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10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几个月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些论述清晰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全民共享的社会。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中没有直接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但其著作中却无处不体现着共同富裕思想,并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与阶级对立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深刻批判,另一方面也承认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承认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看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而,《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旧的统治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进一步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这一思想表示十分赞同,并再次明确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表明,实现共同富裕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为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就无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人民也就无法在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生产力的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我们也要承认生产力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具有渐进性与继承性,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1846年12月,马克思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强调,“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他深刻指出了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与继承性,后一个阶段的生产力脱胎于前一个阶段的生产力之中,是对前一个阶段生产力的“否定之否定”,人们必须尊重现有的生产力基础,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中开展活动。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因而,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必然需要尊重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对旧生产力进行“扬弃”。
就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旧存在,实现共同富裕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无所作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毛泽东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因而,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共同富裕的实现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共同富裕一定会实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的现实发展情况,看到实现共同富裕又必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靠14亿多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杨戏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