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网上发徒步秦岭的信息,总有好心的网友提醒我,秦岭北麓可能有金钱豹等野兽出没,需要加倍小心。
对于这些提醒,一直都没太在意,总以为自己走的都是很成熟的路线,平时人多,不会有野生动物出现。没想到,最近一次,在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附近的山沟里,还真的偶遇了一只长得很奇怪的野生动物。
它长得可真是太超出常规了。
猪獾是保护动物吗(白面猪獾是保护动物吗)
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小型犬。
再看两眼,又感觉会不会是狐狸。
等它一回眸露出正脸,妈呀,那不是猪吗!
发现这只动物的地点在上王村附近的黄峪沟,从沟内进山约2.5公里的地方,一个叫“十八盘”的山坡。时间是4月底的一天下午5点,日落时分。
当时,我从翠微山上的黄峪寺村下来,正急匆匆地顺着黄峪沟往山外走。走完二道沟,到十八盘时,太阳还没下山,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沟两边的山上,四周寂无一人。但嵌在山缝里的山沟,光线已经先暗下来了。
离出山不远了,我内心稍微放松了一点。就在这时,前方道路下面突然窸窸窣窣地爬上来一只动物,打眼一看,它有着蓬松的灰褐色毛发,拖着尾巴,鼻吻突出。
我以为是谁家的狗跑到山里了。秦岭北麓的山里头经常能看见狗。再一看,不对,狗没有这么矮的,几乎是匍匐在地上而行了。莫非是只狐狸?
这里刚好有渗出的泉水从山坡往下流淌。那只小动物就在泉水润湿的泥地上不停地寻找、翻拱着什么,像是在觅食。我走路发出很大的声音,它充耳不闻,几乎是无视我的存在,一边在泥地里忙活着,一边从山坡下穿过我前方的路面,往山坡上方爬行。
我停下来,用手机录视频。然后又举起相机拍它。它悠哉悠哉地干着自己的事情,终于横过身子,露出了脸——天哪,这个小动物,居然长了张猪脸,小小的眼睛,长长的鼻子,一眼看上去不就是小猪仔吗?这可真是让人意外了。
大概两三分钟之后,“咔嚓”的快门声终于惊动了它,它头也没回,加快步伐,扭动着灵活的小身体,飞快地钻进了一道石缝里,消失不见了……
我也没再停留,带着惊异的心情继续赶路。回家后,在网上搜索,终于找到了和它长一样的野生动物图片——
原来,它还真和猪有点关系,名字里也有一个“猪”字,叫“猪獾(huān)”。
根据网络资料,猪獾,别称沙獾、山獾,是鼬科、猪獾属的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南方分布更多,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可能因为鼻吻突出形似“猪拱嘴”而得名。
除了猪獾,世界上还存在着狗獾,体型和猪獾差不多,头脸长得像狗。
猪獾一般栖息在高、中低山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平原、丘陵等环境中,喜欢穴居,经常选择天然岩石裂缝和树洞作为栖所。
秦岭黄峪沟
它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既吃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甲壳动物、昆虫、蜈蚣、小鸟和鼠类等动物,也吃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据说视力差,嗅觉灵敏,常夜间行动。估计听力也不怎么样。
性情凶猛,受到敌害时,会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声音似猪。
猪獾个体两岁达到成熟,寿命能达10年。我遇见的不知道是一只几岁的猪獾。
秦岭北麓这几年随着村民搬迁下山和封山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人对山的干预减少,野生动物们活动的范围可能也就扩大了。
不得不说,喜欢进山的朋友还是得注意安全,包括我自己,还是得对自然有敬畏之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