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青岛的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前几天听老友讲 ,城阳的国学公园(以前的牡丹园) 新建成。修得很不错,值得一看。于是由内弟驱车我们两家,邀上我的太极拳师傅李老师一同前往。
青岛国学公园2013年11月建成。免费对游客开放。复古的亭台楼阁,悠扬的古典音乐,优美的水乡风景,继世纪公园之后,城阳区又多了一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悠闲好去处。
国学公园位于城阳区正阳路与烟青公路交叉处,占地110亩。公园规划了国学讲堂、康城书院、国学长廊等仿古建筑,配合亭、轩、榭、小桥、水系设施,试图达到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此外园内还并建了牡丹园、百花园、腊梅园、桂花园等园林绿化工程,将形成月月有花看、四季各不同的绿化景观。
虽是青岛的旅游旺季,但这里人不多。可能是新建成,知道的人还不太多,又没形成旅游团体的常规景点的缘故。如此正好趁人少,细细地品味学习国学,享受美景。
前门牌坊,颜体大字“国学公园” ,背面是“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一个成语,出自《易经》。古代多用来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现在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易经》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正门大牌坊前有两方大型浮雕。 右边是龙飞云端。并雕有玉璧,玉龙等古典文物形象。
左边是凤舞空中。下伴有玉壶金鼎图样。
整个园区共划分为九大文化主题景区,分别是论语区、励志区、道德修养区、经典文学区、琴棋书画区、二十四节气及养生文化区、二十四孝区、道德经区和四大发明区,此外还有六大园林景区,分别是桂花园景区、茶花园景区、牡丹园景区、百花园景区、松竹园景区和百草园景区。
“园区布局按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形式。”公园管理人员说,中心园区位于全园中央,左边设一水系为青龙,右边设一林带为白虎,前朱雀为一开阔水面,后玄武则是堆土而成的仁德山。
国学公园游览图
走进国学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巨大的孔子铜像。
孔子身着宽袖长袍,足踏高靴。头戴纶巾,腰挂保健。双手叠合,眼望远方。充分体现出儒家宗师,"万世师表"的形象。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在山东曲阜诞生。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宋国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hé)。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以其父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孔子铜像身后的照壁,把孔子生平的十一个故事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
1.麟吐玉书
最早是说孔子诞生时有麒麟降世吐玉书于门前,代表有圣人出世,也具有旺文之意。后来统指家里添丁。
2.立志于学
生于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市附近的尼山),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由母亲颜征在抚养长大,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岁告一段落,再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3.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关于有教无类有一个跟孔子相关的典故。类是指类别,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收到教育。
4.孔子见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
5.鲁王问政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6.从政于鲁
孔子5l--55岁之间,到鲁定公九年,孔子从政五年,先后任中部宰。司空、大司寇;终因“堕三都”与鲁国执政者季氏矛盾不可调和而弃官离鲁。
7.夹谷会盟
孔子到齐国。齐景公想任用他,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相国晏婴则认为孔子的这套主张不切实际,,齐景公也就未任用孔子。
孔子只好又回到鲁国,继续教书,直到鲁定公即位,孔子才被任用,先做中都宰,隔年升为司空,又调为司寇,并代理宰相,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取得了鲁定公的信任。鲁定公将齐景公约他去夹谷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并征询他的意见。鲁定公接纳了孔子的建议,委派左右两司马率兵与他一起去会盟。在夹谷的会盟会上,由于孔子的智慧,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会后又促使齐景公归还了以前从鲁国侵占的汉阳等3处土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8.周游列国
孔子离齐投鲁后,鲁定公接受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9.杏坛讲学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种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10.删述六经
出自陈凤梧《孔子赞》:意思是孔子删定了六经,为天下万世提供了研之不尽的绝代经典。
11.西狩获麟
《左传·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宋代学者胡仔根据《春秋》、《左传》、《孔子家语·辩物》、《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资料,对此作了一个综述,摘要如下:“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以赐虞人。孔子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乃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先是,孔子因《鲁史记》作《春秋》……及是西狩获麟,孔子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遂以此绝笔焉。”(《孔子编年》卷五)
国学公园中体现的国学文化主要包括论语、道德经、经典文学、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十二生肖、琴棋书画、励志警句等国学精粹,通过主题雕塑、景观雕塑、浮雕、壁画、照壁、地雕、地面铺装等七种表现形式,丰富生动地呈现出来。
孔子故事照壁的背面是节选【论语】。
论语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著作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教导世人立身行孝,为学、卫道成大孝——治理天下,以定天下之平安祥和。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并参考《齐论》编出定本,号为《张侯论》。东汉末,郑玄以该本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东汉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将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沿照壁后下台阶就是文渊池前的平台。墙上塑有一大型字幅“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而攻坚强莫能胜之。”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来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挡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这样的竹简式石雕论语选段 ,散布在整个国学公园里。
你去过国学公园没有?这都些门道看懂了吗?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