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红军长征是历史学科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常见知识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红军长征的时间,红军长征的主要过程以及遵义会议的内容与历史意义等知识点。红军长征的过程及以及遵义会议的意义考查都比较多,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较强。总体来说,红军长征内容比较琐碎,大家备考过程中容易遗漏知识点,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3.过程
(1)江西瑞金出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2)转折:召开遵义会议
①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②内容: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确定军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
③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打破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终于取得了长征胜利。
4.意义
(1)历史意义: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现实意义: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