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揭晓三大计划
儒家网入选
2023年2月28日,由凤凰网主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上线致敬盛典,隆重揭晓“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国学活化计划”入选名单,这是本届华人国学大典以公益延伸致敬的创新之举。儒家网等11个优秀传播项目入选“国学活化计划”。
“国学活化计划”旨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与转化应用能力,海内外推荐项目多达200余份,经过层层评审,最终有11个项目高票入选。组委会称赞这些项目“道术并济”,生动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传播、普及教育与市场化实践中的不同面向,示范性地回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活起来”和“走出去”三大命题。
“当代儒家学术思想的融媒体传播”入选项目主体儒家网,是由当代中国儒生主办的公益性思想文化网站,所有工作人员均为义工,有自己坚定的文化立场,且具有开放的胸怀。创办者坚持以承续儒家文明、推动中华复兴为己任,坚持儒家立场、民间身份、公益性质,努力打通学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自2008年创办以来,儒家网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是反映当今中国儒家思想文化活动的代表性网站,也是各界了解当代儒学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
继入选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国家互联网办公室指导成立并主管)2016年度“十大国学网站”,敦和基金会2017“种子基金计划”, 这次入选凤凰网“国学活化计划”是儒家网获得的又一社会肯定和重要荣誉。
本届华人国学大典秉持“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的宗旨,进一步强化了“传媒+学术+公益”的跨界联动,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担纲总顾问,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提供首席学术支持,敦和基金会提供首席公益支持,人本智汇、政邦智库协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文化书院等十二家机构提供学术支持。
在致敬盛典上,华人国学大典总撰稿、政邦智库副理事长柳理分享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热度大数据报告(2022)》。该报告通过凤凰网问卷调查、百度指数、新浪舆情通、微信指数等大数据工具对全网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热度分析,这也是十年来国内首次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生态的全景式研究。
据介绍,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于2022年7月启动,活动将延续到2023年底,不仅携手三大国学公益资助计划的入选者持续产出相关成果,还将持续举行高端文化论坛、人文讲座及征文活动,系统性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生态报告”的课题研究。
附录
“国学活化计划”入选项目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项目负责人:徐勇
传统文化STEM教育的研发和推广,项目主体:新科学教育研究所
中华传统文化实景课堂互联网教学,项目主体:西安一鸣实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儒家学术思想的融媒体传播,项目主体:儒家网
传统香学的文化发掘与创新转化,项目主体:北京太月香学文化发展中心
《中国通史》系列短视频传播项目,负责人:卜宪群
“诺奖得主对话中华文化”系列论坛,项目主体:北京世诺医学交流中心
礼乐文化传播普及,项目主体:孔子博物馆
二十四节气——给孩子的时间之书,项目负责人:余世存
“古韵新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唱保护项目,负责人:龚琳娜
老会馆·新场景——北京前门地区会馆活化利用,项目主体: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致敬辞
在这场超过二十选一的激烈角逐中,两百余份推荐项目,呈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传播、普及教育与市场化实践中的不同面向。他们的志业各不相同,他们的角色多姿多彩,他们的受众多少不等。但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坚守,他们的探索,他们的创造,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生态,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可敬、可亲、可爱、可用。
评委会高票选出的十一个活化项目,与其说是胜出者,不如说是典型代表。这些道术并济的项目,示范性地回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活起来”和“走出去”这三大命题。将学术研究普及为公共知识,需要创造的思维、出色的翻译和亲民的传播;旧学商量,新知培养,需要坚守的情怀与包容的智慧;为孩子们播撒人文与科学的种子,需要高擎理想主义旗帜;在现代课堂系统普及传统文化,需要秉持专业主义的精神;用古典美学唤醒钝感生活,将历史场景激活成网红打卡点,需要顺应年轻化、时尚化、市场化的潮流;超越当代看传统,立足世界看中国,需要冲破知识壁垒与文明偏见。
“江汉之水,非一源之水;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因为有众多的知行者、探路者、创新者,我们欢欣于传统文化的活力,我们钦敬于中华文化的智慧,我们也更有信心共建源流活水、有根有魂的新家园。致敬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活化计划”十一个入选项目。
国学公益资助计划入选名单
一、国学耆宿计划
楼宇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二、国学星斗计划·名家组
黄俊杰(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郭齐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国学院名誉院长)
彭 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教授)
邓小南(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
董志翘(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文学院教授)
陈尚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文系教授)
桑 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学院教授)
杨儒宾(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讲座教授)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景海峰(深圳大学国学院、哲学系教授)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黄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
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陈 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三、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
李 霖(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程少轩(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泽绵(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郜同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敬峰(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 猛(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陈民镇(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苗润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程 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