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发掘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时,意外发现一碗古老的面条。考古学者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证明,这碗面条的年龄有4000岁。它在土中沉寂千年,如今已成为一碗“面条化石”。
喇家遗址是中国西北黄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子,4000年前的一场地震和洪水将这个小村子变成废墟,掩埋起来。考古人员在发掘时看到的是4000年前的一处灾难现场。
在现场,考古学家清理出许多陶器,还发现一只红陶碗,它略微倾斜地倒扣在地面上。当考古学家慢慢揭开这只陶碗时,发现里面盛有物品,再仔细一看,它下面是泥土,碗底部位保存着清晰的面条状结构。这些条状物品粗细均匀,卷曲缠绕在一起,呈现纯正的米黄色。
考古学家在现代实验室中证实了“面条化石”的成分:大量的粟(小米)和少量的黍。也就是说,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是小米面、黍米面混合后做成的。现代人吃的面条,多数由小麦制成,但那碗古老的面条跟我们现在吃的不一样,是由粟做成的。其实,粟和小麦一样,构成了中国农业的基础。这碗“面条化石”证明,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能够熟练地制作面条。
在今天,面条已经是全球流行的食品。据统计,亚洲各国每年收获的小麦,约40%被用于制作面条。全世界有10亿人每天吃一次面条。
此前,有些研究者在寻找证据:中国的面条究竟起源于何时?面条被我们享用了多久?日本学者在古书中找到的证据证明,中国古代制作面条的历史有2000年左右。然而,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的考古实物是最直接的物证,它以不容辩驳的方式告诉我们:中国面条的年龄是4000岁。
如今,面条广泛地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地域不同,面条的形状不一,制作方法也各显神通。中国人日常食用的面条超过1200种。前些年评出的十大面条包括: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和吉林延吉冷面。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种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不是口味偏好决定的,而是自然物产决定的。中国在一千年前形成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一个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物产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在农业社会,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本文的考古文献资料,来源于《味道中国:味中味 味蕾上的历史记忆》,王仁湘著)
(原文刊于:《大河健康报》2018年2月27日A01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