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

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

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李凯利专栏】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北宋“第一钢铁直男”范仲淹原创作者|李凯利(女,重庆市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校语文教师)本文为李凯利老师原创投稿,首发李凯利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凯利小语”,版权归原创作者李凯利老师所有题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01“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李凯利专栏】

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

泥猪瓦狗是什么意思(泥猪瓦狗是什么动物)

北宋“第一钢铁直男”范仲淹

原创作者|李凯利(女,重庆市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校语文教师)

本文为李凯利老师原创投稿,首发李凯利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凯利小语”,版权归原创作者李凯利老师所有

题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01

“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走!走!走!看皇上去!”

应天府书院内雪花花抛书一片,书生们前簇后拥走出院门,直奔大街而来,个个伸长了脖颈向街心望去。

你道这来人是谁?原来是当今圣上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朝拜太清宫,车马路过南京,全城轰动。

街上早已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值此万人空巷之时,书院内独有一学生纹丝不动,一味埋头读书。此人名唤朱说(yuè)。

“嘿!我说你这小说说(yuè),都这会子了怎么还在读书?快快快,跟我看皇上去!”好友唤道。

“皇帝有什么好看的?”朱说埋头读书。

“皇帝,一辈子能见几回呀?这机会多难得!”

“皇帝,总是要见的,等将来见也不晚啊!眼下,我要好好读书。”说完,朱说继续埋头。

说话间,同窗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听得朱说这番话,有的同窗觉得他志向远大;有的富家弟子见朱说平日里穿着寒酸、生活实在艰苦,便鄙夷道:“就你?还以后见皇帝,痴人说梦吧你就!”

朱说还是埋头读书。

要说这朱说生活也着实艰苦。

每天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再倒点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有一官二代同学挺好心,见他常年吃粥,便常常送些美食与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这同学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若我没有见过光明。”

朱说深知,依赖他人的给予,只能获得暂时的安稳,说不定还会消磨艰苦中激发起来的斗志。他选择把自己和那些虚幻的幸福隔离开来,埋头在艰苦中继续奋斗,继续前行。

真正的钢铁直男,有强烈的自知之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勇于拒绝诱惑,能够包羞忍辱,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心中有理想。

02

但说朱家也算是富户人家,缘何朱说过得如此艰苦?

原来这朱说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范仲淹。

范仲淹生父范墉,曾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为官清廉,家境并不十分富裕。范仲淹两岁时,父亲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乃范墉妾室。范墉撒手一走,虽然留下一些家产,但完全轮不到身为妾室的谢氏把持。谢氏贫困无依,无法立足,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朱说年岁渐长,酷爱读书。朱家经济殷实,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但真正的钢铁直男,总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朱说害怕安逸的生活消融自己的斗志,便常常去附近山上的寺庙中寄宿苦读。从这时起,朱说就艰苦朴素,开始了“划粥割齑”的生活;饱读诗书,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道:“你看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口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朱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算命先生很好奇,这高考填志愿也没这么填的呀?差别恁大!于是就问为什么。朱说回答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说:“你有这颗存心,真良相也。”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乡里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也是无巧不成书。

一次,朱说和兄弟发生口舌之争,惊愕地发现,自己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自己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

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了他被隐瞒多年的真相。朱说深受刺激和震动,又愧又愤,断断不愿再过这寄人篱下的日子。

真正的钢铁直男,决定这辈子一定要靠自己。

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有了事业根基,再接母亲养老。就这样,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继父和母亲的阻拦,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正的钢铁直男,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

03

23岁时,朱说进入南都(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求学。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数千卷。后来,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时全国最高学府。应天府书院聚集了许多才高品佳的师生。到这样的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读,况且学院免费就学(划重点!划重点!),正是经济拮据的朱说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朱说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生活上,他兜里没钱叮当响,常常吃不上饭,天天“划粥割齑”,不以为苦。学习上,他昼夜不息地攻读,相传连续五年未曾解衣安枕。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他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书。

简直是钢铁直男中的金钛合金!

就在这样“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不懈努力中,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朱说终于考中进士,踏上仕途。

04

一开始,他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主要掌管讼狱、案件事宜。

官小咱也不介意,只要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愿意。钢铁直男还怕从基层干起咋地?

朱说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是个“干”!

期间,他还把远在长山的母亲接来身边奉养,以尽孝心。

短短两年时间,朱说就因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

于是,他给皇帝写奏折请个恩典,申请恢复“范”姓。听说那时苏州范家还有些反对意见,毕竟苏州范家还是有些家产的。于是朱说写信保证说:“止欲归本姓,他无所窥。”大家才放心,皇帝也同意了。

从此,朱说改回名字,姓范名仲淹,字希文。

又过4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工作。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

这哪是关心人民疾苦、胸荡浩然正气的钢铁直男看得下去的呢?

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事关体大!好在这张纶奏明朝廷,宋仁宗同意了。

一纸调令指派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

天圣二年(1024年)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开始筑堤。

但工程开始不久,就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次航大海潮,海水太猛,一下卷走了一百多个民工。

这要放现在,绝对是重大工程事故。

大家都吓坏了!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还有人说这根本就是范仲淹想搞政绩,劳民伤财!

此时的范仲淹却稳若泰山,他看看身边的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者一段屹立的堤堰,他的内心平静了很多。

滕宗谅是谁啊?就是后来让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滕子京。

范仲淹和滕宗谅

大家发现范滕二人泰然自若,一点也不“翻腾”,情绪便逐渐稳定了下来。

为了让民工不再害怕,范仲淹亲自站到海里,指挥大家一起护住阵脚。

真正的钢铁直男不会因为偶然的挫折而退缩,而会积极地从外界汲取力量,为了长远的利人的目标不懈奋斗!

天圣四年(1028年)春,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堰终于修好了。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

范公堤

往年受灾流亡的百姓,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

为了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人们把这个堤命名为“范公堤”。

化县不少灾民竟然都跟着范仲淹姓了“范”。

至今兴化依然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范公祠

05

不幸的是,在筑堤期间,范仲淹母亲去世,他不得不辞官回家,后期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因为按照古代规矩,官员父母去世,都要回家守孝三年,不能当官。这叫“丁忧”。

丁忧期间,范仲淹被“返聘”到应天府书院当老师,教出了不少优秀学生,不必赘述。

丁忧结束后,时任宰相的晏殊举荐范仲淹进入秘阁任校理。

这晏殊便是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那个晏殊。

担任校理期间,范仲淹主要负责皇家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相当于皇家图书管理员。

历史上很多牛人都做过图书管理员,例如老子,例如毛泽东。

校理官不大,但离皇上近啊!成日家不是与皇帝相随,就是和达官显贵为伍,无形中被推进了政治旋涡当中。

当时的仁宗皇帝年已20,但是朝中各种军政要事,却全凭60多岁的刘太后把持,自己是一丁丁点儿权力也没有。心里这个苦啊!

仁宗也是不愿意,奈何也没啥特别特的好办法,只能这样。

一次,赶上这刘太后大寿,皇上带着大臣到会庆殿跪拜给太后祝寿。

这明显不合礼制,你说你一太后过寿,你儿子跪你就得了,怎么还让群臣给拜上了?但群臣一个个默不作声。咱是真知道,咱就是不敢说。

钢铁直男范仲淹哪忍得了这个?

于是,他马上写好奏折一封,说:“皇上啊,这哪行啊!你孝敬母亲可以,这是家事。但文武百官一起叩拜,这是国事。有损皇上威严。”

这还不算,他又上书给太后:“太后啊,皇上都已经二十岁了,您老人家也该结束听政,把权力交给皇上了......”

刘太后大怒,心想,你个破图书管理员嘚瑟什么嘚瑟?老娘垂帘听政几十年,满朝文武也没见谁放个响屁,就把你能的,叽叽呱呱叽叽呱呱!

知道此事后,举荐他的晏殊很生气,说:“范范啊范范,你是不是个二货!我刚举荐了你,你就捅这么大篓子!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我想想吧,啊?!”

范仲淹一愣,说:“殊殊啊,我正是为你想才如此这般呐。我担心别人说你举荐的人毫无作为........”

他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天下之大,钢铁直男的情怀谁人能懂?

后来的后来,范仲淹就被调离京城,贬至河中府任通判。

走的那天,京城的大小官员成群结队送他到城外,大家举杯饯别:“范范啊范范,你这一去,极为光耀啊!”

极为光耀,极为光耀!

有多少人知道这范仲淹并没有做错,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有多少人在这庙堂中苟且,不过是“看破不说破”,选择了低调行事,选择了明哲保身!有多少人看惯了尔虞我诈,也知道是真心可贵,不过是为了眼前的生活无法跟范仲淹站在一队!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生活啊。

范范,我说你可学乖吧!

06

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终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他想起了那个敢于说真话,敢于做实事的范仲淹。

没过多久,宋仁宗就把范仲淹召回京师,任命为“右司谏”,专门评议朝事,就是要敢说,要实说。

谁承想,这范仲淹真个敢说!连皇上都敢说!

一次郭皇后和妃子闹矛盾时,不小心打到了皇上。

这郭皇后实则是个好皇后,只是平时管理后宫严厉,得罪过一些人。

此时那些人抓住机会,蹿腾皇上废了皇后。宰相吕夷简也在其内,猛拍皇上马屁,还振振有词:“平民都可以休妻离婚,庄稼汉多收了几斗粮食还想换老婆,何况天子?”

要说这宰相何必参与宫闱斗争?

《甄嬛传》看过不?后宫前朝一根线呐!没点利益关系,谁要趟这浑水?没看过的赶紧回家补课哈!

这宋仁宗也真是米汤盆里洗脸——糊涂脑袋,渐渐便有了废后之意。

你说气人不?你老婆不小心打你一下怎的?别人说两句,这就要休妻?

难不成这贤惠正直的皇后就要这么被废掉啦?

钢铁直男范仲淹终于坐不住了!

他先在朝堂上和宰相吕夷简大肆争辩,未果。

钢铁直男绝不轻易放弃!

于是,范仲淹又写好奏折,劝皇上不能废皇后。

范仲淹的妻子很是担心,拉着他的衣服,说:“范范,你都被贬过一次了。这次你能不能别再掺和这事啦?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们母子考虑啊。”

谁知范仲淹看了看满脸愁容的妻子,把九岁的大儿子叫了过来,说道:“我这次上朝,如果回不来了,你就带着弟弟好好读书,以后永远不要做官!”

说罢,转身离去!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然而,范仲淹捧着奏折等来的不是皇上,而是宰相吕夷简。吕夷简早就向皇上讨来圣旨,直接把范仲淹贬到浙江桐庐任知州。

京城官员闻讯,又一次热热闹闹来送别,大声赞扬:“范范啊范范,你这一走,比上次还光耀啊!”

如果说,范仲淹上次被贬,同僚们夸赞他“极为光耀”里有对他的佩服、崇拜,那么这次除了更加的佩服,还含着一点调笑的味道了。

但真正的钢铁直男,勇于坚守心中的道德律,从来不怕世俗的调笑。

他挥一挥衣袖,泰然而去。耳畔响起——

他们说听话才叫乖

其实是无奈

坚持自己的想法

那才叫厉害

我很不一样所以学不乖

与众不同有一点拽

我是我自己所以学不乖

我的明天更精彩

~~~

(歌曲《学不乖》演唱:李梓毅)

07

之后,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担任国子监,后来升为吏部员外郎,专门管理百官。

想来范仲淹这些年经历“两进两出”,应该是学乖了。哪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一点“教训”都没接受。

在吏部供职期间,范仲淹发现举国上下官僚风气横行,机构繁复臃肿,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培植羽党,任用亲信,把持朝政,朝中腐败不堪。

于是,范仲淹亲自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列出这官场中谁是谁的亲戚,谁是谁的门生,谁又是走了谁的后门,直接递给了皇上,还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群臣分成两派,相互指责!这就是有名的景佑党争。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击范仲淹迂腐。

范仲淹这种钢铁直男怎么会示弱呢?他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奸猾。

吕夷简便污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最后,宋仁宗还是站在了吕夷简一边,夺了范仲淹的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

京师的官员们再次轰动了,第三次跑来喝践行酒,啧啧称赞:“范范啊范范,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么刚!这次一走,特别荣耀啊!”

三起三落的范仲淹听罢,哈哈大笑:“我范仲淹前前后后已经是‘三光’了。下次再送我,准备一只羊,作为祭吧!”

饯行酒喝了,范仲淹走了。

有人说他二,有人说他就是个傻子,有人怕遭到牵连再也不敢和他亲近。

从京城到饶州,一路凄凉,竟无一人接待。范仲淹苦中作乐,写下一首诗: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过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是啊,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这一年,范仲淹四十七岁!

他还是那个勇毅正直的钢铁直男,他还是那个永远都学不乖的钢铁直男!

哦,我学不乖~~

08

到达饶州之后,在饶州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范仲淹,告诫他说:“范范啊范范,你屡次在朝中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详的叫声。希望你以后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从此要拴紧舌头,缄默不语,少管闲事,这样才能保平安、荫妻子啊……”

钢铁直男范仲淹哪里会听呢?他立即答复了一首《灵乌赋》,斩钉截铁地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又写一首诗: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恤赋灵乌。

没过多久,北宋受西夏入侵。

西夏人原是住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代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守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

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是举棋不定。

09

宋仁宗寻思,这“蓝脸的阿凡达不骑马,红脸的蜘蛛侠墙上爬”咱也没见过;这神兵猛将咱大宋也确实没有,可怎么着呢?挠挠挠,我挠挠挠,一头乌黑光亮的秀发都快给挠没了,心里特煎熬,头顶挺凉爽呐。

难道这泱泱大国就找不出一员能用的大将去抗击西夏吗?

说到这,咱可得唠唠这北宋皇族老赵家的发家史了。

唐宋之间,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五代十国。简单说呢,就像那军阀割据,大家靠武力抢地盘称皇帝。

赵匡胤乃后周(950-960年)节度使。节度使是一个很大的官,掌握了地方的全部权利,包括财政、军队,甚至官员的任免。

当时后周的皇帝特别小,只有七八岁。“儿皇帝”能有什么实权呢?实权可都在这里。

赵匡胤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特别特地想当皇帝,但是呢,又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篡位,怕落得个“乱臣贼子”之名。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

公元960年,赵匡胤挥兵出征,来到了陈桥这么破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走了。

他的部下捧着黄袍来到他的营帐内,跪在地上恳求他:“大将军,您功劳卓著,英明神武,这皇帝由您来做才合适呀!”

赵匡胤为了显示自己对皇帝的忠心,当然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们这帮龟孙,简直是岂有此理,这不是让我造反吗!”

但是,演戏嘛终归是演戏,导演喊“卡”就得“卡”。

就这样推让了几番,最终总导演赵匡胤在全体群众演员(众属下)的“极力劝说”下,“勉为其难”地穿上了黄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随后,赵匡胤就帅军回师开封,夺取了后周政权。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地方是宋州(今河南商丘),于是就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宋朝。

宋朝建立后,当年跟着赵匡胤打天下的大将们也都成了权倾一方的节度使。

老赵担心呐!他这么一琢磨,不行呀,当年我做节度使的时候权倾一方,夺去政权易如反掌;万一这些老哥们儿也学我来个“黄袍加身”,那可不是要崴泥了么?

于是,一次退朝后,老赵留下石守信等几位“开国元勋”喝酒。

这喝得正高兴呢,老赵突然说:“我说哥几个,我赵匡胤要是没有你们,也当不了这皇帝。当皇帝有什么好啊,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呢。自从当了皇帝,我这一天好觉都没睡过呀。”

石守信等人一听,这什么意思啊这个?连忙说:“我的万岁爷呀,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不成?”

这赵匡胤冷笑道:“谁不想要富贵?要是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一样对你们黄袍加身,拥立你们当皇帝。即便你不想造反,由得了你吗?”

石守信等人这才明白,原来这赵匡胤打的是“兔死狗烹”的算盘呀!众人慌忙跪拜,咚咚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心中早有预谋,便说:“人生苦短,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多买点房产,留给后代子孙,家里多养些歌妓舞伶,日夜饮酒以终天年。咱们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不是很好吗?”

第二天,石守信等大臣便都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自然是欣然接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从那以后,宋朝就坚定了“重文轻武”的思想。

这老赵家重视文官,在一些武将的职位上也任用文官,武将地位日趋低下。为了防止武将和士兵太过熟悉,拥兵自重,引发内乱,老赵家也没少费心呐!军队的将领常常调来调去,这就导致将领和士兵之间不熟悉,配合不能默契,军力衰微,常常受到邻国的侵略和骚扰。

宋朝初年最主要的敌人是辽国。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契丹人大多骁勇善战。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就常常眼红宋朝的物资和土地,常常在大宋边境地区烧杀掠夺,给边境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宋朝忍无可忍就派兵去应战了。双方互有胜负,战争持续了很久,最后都有点坚持不住了,都不想打了,就决定议和。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宋、辽两国签订了一个协议,重新划分了一下地盘,商定了开放边境的政策,同时还规定了宋朝每年要给辽国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匹布。史称“澶渊之盟”。

自打这以后,宋、辽之间就没怎么发生大规模战争了,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和平。

谁能料,这西夏犯了红眼病,也来攻打这大宋来了。

宋仁宗这个愁啊,这要坏菜呀这是。

就在宋仁宗头顶都快挠秃噜皮的时候,大将韩琦献言,说这范仲淹熟读兵书,一定可以打赢西夏国。

能行吗这个?皇上只记得这范仲淹死倔死倔的,比倔驴还倔。

谁知,一旁站着的宰相吕夷简也向皇上推荐范仲淹。

嗯,这吕夷简都说他行,那他一定行。

于是,一封诏书就召回了身在越州的范仲淹。

此时范仲淹已经52岁了,头发都花白了。要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那个年代,范仲淹算得是半个老头了。但家国不幸,君命难违,钢铁直男范仲淹只有临危受命、挂帅出征。

10

要说这推荐人韩琦的眼光还真不错,范仲淹一介文人把军队治理得也是井井有条,像模像样,还采用了不少新措施。

范仲淹一到延州,便开始全面检阅军旅,对军队实行了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又在当地居民中选录了不少民兵,组织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锐意改革,原来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范仲淹给取缔了,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

他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绝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绝不说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中斩首,毫不留情。

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强悍敢战,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直到北宋末年,这只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在狠抓军事的同时,范仲淹主动团结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对他们慷慨优惠。就这样,西夏交战地带渐渐屹立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钢铁直男范仲淹摇身一变,成了抗敌御侮的钢铁侠了。

将军白发

11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章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

他本人又随后引军出发,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只用了十天,新城就建好了。这边是锲入宋夏夹界间的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西夏不甘失利,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夏去秋来,范仲淹54岁了,满头白发随朔风飘摇。望着南飞的大雁,范仲淹心中无限感慨。他彻夜失眠,索性起来挑灯填词: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白发的何止将军一人,流泪的又何止是眼前征夫?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但在这悲凉和伤感中,回荡着豪迈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钢铁直男!

这首《渔家傲·秋思》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宋词,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自古打仗劳民伤财。西夏本就建国不久,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又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胜利,军队士气逐渐低落。

大宋这边,军费开支巨大,国库里的钱也不大够用了,只好伸手向老百姓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叫苦连天,部分地区还有人起来反抗。

两国这么一合计,议和吧!维持了几年的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钢铁侠范仲淹不放心呐,这万一哪天西夏又打回来了可咋整?于是他紧密处理战后防御工作。没几天,又接到圣旨:速回京师!

范仲淹回复说:万岁爷呀,这儿走不开。不好好巩固战后成果,万一西夏再打怎么办,再等我几个月吧!

但朝廷连下四道诏书,令范仲淹、韩琦二人速回京师任职!

12

话说这宋仁宗火急火燎叫范仲淹回京师干嘛呢?

且范仲淹回到京师后,皇上亲自赐座,加封他为参知政事(乃副宰相之职)。皇上命他和枢密使富弼、韩琦一起主持朝政。要他拿出具体措施,改变国内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局面。

范仲淹义不容辞。他认真总结了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向皇帝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的序幕!

十项改革主张主要集中在:官吏升降制度、严查官场腐败、重视农桑生产、政治军队建设、减轻农民徭役......

庆历新政,可以说是范仲淹政治生涯的巅峰,他的治国主张得到了落实,也给整个北宋带来了新的面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但是蛋糕重新分配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当权者的利益,这些当权者中间不乏皇族。一时之间,问题多多,阻力重重,宋仁宗这颗糊涂脑袋又开始摇摆不定了。

新政实施不到八个月,失败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先后以“朋党”之名被贬离京。此次,已是范仲淹第四次被贬。

史学家一致认为,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13

庆历四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也就是滕子京,因滥用公款,被人弹劾,贬谪到岳州(今岳阳)作太守。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两人同年举进士,此前还一起同生共死领导修筑了著名的“范公堤”,是个能干之臣。

来到岳州之后,滕子京很快就让岳州面目一新,还重修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刻了好多唐宋代诗词歌赋在上边。

他专程给远在邓州的范仲淹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嘱咐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记。

56岁的范仲淹正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百忙中在这里谋划、创建了书院内的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公余到书院讲学,并在书院东侧创建了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也因百花洲而得名。一时,邓州文运大振。

也是在这花洲书院内,范仲淹依照滕子京送来的图,凭着丰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紧紧抓住一个“异”字,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让“江南三大名楼”当中原本不甚起眼的岳阳楼摇身一变,成了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的天下名楼。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不过是或悲或喜。悲者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喜者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呢,则要“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难道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洒脱超然的心态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范仲淹才超越世俗,忠贞地坚守心中的理想。

如果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白的是范仲淹的家国情怀,那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充分地彰显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除了滕子京,谁和我范仲淹是真正的志同道合的人呢?

是呀!范仲淹明白,真正的赤诚执着、刚正不阿总是伴随着孤独。然而正是这份孤独滋养了范仲淹伟大的灵魂,让他在这碌碌红尘中没有活成一具泥猪瓦狗。

子京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4

公元1052年,朝廷命范仲淹去颍州为官。那时候范仲淹已经患病,但他仍然坚持带病去上任,行至徐州,猝然离世,享年64岁。

宋仁宗闻讯痛书“褒贤之碑”,并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宋朝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只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9人而已。

钢铁侠范仲淹圆满了。

范仲淹去世后,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了范氏一族后人的心中。

次子范纯仁官至宰相,一心为民,被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布衣宰相”。

范仲淹生前花巨资购置良田,用收来的佃租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老百姓。范氏一族的后人继承了这项优秀的传统。直到清朝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还在不断地为这项善良而伟大的事业注入精力和资产。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但是一个八百年兴盛不衰的范氏家族,却打破了这仿佛命运枷锁的宿命。

钢铁侠范仲淹真正的圆满了。

当他以一种巨大的勇气和几乎无人可以理解的执着,践行着正直、忠诚、刚毅、良知、善良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子孙后代的灵魂深处中播下一颗颗珍贵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长成苍天大树时,就变成了护卫整个家族的最强大的保护伞。

尾声

我感动于范仲淹“划粥割齑”的苦学精神,感动于他“三进三出”的刚直气度,感动于他“临危受命挂帅出征”的英雄气概,感动于他“庆历新政”的锐意进取,感动于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脱俗,感动于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感动于他一生并非坦途却永远记得帮扶他人……

是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范仲淹用一生完美地向我们做了阐释。

范仲淹,北宋第一钢铁直男!

上一篇: 马鞍山村(马鞍山村在哪里)
下一篇: 象牙球(象牙球雕最高多少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