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维吾尔族,我们都会有很多的话题,如维吾尔族舞蹈,各种吃食,大盘鸡、过油肉拌面、馕坑肉、架子鸡、抓饭多的数不清。但您知道维吾尔族是怎么来的。恐怕会大脑缺氧,瞬间空白,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探究探究维吾尔族的起源吧!
在这里我们要不得不说一下零这个游牧名族,零是中国古代北方一只庞大的游牧民族,亦称丁零、丁令、钉灵,正确读音应为颠连,所以又称为狄历、敕勒、铁勒等。汉代的丁零主要驻牧在贝加尔湖以南的广大地区。公元一世纪前后,汉朝联合丁零等击败匈奴,迫使其西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丁零人南下,一部分散居在阴山南北。后来称霸一时的薛延陀、回纥、突厥及蒙古族中的汪古、克烈等部均为丁零族的后裔。维吾尔族的祖先最早是回纥,回纥源于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着很多被统称为丁零的游牧部落。丁零人相继受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长期局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公元4世纪以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他们分布于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的东西万余里的欧亚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东部铁勒中较大的部落有9个,回纥是其中之一。为了抵御异族的侵扰和压迫,这9个部落经常结合成暂时的地域性联盟,因此又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回纥部原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个氏族组成,也可能是他们有尚"十"的习俗,因此又自称"十回纥"。十回纥以药逻葛氏族为首,部落酋长都由药逻葛氏族选出。5世纪中叶以后,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出现了一个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铁勒部落,被称为"突厥"。
公元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囊括整个蒙古草原和准噶尔盆地的突厥汗国,回纥和其他铁勒部落成为它的属部。突厥贵族对广大铁勒部落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各铁勒部落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回纥部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铁勒部落,力量逐渐强大,与突厥贵族相抗衡。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回纥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这时候他将回纥改名为“回鹘”此后,在回鹘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的各游牧部落以回鹘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为一个统一的回鹘族,诸部落原有的名称从此基本消失而统称"回鹘"。
839年,漠北草原上"连年饥疫,又大雪为灾",汗国内部发生内讧,北方黠戛斯人(今天的柯尔克孜族)10万大军乘机夹击,840年回鹘汗国崩溃。草原上的回鹘人在各部贵族的率领下四散迁走。三支回鹘向西迁徙,一支到达河西走廊其他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一支到达吐鲁番地区,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建立高昌汗国(今天东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就是这一支)。葱岭(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西的回纥人与当地的葛逻禄等部落共同建立了喀喇汗国(这个王朝在新疆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的南疆维吾尔族属于这一支)。1125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以巴拉沙衮为首府建立强大的西辽政权,高昌和喀喇汗朝相继成为它的属国。之后成吉思汗西征,一统新疆和中亚,他的后代在新疆推行伊斯兰教,而这时期畏兀儿的称呼开始形成,从公元7世纪开始称作"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