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关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理性思考【摘 要】 社会不稳定原因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社会心理原因。要坚持为民谋利,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坚持疏通引导,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

关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 要】 社会不稳定原因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社会心理原因。要坚持为民谋利,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坚持疏通引导,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这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社会 稳定 原因 举措

维护社会稳定问题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前提或条件。目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层面对维护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梳理。

1. 目前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

1.1经济原因。主要是贫富差距悬殊和分配不公。改革开放是要通过一部分人先富的途径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一部分人先富实现了,但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基尼系数早已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4.0。这种状况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危险。贫富差距本身就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而这种贫富差距的形成又缺乏公平性、公正性,也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更大更严重的因素。

1.2政治原因。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民力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不顺畅,党内腐败现象严重,腐败本身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掠夺等。现实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权力,还不能通过法制建设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还不能通过一个正常的,顺畅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愿,本来很有利于群众利益表达的机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制。这会极大地伤害人民群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极大地压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破坏原本应该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1.3社会心理原因。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心理承受能力与期望值成反比,也就是说,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比如,我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与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向帝国主义国家割地赔款,备受屈辱。可是国民却忍受了,并没有起来抗议。原因就是那时国民的期望值较低,心理承受能力也就较大。而在1919年,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国民的期望值高了起来,本以为作为战胜国能取得一些胜利成果,然而,不仅没有取得胜利果实,而且还要继续丧失利益。巴黎和会在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竟然要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结果人民就起来抗议了,就爆发了。而我国现阶段正是国民期望值高的时期。而这种国民的高期望值来自于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确实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是希望享受到改革成果的,所以,期望值就越来越高。然而,实际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仍然是享受到少部分改革成果,而极少数的富有阶层却享受到大部分的改革成果,这就容易形成人民群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使得这种不满情绪爆发为外在的行动,于是,冲突就发生了。

2. 目前维护社会稳定的几项重要举措

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继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当然是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须的。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坚持为民谋利,不断调整利益关系,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坚持为民谋利,在当前突出表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它至少包括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喝水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取暖问题、出行问题、看病问题、上学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一直存在于我们社会之中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百倍努力。要做到情为民所系,然后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具体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公共服务体系要更加完善,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等要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等要覆盖全国;三是就业要更加充分;四是收入分配要更加合理,收入差距要有明显缩小;五是地区发展之间的差距要进一步缩小。为民谋利还包括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成为社会主义改革成果的受益者。要敢于打破一切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使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调整利益关系更为重要。调整利益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分析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农民运动的态度:地主、乡绅们说农民运动“糟得很”,而广大农民则高呼农民运动“好得很”。而现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本身就涉及到全体民众的利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或重组。如果大多数人在改革中是失去利益者,是高呼改革“糟得很”的,那么这个改革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改革,而是一个失败的改革。所以在改革中随时调整利益关系,变少数人得利为大多数人得利,使大多数人高呼改革“好得很”,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2.2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密切党群关系,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对腐败是深恶痛绝的,对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期望值是很高的。当然,党中央的反腐决心是非常大的,相关的制度、条例等也早已出台。从全国的范围来看,一批批较大的腐败案件相继被侦破,一个个较大的腐败分子纷纷被查处并落马。但尽管如此,一些地区反腐败的力度还是不够,查处立案的面还是不够广,一些明显有腐败行为的干部,甚至人民群众已经进行举报的,也并未受到查处,仍然逍遥法外,或平安着陆。另外,我们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越来越脱离群众,不愿接触人民群众,不但不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瞧不起群众,眼里没有群众,只有上级,一切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群氓和阿斗,把他们称为“刁民”或“钉子户”。腐败的横行和猖獗以及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使得我们的党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群众的趋势,这种状况使群众对党的信任度降低,对党的干部的信任度降低,从而也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重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就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加大反腐力度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坚持从源头反腐。人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源头,而制度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是溪流而不是源头。二是主动反腐,民不举官也究,在反腐问题上要捕风捉影,见缝插针,见水撒网,进一步加大立案、查处力度,进一步扩大查处范围,真正使大大小小的腐败都无处藏身。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做到,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首先要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然后才能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任何改革和建设事业,都要首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然后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奋斗、去完成。事实证明,任何离开人民群众的所谓精英治国、经营治厂等,都是无稽之谈,都注定要走向失败。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就要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亲身接触最底层的百姓,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愿望,这样才能坚持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适时有效地化解人民群众中的纠纷和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3坚持疏通引导,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方针。

这就是说,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疏导方针,即疏通和引导。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是采取疏导的办法。大禹的父亲治水,是采取拦河筑坝、堵截水流的办法,结果不仅不能堵住水,反而决堤,使水患更为严重。而大禹则吸取了父亲治水的教训,不去堵截水流,反而开辟多条河道,使水流分散、畅通,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同治水是一个道理,不能阻塞言路,不让百姓说话。因为你越是这样,人们的积怨就越深。水要开辟多条河道,使水流畅通;人要广开多条言路,使言路畅通。这就是疏通,就是让人们有说话的自由,有说话的权力,并且有说话的地方或场所,让他们有怨气就放出来,有要求就提出来。疏通之后就要引导,引导就是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说服教育当然要在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要求有理有据,心平气和,要以一颗慈母一样的心与人民群众交流,切忌粗暴,切忌大发雷霆。

是人民群众诉求表达的一个最好的渠道,人民群众往往愿意走上访这条路,他们相信党和政府能为民作主,能为他们解决问题。但对于问题却一直存在着争议,相当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反对群众上访,视上访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地加以息访,有的,对越级上访者围追堵截,采取粗暴的措施打击百姓,吓唬百姓;有的公开张贴标语口号,对付上访群众;有的上级领导对下级领导提出严禁其管辖区域出现上访,甚至还要实行一票否决;有的拒上访群众于门外,不理不睬。其实这些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作风。因为上访是送上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访是党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从而有的放矢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的途径。所以,笔者认为,制度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政府的部门,党委的纪检部门、组织部门以及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都应该广为上访群众开绿灯,使他们的诉求表达有多条渠道,有多种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稳定。须知群众上访包括大规模的集体上访,本身并不是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当他们的诉求不能得到及时表达,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而使上访转化为冲突甚至是剧烈的冲突和动荡,这才是社会的不稳定。

2.4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正确方法。

标本兼治首先要立足于治本,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要做好各项工作,重点是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民生问题,从而把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它不发生,少发生,要铲除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发生的土壤和条件。但是,一旦出现了矛盾和问题,就要随时随地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治标。但是切忌一切都用金钱来解决问题。用金钱解决问题虽然省事,虽然会在短期内奏效,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统筹兼顾,就是我们在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通盘考虑,瞻前顾后,环顾左右。不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但又引发了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比如,在安置拆迁、征地等补偿的时候,补偿的标准要前后一致,一个标准,能漏一群,不漏一人。切忌两个标准或多个标准,切忌“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左邻右舍一定要保持平衡。

总之,维护社会稳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职能,是全体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政史开卷考试问卷调查报告
下一篇: 初中生历史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分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