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13日中午12时40分,一架RF-104G侦察机从海峡对岸起飞,展开对我福建沿海军用机场的例行侦察。
与此同时,四架F-104G战斗机从台中起飞至金门外海担任掩护任务。
胡寿根老英雄简历(胡寿根战斗英雄)
其实,在对岸地面指挥所看来,这四架战斗机起飞也就是意思意思。执行两个任务。一是在高空飞行吸引我人民空军的注意力,为低空的侦察机提供掩护。但是,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侦察机会窜入大陆,而战斗机则只在海面上空盘旋。
其次,则是当侦察机被我空军截击的时候,这四架F-104G战斗机能够截击我方战斗机,从而让侦察机脱险,这在对岸看来,也是不用真的实施的行动。
因为当时我人民空军装备的是歼-6飞机。歼-6的飞行速度,也就1.4马赫多一点,而RF-104G侦察机(由F-104G改装而来)的速度是2.2马赫(两倍音速)还要多一点。
也就是说,两者的速度差着700多公里。
真的被我方发现,RF-104G侦察机也能够加力脱离。
事实上也是如此,自从对岸在1965年1月19日第一次窜犯以来,截止到1967年已经窜犯11次,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战斗,更从来没发生过战损。
每一次都是RF-104G低空进入,快进快出,然后安全返航。
12时56分,我地面雷达在发现了向我厦门逼近佯动的四架F-104G战斗机之后,很快就发现了那架RF-104G正低空窜入大陆,在漳州东南145公里!
对岸的指挥所当然知道骗不了我空军多长时间,但是,仗着美制F-104G飞机一贯优越的表现,他们也没觉得会发生啥危险。所以,也没命令飞机返航。
等过了一段时间,对岸的地面指挥所觉得差不多了,才命令战机返航。
四架飞机中的长机按惯例命令其他三架飞机报数。
轮到三号机杨敬宗的时候,对岸地面指挥所的雷达屏幕上,三号机,消失了!
这下对岸地面指挥所算是炸了锅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等战机返航后,确认三号机确实没回来。因为我方沿海部队及民众正在打捞一架坠海的飞机。
于是对岸一通猜测。
一是,三号机从云层里钻出来的时候,把海面当天空了,一头栽进大海。
二是,被友机发射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击中了。根据是4号机石贝波听说三号机杨敬宗没回来,忽然失声痛哭。
三是,杨敬宗突发心脏病,于是飞机失控,坠毁了。
总之,就是没有人认为是我人民空军的飞机把三号机给击落了。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三号机坠海了呢?
很快,对岸就知道了,三号机是被我航空兵胡寿根驾驶歼-6打下来的!
对岸一百个不相信。因为歼-6和F-104G差距太大了。
前面咱们只说了速度上的差异。其实咱们的歼-6和F-104G的差距是全面的。
爬升率来说,F-104G是每秒250米,咱们的歼-6爬升率是每秒180米。
而速度和爬升率,是视距空战,也就是大家都看得见对方用航炮对攻时的最关键性因素。
简单说,人家瞄准了你,你跑得掉跑不掉;和你瞄准人家时能不能稳定地追上去开炮。
当然了,歼-6和对方的F-104G都挂载了导弹。
遗憾的是歼六只能挂载两枚,而对方却可以挂载四枚空对空导弹。两枚是AIM-7麻雀3,两枚是AIM-9E响尾蛇。
从数量上不如对方,从导弹性能上来说,AIM-9相当于咱们1986年才定型的霹雳-5。
可以说,对方全面碾压咱们的歼-6。
对岸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空军英雄们,怎么会一直放任他们在我领空随意进出而置之不理呢?
虽然在装备上无法短时间内超过对方,但是无数的先烈们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告诉我们,即使装备很差我们也照样可以打胜仗,无所畏惧,战而必胜!
所以,在海峡对岸的飞行员们津津乐道开F-104G简直就是坐着火箭上天的时候,我们的飞行员,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并且找出了击败对方的战法!
既然导弹方面我们没有优势,那么我们就从航炮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出来!
咱们的歼-6脱胎于苏联人的米格-19。
有三门30毫米的航炮。初速为780米每秒,射速为每分钟850发!
可以同时开火的三门30毫米机炮
F-104G配备的是12.7毫米的机枪,而不是有些型号的20毫米火神航炮。
这个差距就很大了。咱们的30毫米航炮不仅可以三炮齐发,关键是打中敌机之后,可以造成0.8米直径的一个大窟窿。尤其是F-104G,为了追求速度,机翼采用短小的直翼,一旦击中对方的机翼,对方的飞机立刻变成一根棍了,连滑翔降落的机会都没有。
而如果我们哪怕被12.7毫米的机枪打中好几十发,也有极大可能安全返航。
所以,问题就在于,在什么距离,以什么方式和对方进行空战以发挥咱们航炮的优势!
很明显,惯用的咬尾攻击,也就是从机尾到对方机翼的角度进行攻击,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空战的区域处在双方的雷达网密切监视之下,一旦我形成咬尾态势,对方一定会命令敌机,一个字,跑。
那么,我们英雄的航空兵是找到什么方法击落的敌机呢。
两年来的交锋,让我英勇的航空兵战士早就摸清了F-104G的各项性能。
胡寿根就是我们专门针对该型飞机组织的尖刀飞行队的一员。
起飞快,发现早,靠的上,瞄的准,打的快,就是尖刀飞行队对付F-104G的基本方法,当然还有一个特殊的战法。
回到空战现场。
12时45分,驻漳州的航空兵第24师70团四架歼-六奉命起飞升空待战。
长机:乔田福;2号机:叶木佑;三号机:胡寿根;四号机:陈国良。
13时零2分,RF-104G侦察机发现了我四架拦截的飞机,立刻将高度升至一万一,然后紧急从厦门右转向逃窜。
我地面指挥所立刻命令四架飞机追击敌机。但是由于敌机的性能远远优于我方飞机,所以,最终被他逃离。
此时,我四架飞机正奉命准备左转返航。
13时零4分,突然那四架佯动的F-104G战斗机窜至晋江东南三十公里处,准备从右侧后方偷袭我机。
当时我方的雷达网密切关注的是我方追击RF-104G的情况,当漳州机场的引导雷达发现四架敌机呈双机跟进队形偷袭我机时,敌机已经进入了20公里的导弹攻击距离,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漳州机场雷达站领航员董福成冷静地指挥我方战机:不要左转,右转打对头,敌机就在你尾后!
是的,航空英雄们研究出的针对办法,就是和敌机打对头!
这套战术,尖刀飞行队的战士们早就演练了多次,早就烂熟于胸,一听地面的命令,立刻做出了动作。
紧急右转弯!2号机,三号机和四号机都发现了敌机,并发现敌机已经发射了两枚响尾蛇导弹呼啸着向我机飞来。
幸运的是,由于我方四架飞机紧急转向,两枚导弹擦着我们的飞机机腹穿过去,打空了!
敌机是采取的双机两两跟进的队形,前面这两架发射完导弹后立刻右转脱离。
后面跟进的两架飞机立刻又发射了两发导弹,也没打中!
这次可不是幸运能解释的,因为在练习中,我方飞行英雄们对和敌机对头时如何躲避导弹是有相应演练的。
《孙子兵法》说得好:善战者先胜而后战。
只有苦练战斗技术,让自己有了打胜仗的本领,才能在战斗中真的打败对方。
对头攻击,不是真的头对头。
英雄们演练的是斜对头攻击,是占住内侧角,让敌机在我方机头前两三百米处飞过,我方开炮寻机歼灭。
当时的胡寿根发现跟进的那两架敌机之后,迅速瞄准并修正了高度差,与敌机保持在一个高度上。
第二再把敌我态势修正成斜对头。
敌机到风挡的角度时,胡寿根狠狠摁下了炮钮,当敌机飞到胡寿根正前方的时候,松开炮钮。
两机的相对速度超过两马赫,反应时间很短,据胡寿根事后回忆,也就一秒钟的开炮时间。按照歼-六航炮的射击速度,这一秒钟的时间,足足打出了四十几发(三管齐发)航弹。
空战过程,间不容发,胡寿根也不知道打没打中,就只看见敌机突然做了一个翻滚俯冲动作,胡寿根第一反应,敌机这是要逃?
胡寿根立刻做了一个反扣俯冲动作,追着敌机就钻进了云层。
胡寿根发现进了云层,赶紧把飞机拉起来,结果由于速度过大,直接发生了黑视现象。胡寿根凭着感觉把飞机调整到飞向大陆的方向。
四架飞机从厦门上空通过,胜利返航漳州机场。
这时候的胡寿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把敌人的三号机打下来了。
下了飞机,代理机械师刘树立(荣立二等功)兴奋地跑过来问击落敌机没有。
胡寿根还挺遗憾呢,可能是跑了吧,我觉得没击中他。
看照相枪吧。
经过研判射击胶卷:拦阻射击,有效!打中了!
正在这时候,晋江的渔民报告,海里掉了架飞机。
空军派人派船前去打捞,一看,确实是F-104G的飞机残骸和飞行员杨敬宗的部分遗骸。
对岸对这件事的反应,除了给出前文咱们提到的三条理由。
甚至还说杨敬宗有可能是糊里糊涂飞到东方百慕大区域,莫名其妙坠机了。
为了掩盖真相,还让那架侦察机的飞行员装作杨敬宗和其他三架飞机的飞行员出来和当地新闻界见面。
结果被杨敬宗的妻子发现了蹊跷,气愤之下,威胁要向外界公开真相。对岸军方不得已承诺就按战死给抚恤金。但是,在军方的记录上,杨敬宗仍然是作为失踪处理。
那么,对岸军方为什么要掩盖这件事呢。
除了担心自家的士气。
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种机型机翼短小,一旦失去动力,那就是空中的一堆废铁。而且,由于他过分追求速度,导致飞机的结构存在巨大缺陷,在起降时极易发生事故。
在欧洲就有了飞行棺材和寡妇制造者的外号。
尤其是当时的德国飞行员,非常抵制这个型号的飞机。
德军F-104型战斗机
但是,对岸当局却把这架飞机当做宝。这下作为生产商的美国人当然高兴了,把德国人不要的F-104G一股脑的都卖给了对岸军方。
不过,从这次被我方击落之后,RF-104的侦察活动就停止了。F-104G更是连来擦个边都不敢了。
这事也挺好理解的,在飞机和武器装备全面占优的情况下,都能被我方击落,那真的还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吧。
胡寿根在此次战斗中荣立一等功;二号机叶木佑和四号机陈国良在胡寿根追击敌机的时候,英勇地截击后面的敌机,掩护胡寿根,并最终迫使敌机仓皇逃跑,同时荣立二等功。
那位机智果断的地面领航员董福成荣立一等功!
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1960年定下“稳步前进”的训练方针,正契合了古人“善战者先胜而后战”的兵法思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战的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