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作为家族血缘的传承纽带,对民族渊源的追述、祖先形象的塑造、内部力量的凝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姓氏文化最早起源于太古时期,宋朝时就编辑刊印了《百家姓》,逐步收集姓氏达504个,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
百字姓
简化字(简化字改革是哪一年)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少数姓氏却深受汉字演变的影响,比如傅与付、萧与肖、阎与闫,还有陈、程、成等,他们家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经常困扰着大家。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却与上世纪70年代汉字的二次简化密切相关。
1.汉字为什么要二次简化?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很多人把它称为“方块字”,其实质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汉字的结构,最普遍的说法是“六书说”。所谓的“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
汉字“六书”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产生历史,距今至少已有四千多年,其形体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七个阶段:
1.1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和兽骨上的字。特点是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都有;笔画细而硬,主要是便于用铜刀、石刀刻画。
1.2金文:指铸刻在铜器上的字。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著称,因此金文又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1.3篆书:这是秦始皇时代的官方写法,也是相对于“隶书”而言的称呼,分为大篆和小篆,由大篆发展到小篆,奠定了方块字基础,体现了汉字标准化过程。
1.4隶书:始于秦朝盛行于汉朝,所以也称为“汉隶”,由秦朝初年“草篆”(不同于官方小篆,而在民间通行的篆书写法)演变而来。在字形上,圆形变为方形;在线条上,弧形变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简就繁,很多人把这种变化称为“隶变”。
1.5草书:这是跟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是汉隶的潦草写法,它求快求速,笔势连绵,仅能看出汉字的大致轮廓,现在更是龙飞凤舞,一般人难以欣赏和认识。
汉字的演变
1.6楷书:始于东汉,又称正书或真书,这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形体非常规范。
1.7行书:行书形成于魏晋,被称为“楷书的流动”,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字又比较独立,书写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
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实际也反映了方块汉字发展历史的规范与简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汉字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了统一官方与民间汉字写法,实现容易书写、便于印刷、好认易记等目标,一共组织了两次汉字简化。
1949年10月10日,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展开了第一次汉字简化工作,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最终简化字数515个,简化偏旁54个,一些异体字得以废除,较好实现了汉字简化的目标。
《汉字简化方案》
2.二次简化具体情况怎样?
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后,虽然许多汉字被简化,但还没完全实现容易书写、便于印认等目标,社会上进一步简化汉字的要求仍然存在,有些专家甚至按照简化原理展开自行简化工作。
1973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表示:汉字的简化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简化。
有关部门随即展开汉字第二次简化工作,主要采取以下简化方法:
2.1同音代替字:即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代替笔画繁复的字,如“籍”简作“笈”,既简化了字形,又精简了笔数。
2.2形声字:针对汉字中形声字居多的特点,运用“形声”结构来简化,如“葱”简作“茐”,“董”简作“苳”,“酒”简作“氿”等。
部分二简字
2.3特征字:用原字的特征部分来代替原字,如“贰”简作“弍”,这样既减少了笔画,又容易辨认,易学易记。
2.4轮廓字:保留原字的轮廓,省略其中部分笔画,如“堂”简作“坣”,简化的字与原字形体相近,简便好写。
2.5草书楷化字:用行草书改成楷书的形式,用以减少原字中的较多笔画。比如把“身”简作“ㄌ”,形成仍然流行。
2.6会意字:用几个常用字(或偏旁)构成一个字。比如用“仦”作“矮”的简化字,表示“人长得很小”。
2.7符号字:把原字笔画繁难的部分,用简单的笔画(或字)代替,如将“割”简作“刈”,但删刈、除刈中的刈却又不读“割”而仍读义(yì)音。
2.8简化偏旁(类推简化):第一种是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二种是不能单独成字的,这种简化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975年5月15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草案》并申请审议。
但“二简字”出台后,却有很多人认为“简化得面目全非”、“《草案》很不成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
1977年12月,《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但在1978年7月即停止试用,9月所有报刊停止试用“二简字”。
77年12月20日公布方案后开始试用
后来再次组织相关力量对“二简字”进行修订,1982年3月23日出台《增订汉字简化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未能通过审议。1986年6月24日,正式废止“二简字”,表示第二次简化就此结束。
3.二简字造成了那些影响?
虽然第二次简化成果最终没有通过审议,但由于有关部门对“二简字”的发布和宣传力度较强,以及有关媒体和报刊的试用、学校的教学,加之少数“二简字”笔画较少、书写简单、易于流行,在当时社会上非常广泛,产生了深远影响。
很多“二简字”在当今社会仍有影子,笔记、病历、市场、路标等公共场所都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社会生活。如市场中将“鸡蛋”写作“鸡旦”,车场将“停车”写作“仃车”,路边常将“快餐”写作“快歺”等。
现在仍用的二简字
有学者研究表明,“二简字”的动态阅读率可达96%,没学过“二简字”的人也能联系上下文,准确认读“二简字”。
部分“二简字”还成了规范字,比如咨(谘)字。有些“二简字”虽未收入现行规范,但亦有极高的社会认同度,如上面提到的将“餐”简化为“歺”等。
回到开始,最值得研究的,应该是对姓氏产生的影响,试举几例:
3.1“傅”姓与“付”姓
中国历史上,只有傅姓而没有付姓,宋代的《百家姓》中也没列出“付”姓。而“二简字”将“傅”简化为“付”,虽然很快将“二简字”叫停,但在社会上却影响很大,很多“傅”姓子女上户籍时将之改成了“付”,有的资料还将“傅作义”将军写成“付作义”,这个实属谬误。
3.2“萧”姓与“肖”姓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肖”姓,但非常罕见,甚至连宋代的《百家姓》、明代的《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还有很多资料上说,肖姓作为稀有姓氏,完全不见于香港台湾或海外华人地区。传统姓“萧”者居多,“肖”应该是作为“萧”的“二简字”保留下来的,但有很多资料却将名将“萧劲光”写成“肖劲光”。
萧与肖的混用
3.3“阎”姓与“闫”姓
汉代大辞典《说文解字》对这两个姓的解释为:有阎无闫,闫乃后世俗字,闫非姓氏。但在古代却有部分人将二姓混用,所以在《百家姓》中,阎与闫两姓是分开并存的,但两姓在写堂号时却都是太原,最早应该同属一支。在试行“二简字”时,曾将“闫”作为“阎”的简化字,试行了一段时间,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所以现在到底是此“阎”还是彼“闫”,却是需要详细的追溯考证了。
另外还有魏与位、戴与代、蓝与兰等,都存在类似混乱情况。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看来确实需要慎重对待。
参考资料: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均来自公开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