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在全面贯彻“苏政 40 条”、“苏政办22 条”和扬州应对疫情影响十项措施的基础上,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措施:
01
建立人社服务企业行制度
建立人社服务企业行制度,局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牵头服务全市48家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员工招聘、权益保障等服务。
02
强化重点企业用工监测
强化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对高邮市55家重点企业开展失业监测月报制,多渠道掌握第一手情况,加强苗头性、倾向性失业风险防范化解。
03
进一步健全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工余缺调剂机制
进一步健全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工余缺调剂机制,主动帮助企业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满足企业季节性、应急性用工需求。
04
深化劳务协作机制,扩大劳务协作范围,2022年新建市外劳务协作基地5个,通过互设服务站、共建劳务合作基地等形式,积极开展劳务协作对接,“点对点”引进外来劳动力。同时有序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低风险地区招聘员工来邮就业。
05
搭建线上平台
通过智慧就业云平台、省内外高校招生就业平台、各地人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更高频次组织线上招聘会或双选会,向社会广泛发布企业岗位招聘信息。大力推广运用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线上签约等新型招聘对接模式。
06
加强蓝领技术工人招引培育
加强蓝领技术工人招引培育,积极引导我市职校(技校)毕业生在高邮企业实习实训,进一步提高我职校(技校)毕业生留邮率。2022年重启技校招生,全年招生200人,围绕产业需求新设专业,帮助解决企业期盼的员工技能培训和技能提升需求,鼓励校企合作,开设“冠名班”、“订单班”,为企业发展量身订制技术工人。
07
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专项帮扶
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专项帮扶,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其中 2022 年度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至 90%。
08
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
结合我市“智改数转”要求,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2022 年上半年新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 100 人,其中“数字工匠”占比达到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总量的 60%以上。
09
试点开展“苏岗贷”融资业务
开展“苏岗贷”融资业务,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企业精准投放以纯信用支持为主的贷款政策,并重点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倾斜。贷款利率平均定价控制在4.00%,最低可至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10
支持申请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
针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支持申请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岗轮休或组织职工参加培训等方式,有力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稳定工作岗位。
11
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全面推行“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