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蓝皮书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蓝皮书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蓝皮书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在各年龄段儿童中,初中一年级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最多。

过去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一直在向城市迁移。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地区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吗?哪个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多?

《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通过对我国12个省27个县的20321名农村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评估,一一为你揭晓答案。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

评估指标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注意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年龄段有3-6周岁、小学一年级、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年龄段平均占总样本的1/4。

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

总的来说,在各年龄段儿童中,初中一年级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最多,有11.3%的儿童有显著的情绪行为问题。

只有小学四年级儿童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比女生更严重。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不同留守状态下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

除小学一年级外,双亲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最好,双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3-6岁儿童除外)。

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6岁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

对3-6岁儿童而言,除同伴交往问题外,非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最少;单亲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最多。

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小学一年级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

对小学一年级儿童而言,双亲留守儿童的情绪症状最多,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症状最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品行问题、注意多动和同伴交往上无显著差异。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四年级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

对小学四年级儿童而言,双亲留守儿童的情绪症状最多,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症状最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品行问题、注意多动和同伴交往上无显著差异。

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初中一年级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

对初中一年级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影响因素

影响不同年龄段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因素各不相同。

①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是造成3-6岁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的风险因素。

②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和同住的兄弟姐妹数量较少是造成小学一年级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因素。

③ 在小学四年级儿童中,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此外,双亲留守儿童也更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

④双亲留守也是造成初中一年级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因素。

建议

①从政府层面,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

②从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层面,形成专业服务能力,包括评估工具与系统、干预设备、网络与技术服务平台等。目前国内亟待建立完备的专业服务体系来支持留守儿童。

③从学校层面,可以在校园内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具备初步评估能力的心理专职老师开展随访,并与班主任、任课老师都保持沟通,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中高风险留守儿童,心理专职老师可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④从家长层面,由务工人员所在单位和社区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和社区合作,加强对外出父母教育理念的引导,以提高其关爱子女的意识。为留守儿童父母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随时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

蓝皮书相关链接:

上一篇: 乡情微调研 | 农村留守儿童“手机瘾”问题与对策思考 ——来自湘西农村的“乡情微
下一篇: SU七彩暑假|软件学院赴陕西合阳调查农村留守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社会化影响暑期社会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