概念,“甲骨文”就是商代的“便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大多数是商王及其贵族占卜的记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一般的记事刻辞。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甲骨文里得到体现,比如战争、祭祀、农业、天气、生育、疾病、做梦等。
甲骨文在记录语言方面是非常忠实的,这从使用否定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见于殷墟甲骨文卜辞的否定词,“不”“弗”“勿”“毋”等好几个。它们大致又可分为“不”“弗”和“勿”“毋”两组,这两组在意义上的区别一般人还能分辨出来,但这两组词内部各自的区别,就连语法学家都说不清楚。如果甲骨文记录语言不是很忠实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六、汉字源头的追溯
汉字的演变过程必然非常漫长的,它的发展脉络直到现在也没能理清楚,因为演变链条缺失严重。
在各地成千上万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为数不少,但风格各异的刻划符号。下面介绍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刻划符号: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出自8000年前的裴李岗遗址。
上图是装有石子并带有契刻符号的成组随葬的龟甲。
略晚于裴李岗的是贾湖遗址,贾湖遗址发掘出带有刻划符号的龟甲。
贾湖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同属河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期,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学者们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贾湖文化是裴李岗文化的分支;
另一种意见认为贾湖一期文化是裴李岗文化的源头。
晚于贾湖文化的是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大地湾一期遗址出土的彩陶上,也绘有红色的独体符号,
随后在仰韶文化遗址、姜寨遗址、大汶口遗址、良渚遗址、丁公遗址、龙虬庄遗址、大溪遗址、马家窑遗址等的陶器上都发现了刻划符号,时间跨度数千年。
在这么多发现有刻划符号的遗址中,关注度最高、争议最大的,是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的丁公陶文。
丁公遗址保存着完好的城墙、壕沟,还发现有排水设施,更有大小不等的房址,包括墓葬、陶窑、水井和灰坑等各种遗迹两千余处,出土了石、骨、蚌、铜、陶器等各种文物达五千多件。
1992 年 1 月 2 日上午,山东大学考古队在即将结束发掘之际,协助清理工作的女民工董建华在室内清理时发现了一件刻有文字的陶片。该陶片为泥质磨光灰陶,是近直壁大平底盆的底部残片,长 4.6-7.7 厘米、宽 3-3.4 厘米、厚 0.35 厘米。陶片内面从右往左分别刻有五行十一个文字,其中右边第一行三个字,其馀四行每行两个字。另外,在左上角有一刻划符号,刻痕较浅。左下角还有一道短线伸出陶片。由此推测,此陶片或有十二个陶文。更值得注意的是,丁公陶文刻划顺序完全符合我国古代汉字从右向左书写的习惯。
学者严文明总结,各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全都发现有刻划符号。
有学者把刻划符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几何符号,一类是象形符号。
上述种类繁多的刻划符号,是不是汉字的前身呢?学者们意见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未有定论。
另外,
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如此成熟,夏朝理应有夏文字,那么是否发现过夏文字呢?
河南的偃师二里头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夏文化的遗址,而且是夏朝后期的都城所在地。二里头遗址自发掘以来,就发现了很多刻划符号,如下图:
这些刻划符号已经很接近汉字,甚至跟后来的汉字完全一样,比如“矢”“井”“丰”“皿”“行”等。
二里头的其他刻划符号
那么,汉字的形成时间究竟该定在什么时候呢?有的学者认为汉字形成于夏初,有的认为是商朝,但都没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根据。学者李文明认为,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说明当时有了相对成熟的汉字,因此,他认为汉字应该就是在夏商之际形成的(约BC17世纪)。
七、仓颉造字
最后说下仓颉造字。
仓颉,在古书里又常写作“苍颉”。
仓颉造字是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文献记载颇多,如《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说文解字》《汉书》等。(未载)值得注意的是,最早记录仓颉造字的是《荀子》,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迄今未发现战国以前的作品里有过仓颉的记录。
对于仓颉的身份,汉代人认为他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时人认为他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但在新出版的有一篇,里面已经把仓颉置于轩辕前面,由此可见,在战国晚期,已经有人把仓颉视为远古帝王)
造字如此庞大的工程,显然不可能是一己之力所为,《荀子·解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汉字的诞生绝非一人之功,而是先民长期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发展的结果。所以荀子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所以,如果说仓颉作为史官在“造字”,还不如说他到各地采风,收集已有的文字进行整理,更接近现实。
小结:
甲骨文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古汉字系统,是非常成熟的古汉字,所以在它之前,必然还存在着更漫长而复杂的古汉字系统。
在古代中国,疆域辽阔,各部族之间缺乏交流,所以各地区完全有可能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文字体系,记录本部族的行为,换言之,古中国可能存在着非常多种的原始文字。但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可能在幼稚时期就消亡了;也有的文字始终保留原始的状态而没有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比如云南的纳西文字。
其中的一种或者少量几种,后来在融合中发展成了甲骨文字。
考古发现的各个时期的刻画符号,还缺乏足够的与甲骨文字相联系的证据,故这些刻画符号目前只能认定他们可能是古汉字的萌芽或前身。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袁行霈、严文明主编 本卷主编:严文明 本卷副主编:李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3次印刷
《先秦史·文明卷》吕思勉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年第一版
学术论文:
《20世纪中国文字起源论说评述》廖志林《北方论丛》第四期
《百年来刻画符号研究述评》牛清波《华夏考古》2017 年第4期
《仓颉形象的塑造、传播及考辨》党月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月 第36卷第2期
《仓颉造字与汉字崇拜文化》党怀兴、陶生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40卷第5期
《从仓颉造字到篆隶统一》王学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秦汉研究》 2012年00期
《从文字的起源看文字学研究的瓶颈》张黎雨《名作欣赏》 2017年15期
《丁公龙山文化文字的发现及其意义》许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3期
《丁公陶文研究述评》王晓岚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
《丁公陶文之初步研究》王宏理浙江大学学报 1994年9月第8卷第3期
《丁公遗址与丁公陶文》杜立晖《文史知识》2009年4期
《关于中国原始符号与中国文字起源的论争》刘德增《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史前陶文研究综述》郑莉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
《文字起源之前——双墩607件刻划符号的文字学含义》徐大立阚绪杭 《中国文化遗产》 2006年01期
《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蔡运章 《中原文物》 2001年 第4期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曹定云《殷都学刊》2001年第3期
《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张朋川《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
《“王刘联合发现说”和甲骨文发现研究新论》任光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11月 第54卷 第6期
《20世纪战国文字研究的反思》丁秀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37卷第1期
《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胡厚宣《史学月刊》一九八四年第五期
《从“龙骨”到甲骨的飞跃—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曹定云《殷都学刊》2009年
《从图像文字到甲骨文———史前东夷文字史略》逄振镐《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看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伟大意义——为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而作》陈炜湛《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金文研究分期述要》蒋书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7月第4期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朱凤瀚《历史研究》1997年
《近二十年来的甲骨文研究》陈炜湛《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
《考古学与甲骨文研究—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刘一曼《考古》1999年第10期
《罗振玉等人早期甲骨文研究学术史新探》任光宇《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5月第39卷第3期
《王爵荣—中国学术史上的功臣—为纪念发现甲骨文100周年而作》苏瑞《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始末》吕伟达《殷都学刊》2009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