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电影《一九四二》
中国饥荒是哪几年(中国饥荒1962)
今天想聊一个话题,粮食。
臭名昭著的饭圈倒奶事件没过多久,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唏嘘二字形容不尽。
在袁老去世前的几个小时里,自媒体展开了头条速度大战,普通网民被绕得团团转,10分钟就让袁老登顶热搜。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老百姓对袁老的爱戴和尊敬。
“有袁隆平吃米,没袁隆平吃人。”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不信,咱们接着聊粮食话题。
几千年的粮食问题
记得某部电视剧里有个桥段,虢国夫人诱惑唐玄宗,想取代杨贵妃的位置,唐玄宗笑着说:
“宫里的女人就像这满桌的饭菜,菜很多,吃腻了可以换,但唯有这一碗米饭无可替代。
贵妃就是这米饭……”
我们国人对于米饭的依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有人说“五谷丰登”的“五谷”里没有稻,而是麦,其实这只是版本不同而已。北方五谷以麦为主,南方五谷以稻为首。
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粮食都是自古以来的第一要义。
《人类简史》里有一段描述,最早远古人吃动物骨髓,因为打不过豺狼虎豹,只能等那些大型动物吃完了再吃点残羹冷炙,后来人类学会了捕猎,就吃上了肉。再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就有了粮食的概念。
人类学会了种植粮食,就开始有了土地的概念。
粮食增多,人口也跟着上去,可人口到了一定程度,粮食就不够吃,于是引发战争。
早期人类的战争,争夺资源的首要就是争夺土地。由于战争,生产力被破坏,人口下降,粮食又到了一个够吃的阶段。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次次印证了这个规律。
王朝更替,几乎都和粮食有关——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耕种都无法生存,最后爆发了黄巾起义。
西晋年间,八王之乱,老百姓饿到“易子而食”,晋惠帝却说“何不食肉糜”。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连年战乱,各地饥荒,最终爆发黄巢起义。
宋朝更不必说,农民起义一个接着一个。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高迎祥李自成闯军起义。
清代就不一样了,历史学家公认清代是封建时期“救灾体系”最完整的朝代,可即便如此,清朝依旧各种饥荒不断。
明朝末年,土豆玉米引进,粮食结构丰富化,于是乎清朝初年,人口疯狂增长。可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依旧各地饥荒不断。
鸦片战争后,饥荒几乎成了清朝统治者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
与此同时,左宗棠忙着收复新疆,负责军饷的就是山西省。左宗棠一次次向山西催粮食,山西巡抚就差上吊自杀了。
而朝廷里,李鸿章反对用钱去救急,他觉得钱应该用来建造北洋水师。清流官员们纷纷弹劾李鸿章,求慈禧太后先开仓济民。
最后还是慈禧拍板,挪用北洋水师的一部分银子拿去救济灾民。
图源:网络,李鸿章与慈禧
古代饥荒,在历史典籍里处处可见,究其原因,生产力有限。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就会引发饥荒、战乱。这就是马尔萨斯的理论。
过去几百年里,他的理论一次次被提起。
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一九四二》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历史上真实的1942河南大饥荒远比电影和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残酷。
战争加天灾,当时的河南作为粮食大省竟然成了饿殍遍地的人间炼狱。
图源:电影《一九四二》
挑战几千年来的难题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打倒了所有地主阶级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再加上政府鼓励种植,高价收购,农民热情被大大提高,短短几年,粮食产量突飞猛进。
然而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严重,粮食紧张情况再度出现。
记得2010年时,互联网上不知是谁放出了谣言说某市大米要限购,吓得老人家们马上去超市扛了一屋子大米。
有年轻人嘲讽老年人无知,但年轻人不懂,那些老年人是实打实经历过粮食紧张的年代的。
在1960年,光靠调动积极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问题。
就在这时,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组开始了征程。
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当时人类历史上最难的课题——解决饥荒。
在此之前,“杂交水稻”的概念已经有科学家提出,但国外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都难以进展,有人培训成功了个例,但无法量产;有人进入了量产,但根本不能投入使用。
袁隆平开始研究这个项目时,正处在我们国家被国内各种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所有的研究全靠他自己找资源找资料。
某天,年轻的袁隆平发现稻田里多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大喜过望,马上对这一株稻悉心呵护,成熟后收好了稻谷,播撒到更广阔的稻田中。
当他满怀希望时,第一次失败残忍到来。
那亩田里的稻子,或是参差不齐,或是浆化,根本无法投入食品产业。但这第一次失败,只是他后来无数次失败的开始。
1965年,袁隆平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两年后,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这项研究研究,彻底推翻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成功推论水稻也有杂交优势。
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袁隆平看到的曙光越来越多。
可在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133平方米田里。
到了5月18日晚上,不育材料秧苗,全部拔除毁坏,谁干的,至今不得而知。
失败再次敲打了袁隆平,痛心疾首下,他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没有放弃,继续坚持试验。
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1975年,“制种关”攻克。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具有历史性意义。
19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正式开始量产。到2017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超过2000斤。
意义深远的成功
有记者采访袁隆平时问,是不是很害怕那种饥荒再出现?
袁隆平笑着摇摇头:不可能再出现了。
现在人们消费水准提高了许多,我们每天吃的大米有东北大米、苏北大米,还有泰国进口香米。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保障了基本粮食的供应,战略意义深远。
小学时科学老师就说过,我们国家占了全球1/5人口,中国一旦爆发粮食危机,就算全世界把粮食运来也不够支撑。
去年疫情至今,世界多个地方有粮食危机显现,往最差的角度想,若是国外像封锁技术一样对我们进行粮食封锁,我们能不能挺过去?
答案是,能。
杂交水稻足够自给自足。若有人说,杂交水稻口感不如那些东北大米口感好,那么,这就是饱汉不懂饿汉饥,不消多说。
袁隆平的成功,不仅造福国内百姓,也让国际社会感恩万分,尤其是非洲。
非洲饥民比率不低,纯粹靠粮食进口,对经济底下的非洲国家而言是雪上加霜。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后,非洲50多个国家的人民无比感激袁隆平,都把袁隆平当成大恩人。
世界本一体,解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也是关键。美国人就不懂这个道理。
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后,袁隆平又投入了其他研究中。
他还有三大目标是:超高产!海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
90岁的老人还奔波于田间,躬身研究新品种。正如他教导年轻人的:他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有一堆失败的经验,别怕失败。
正是在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几十年不懈努力下,中国基本彻底告别了饥荒。就算有风浪,也不至于回到古代人吃人的情况。
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有袁隆平吃米,没袁隆平吃人。
粮食紧张的饥荒一去不复返了,但粮食危机是否彻底远离?似乎并不,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现在我们不愁没米吃,但对于食物的要求早已不是百年前只要有饭吃就行的程度。我们需求更多膳食结构,想吃牛肉,想吃鸡肉。
欧美国家通过几百年的变化,主食已由高碳水的米面变成了高蛋白的肉类,未来我们是否也会有结构变化?不得而知,但对于肉类的需求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猪肉贵了。
前段时间还在跟朋友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排骨比猪肉贵?因为一头猪身上排骨量比肉少,物以稀为贵。
未来肉类需求会越来越大,粮食问题还有更多挑战。再加上疫情之下全球粮食产量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所以,“光盘行动”很有意义。
话说回来,无论我们对肉类需求有多高,每天总得吃点饭。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无论一天吃多少东西,如果没有米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人是铁饭是钢,无论菜肴丰富与否,手中有一碗米饭就是安心的。
能吃到手中这碗安心的米饭,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无限缅怀袁隆平院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