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率、稳定、包容和开放四个维度观察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金融业开放承诺的多数措施已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发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的演讲,对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进行了回顾总结。他指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可以从效率、稳定、包容和开放四个维度进行观察;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可更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和顺周期性;金融业开放承诺的多数措施已落地;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过去40年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40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系统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谋划未来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目前有很多金融学者和金融改革的亲历者,对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和内在逻辑正在进行系统的总结,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可以从效率、稳定、包容和开放四个维度进行观察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可以从“效率、稳定、包容和开放”四个维度来进行历史性的观察。第一个维度是金融效率,也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地激发金融体系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维度一:在金融效率方面 有效地激发了金融体系内在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以推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核心,大力度地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实行在线修复,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微观主体基础。深化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夯实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价格基础。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 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价格杠杆在调节市场供求和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的显现出来。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维度二:在金融稳定方面更好的发挥了政府作用
第二个维度是金融稳定,也就是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牢牢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一方面,自1984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探索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的框架。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 可更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和顺周期性
现在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提出了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的政策框架,以更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和顺周期性。另一方面,主动地顺应金融业发展的态势,不断完善和优化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监管的规则,更新监管理念、制度和方式,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政府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更高的层面上强化金融监管协调,稳步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增强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同时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支付、征信、反洗钱、登记托管、交易结算、统计等多边系统和运作规则,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维度三:在金融包容方面 初步构建起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
第三个维度是金融包容,金融业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我们初步构建起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精准脱贫和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设计和实施具有内在激励相容的机制安排,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全球共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维度四: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 在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第四个维度是金融开放,也就是推动金融业的双向开放,学习借鉴全球金融业的最佳实践,在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早在1979年中国设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引进外资,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的窗口。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6年人民币成功的加入了基金组织SDR的货币篮子,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当中的一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金融机构更加积极的走出国门,开展多层次的对外投融资合作,促进资金融通。
金融业开放承诺的多数措施已落地
今年,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又宣布,将大幅地放宽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中国人民银行随后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目前多数措施已经落地。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仅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而且促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改革,增强了市场活力。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参与亚洲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多边的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业的改革实践,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并致力于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金融业双向开放。我们愿与亚洲各国一道,不断地深化金融合作,密切经贸关系,为亚洲的持续繁荣稳定创造出更大的发展机遇。谢谢大家。
杨伟民:改革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对民营企业的歧视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当中预期不稳等问题,有些就是源于对民营企业的一些歧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杨伟民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八个方面的经验,他指出: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解放生产要素和生产力;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为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其他领域的改革要配套推进;改革开放要始终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他指出改革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对民营企业歧视问题;顶层设计不能泛化,也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
过去40年中国在持续的改革开放当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我这里想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概括一下我们改革开放的经验。有这样几个方面:
改革开放的经验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一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突破的首要的一个思想方法。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发表了一个著名的讲话,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做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准备,统一了思想。
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
之后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推动改革不断地在深化。比如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纪之交加入了WTO,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经济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等等,这些都是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成果。
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解放生产要素和生产力
正如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那样,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到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现在的改革,大家说改革有些落地难、见效慢,我个人认为主要也还在于我们的思想解放还不够,所以必须进一步地推动思想的解放,才能够解放生产要素,解放生产力。这是第一个经验。
改革开放的经验二:遵循规律 把握国情 既不能忘掉国情 更不能不遵循规律
第二就是遵循规律,把握国情。中国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说遵循规律和符合国情的关系。今后的改革当中,我们既不能忘掉国情,更不能够不守规矩、不守规律。
改革开放的经验三:明确改革检验标准 切实促进发展、改善民生
第三,明确改革检验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著名的南巡谈话当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即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得失的标准,应该是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是生产力标准;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为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标准”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改革成效的判断不是以出台多少文件为标准,而是切切实实促进了发展,改善了民生。
改革开放的经验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布局 重点领域重点突破
第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这也是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的一个必然选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在改革上,总体上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突出问题是发展的快慢问题,那么现在经济发展更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其他领域的改革要配套推进
另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待于其他领域的改革突破,同时中国的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所以我们现在要推进的改革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同时,仍然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要出题目,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推进。
改革开放的经验五:坚定不移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
第五,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改革,中国的改革一直都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的,因为产权激励是最大的激励,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
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必须同步
同时,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必须要同步,因为产权明晰了,资源才能够流动,才有了市场交易,市场才能够决定资源配置。反过来,如果产权清晰了,但政府仍过度的干预市场,也不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一些目标。
改革开放的经验六:要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过去我们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先后允许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纳入了《宪法》;“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两个不可侵犯”,也就是说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同时也讲到,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改革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对民营企业歧视问题
现在这些改革措施、举措落实的还不到位,当前经济发展当中预期不稳等问题,有些就是源于对民营企业的一些歧视,所以必须在下一步改革当中着力去解决。
改革开放的经验七:顶层设计 基层创新
第七,顶层设计,基层创新。改革既要加强领导,把握大方向,也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
顶层设计不能泛化也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
顶层设计其实也不能够泛化,有些领域其实是不需要顶层设计。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总之,落实中央改革决定,需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不能够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
改革开放的经验八:始终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
第八,也是最后一个,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40年的改革进程一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今后的改革当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领导。谢谢。
刘尚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财政逻辑
刘尚希:现代性财政更多的作用是利益的包容和风险的防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指出:40年来,中国经历了建设型财政、公共性财政到现代性财政的转变;建设型财政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公共性财政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开辟道路;现代性财政与国家治理体制相适应,在利益包容和风险防范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现代性财政有助于夯实国家治理基础,并可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
40年来 中国经历了建设型财政、公共性财政到现代性财政的转变
从财政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从4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财政经历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建设型财政,第二种类型是公共性财政,第三种类型是现代性财政,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财政,都是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不同时期的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相适应的。
建设型财政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从建设型财政来看,它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它的主要的作用就是筹措资金、推动工业化,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而进入80年代初期以后,准确地讲,是在70年代末,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建设性财政就开始进行调整,主要是让利、放权,通过利益的激励,调动大家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国的经济能得以快速的发展,很快的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公共性财政与市场体制相适应 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开辟道路
到了90年代,我们开始转向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时候的财政也变成了公共性的财政,公共性的财政是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它的任务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时候也开始在打破城乡分制的状态,把农民也纳入了财政的视野,让公共财政的阳光也照耀到农村,所以这个时候财政的公共性越来越显著。所以在这个时期,这个财政应当是称之为公共性的财政。在这个时期,财政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并且成为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突破口,也是先行军,这个时候财政改革应当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性财政与国家治理体制相适应 在利益包容和风险防范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到了现在,我们进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这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财政也变成了现代性财政。在过去如果说财政的作用主要是利益的激励、利益的平衡,那么在现在财政的作用更多的是要在利益的包容、风险的防范,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性财政有助于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并可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
我们现在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以在这个新的时代,财政的这种作用跟过去相比它是不一样的。总之,从这40年的历史来看,财政的这种保障性的作用是轻易不可离开的,尤其是现在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比如说减税的问题,还涉及到风险责任分担的问题,比如说社保缴费,也关系到国家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和居民个人的责任。这种责任怎么分担,怎么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平衡点,这离不开财政的支撑。我们现在财政面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任重而道远。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为陈雨露、杨伟民、刘尚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展望及对东亚区域的影响高层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