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元帅和粟裕大将能征善战,是解放战争中的两大功臣。在林和粟的军事生涯中,打了无数的胜仗,被誉为“常胜将军”,是党内公认的两个最会打仗的将领。但实际上,30岁就出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比起他们俩来也不遑多让,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在解放战争中获得更大的表现机会,名气比起林、粟二人来颇有不如。
徐帅一生打过大大小小78场以少胜多之战,战术水平之高,在当时国共两党的将领中罕有其匹。尤其是在红军时期,他的战绩在党内更是无人能及,说他是红军头号名将也不为过。
红军史上的空前大捷----苏家埠战役就是徐帅早期的经典之战。
1931年9月,蒋介石调集14个师、4个旅的兵力,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围剿”,兵败黄安、商城后,又于1932年3月纠合重兵进驻皖西苏家埠、麻埠等地,继续向根据地进攻。
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从3月22日起,分割包围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敌驻军。在对敌实施包围后,我军并没有发起猛烈的攻击。因为徐帅的作战风格一向是避免做无谓的牺牲,攻坚战历来都不是他的首选。当然,徐帅不急于歼灭被困之敌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在运动战中打击敌人的援军,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敌军被围数月,弹尽粮绝。蒋介石急令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率两万兵力从合肥方向前来增援。徐向前下达命令,以红七十三师在六安以西、樊通桥以东地区,构筑工事,担任正面阻击;红十师、红十一师各两个团布于左右两翼,伺机包抄歼敌;为引诱敌人进入我军预设战场,红七十三师要派出一个营,与六安独立团一起,前出至陡拔河以东,设置阵地,佯做阻击,且战且退,诱敌深人。
徐向前并不是凭空在六安以西陡拔河西岸划出了一个歼敌战场。陡拔河本是条小河,但因连日春雨,河水高涨,已成一道天然屏障;陡拔河以西,是一片地形变化明显的山地,我军既可以顽强坚守,又可以灵活转人反击;而一旦我军大举反击过河的白军,陡拔河便又会使敌人无路可退,助我军一臂之力。
4月30日夜,我军各打援部队全部进入陡拔河以西预设阵地。
5月1日,红军诱敌分队同敌先头部队接触,边打边撤。
2日拂晓,敌先头1个旅尾红军西进,渡过陡拔河,进至红73师阵前,其后续部队尚在河东。红军乘敌半渡之际,猛烈反击。敌先头部队仓皇后撤,其后续部队仍向前赶进,前退后拥,队形大乱,先头旅大部被歼。敌后续部队慌忙抢占老牛口、婆山岭高地,企图稳住阵脚。这时红11师主力已由六安城南之七里井、五里塘、大头岗向敌左侧后迂回;红10师主力也由戚家桥,庙岗头向敌左侧后包抄。红73师渡过陡拔河,向敌纵深猛插,一举摧毁了敌军总指挥部,活捉了厉式鼎。红11、红10师主力也一举攻下婆山岭、老牛口,将敌退路截断。敌军10多个团全被包围于陡拔河两岸,人马自相践踏,乱作一团。红军主力在独立团、游击队、赤卫军和参战群众的配合下,多路向敌冲击,至17时,全歼敌军2万援兵。在红军打援期间,苏家埠,韩摆渡守军数次突围,均未得逞。
5月8日,全部缴械投降,战役胜利结束。
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红军以两万余人,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歼敌3万余人,俘敌总指挥厉式鼎、5个旅长、12个团长及营以下官兵1.8万余人,缴枪1.6万余支,机关枪250挺,山炮4门,迫击炮40门,电台5部,击落敌机1架。
苏家埠战役是鄂豫皖苏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是红四方面军围点打援、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自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缴获最多、代价最小、战果最好的一次空前大捷。此次战役也创制了红四方面军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在我军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被我国防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等多个世界著名军事院校作为经典战例编入教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