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道路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12月7日,“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江海学刊》编辑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120余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专家们如何通过观点交锋,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马上带你看——
· 学者发言·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在致辞中说,此次研讨会既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学术献礼,又是对“中国之治”的现代化探索,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举措。兰州大学在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使命的同时,始终把宣传好、阐释好、研究好中国道路作为自己的重大任务,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他结合历史、理论和实践,强调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坚持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完善中国制度。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央党校成立专家工作室的初衷和工作室的发展情况。他强调指出,道路问题具有本源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对道路探寻的历史,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来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来凝练中国方案、用中国话语来表达中国道路,要像解剖麻雀一样通过学理分析来深入探讨中国道路与中国奇迹、中国理论、中国方案、中国话语、中国治理的关系,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主任陈晋研究员以“中国道路的内涵和要义”为题阐述了中国道路的主题灵魂、历史由来、表述过程、文化形态、形态构成、基本依据、前进方向等8个观点。他指出,中国道路的主题灵魂就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形态构成包括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文化形态;中国道路的基本依据,包含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以“中国道路: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中国道路在中国百年探索过程中的必然性有两个最基本的规定,一是现代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之所以成为必然性,是因为现代性在特定的阶段具有绝对的权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过程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当代意义在于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混合型经济结构的潜能与优势”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从本质上讲,中国道路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力发展或者经济发展的道路。我们不再采取单一僵化的经济模式,而是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型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的优越性已经被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混合型的经济结构是我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是中国成功的经验。
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原正校级调研员任平教授以“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提出,中国道路在主线上回答的不光是中国问题,它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开启了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因而开辟了“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新”就新在:一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道路,解决了它的三大难题;二是超越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
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在题为“多元文化社会结构与中国道路”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从宏观社会结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超大型社会结构、多民族社会结构、不协调的社会结构以及多层跨越的社会结构。中国文化多元复合性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炎黄、华夏、天下和中华。多元社会结构强调协调,这就是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文化。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社会结构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出发,来探索属于中国的道路。
武汉大学党委原副书记骆郁廷教授以“中国道路:进程、实质和特色”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经历了“新中国”“新时期”和“新时代”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道路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等各个方面。
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清华大学杨金海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是“从世界潮流高度看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他强调,我们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来看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认为世界潮流可以分为现代化潮流和社会主义潮流两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我们能够比资本主义制度拥有更广泛的基础和特色。我们的优势体现在高效、稳定、核心、和平。在这样的优势下,中国力量将会对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以“中国道路与中国之治”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道路的显著特征是独创性和综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将独创性表述为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这决定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综合性就是文明交流互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国道路的本质意义,表现在中国道路是中国的现代化方式要给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要实现中国之崛起,中华之复兴。
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政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学俭教授在以“中国道路与社会动员”为题的主旨发言提出,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道路,中国道路的主体是“人”,中国道路依靠的对象是“人民”。中国道路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当前怎样把国家的主流价值通过有效传播使人民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陈曙光教授发表了题为“世界走向和人类文明”的主旨发言。他提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才有了作为国际交往理性和文明规则的人类文明。西方主导构建的人类文明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也带来了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大变局,人类文明迎来了重构的历史契机。走进新时代,中国为人类文明的重构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引未来道路的总体性原则,是一种人类新文明。人类文明重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新旧交替是必然的,新旧纠缠也是无法摆脱的。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李海青教授以“新时代使命型政党的治理逻辑”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想完成使命,治理能力就必须要提升。我们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推进新的治理,以设立核心为前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做保障,以领导干部为关键,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增强执政本领为紧要,这是我们党自身治理的一种逻辑思路。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教授在题为“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经过100多年的艰难斗争,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复兴,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想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宗礼教授以“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与理论意义”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提出,中国道路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中国道路的内涵,首先就是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第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第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机制,第五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在题为“从中国道路看‘老路’思维与‘邪路’思维的生成机制”的主旨发言中提出,讨论中国道路,一定要注意它的两个相对的潜在思维: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种思维值得警惕!我们只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千万不能是走向西方的邪路或过去封闭僵化的老路。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爱军副教授以“把牢中国道路的解释权和话语权”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说,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重在掌握中国道路的话语权。并提出构建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合理性和合法性、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关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解释权、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道路衡量标准的五个话语体系。
韩庆祥在大会总结中强调,15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呈现出了一场高水平的思想盛宴,大家围绕“中国道路”同一个主题,聚焦“民族复兴”同一目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他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接连找到了“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道路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道路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既激发了社会活力,又使社会达到平衡、和谐、稳定,这条道路不仅对中国实现现代化有意义,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他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的学术奉献、对兰州大学为研讨会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蔡文成主持开幕式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海学刊》编辑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兰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韩庆祥,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安俊堂出席会议。韩庆祥、沙勇忠致开幕辞。会议开幕式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蔡文成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江海学刊》副总编赵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分别主持主旨发言和大会总结。
张新平发言
赵涛发言
蒋旭东发言
合影留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