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明朝16位皇帝顺序图:
明朝的16位皇帝,除了三位以外,一共有13位埋在了北京,也就是现在的明十三陵。
这三位分别是:朱元璋在南京明孝陵,朱允炆一把大火之后不知所踪,景帝朱祁玉被他哥哥朱祁镇贬为王,没有资格入驻十三陵。
朱由校读jiao还是xiao(朱由校为什么传位给朱由检)
大明末期,明光宗朱常络(红丸等明宫三大案都与他有关)登基一个月后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由校做了皇帝,史称明熹宗,年号“天启”。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对的,他只活了23岁!当了7年的皇帝)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手艺高明得很。他所宠信的太监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朱由校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别来打扰,这点小事你就瞧着办去吧。”这一来正合魏忠贤的意,他就去照自己的意思办了。
所以有了阉党当道的事情发生了。
话说这位木工皇帝朱由校也有自知之明,为了检验手艺高低,他曾命令太监乔装改扮,把作品送到集市上卖,结果一登场就变成抢手货,市场口碑才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据说朱由校不仅擅长木工,更擅长雕刻,凡是送进宫来的家具,他只要感兴趣都要亲自拆解,然后组装起来,回到木工房有样学样,做出一个完美复刻版的A货,终日乐此不疲。
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
(明熹宗手工制物)
朱由校在位时期的太监刘若愚曾写有一篇名为《酌中记》的文章。其中记录了明熹宗朱由校曾经在木桶上凿了许多孔,并在其中设置了机关,之后再往木桶里灌水,然后打开机关,里面的水竟然能够像喷泉瀑布一样喷洒淋漓,这是很多专业木匠也难以达到的水平,而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居然能轻而易举地造出来。
从木制的小玩具,到折叠床,紫禁城的微缩景观。明熹宗在创作时思维跳跃,从来没有独特的偏好,他可以灵光一闪帮宫女做个梳子,也可以在皇宫后院重新弄个喷泉。据说当年修缮紫禁城,皇帝对施工方很不满意,还曾经亲临现场指导,让工匠们重新粉刷油漆,皇极殿正是在天启年落成的。只是可惜,要不是弟弟信王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继位后弄得国破家亡,搞不好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还能流传于世,供后人瞻仰呢。
朱由校的独特天赋掩盖不了在文化上的不足,虽然木工技巧未必能治国,但在那八年里,他在自己的木工房为大明造了艘四处漏风的航船,八年未沉,直到亲手交给五弟朱由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崇祯皇帝,这位木工皇帝临死前还反复嘱托,吾弟当为尧舜!
而这个朱由检虽然是亡国皇帝,不过确实一个不错的皇帝,他一直对魏忠贤专权深恶痛绝,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所以魏忠贤闻听这个消息,立时就慌了,但是因为事出突然,魏忠贤被弄得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想对策,迅速继位的朱由检就命令御林军将魏忠贤控制起来,接着将其余党一网打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