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16日,锦州解放的第二天,蒋介石乘坐“美龄”号总统座机专程飞到锦州城南,这个叫塔山的小村庄,在村庄上空盘旋了整整两圈之后黯然离去,蒋介石一生都没能明白他十一个正规师的精锐兵力,再加上海陆空协同作战,占据绝对优势。怎么就无法逾越这小小的村庄?
塔山英雄团是现在的哪个部队(塔山英雄团驻地在哪)
锦州失守的消息传来,年逾六旬的蒋介石哭了。
今天我要去探访的就是解放战争中最惨烈最悲壮的塔山阻击战的遗址,回顾战火硝烟的六天六夜。
在京抚线的路边竖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塔山”二字,
这里原是一个叫塔山堡的村庄,一个距锦州30公里距葫芦岛不足10公里的狭长地带,通往锦州的公路穿村而过,北宁铁路村旁而行,是国民党东进兵团从葫芦岛增援锦州的唯一交通要道。
1948年,国民党在东北的50多万部队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正酝酿着一场全歼国民党东北军的计划。第一步就是要关闭锦州这扇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大门,毛泽东的这步棋蒋介石也看得很明白,锦州一旦失守,东北的50万大军将被瓮中捉鳖,所以蒋介石也下了血本要与共产党在此来一场大决战。蒋介石在葫芦岛集结十一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侯镜如指挥。在沈阳的十一个师再加上3个骑兵旅由廖耀湘指挥组成西进兵团,准备东西夹击加上锦州守军把东野包了饺子。
当时对是否打锦州也是犹豫不决,主要原因就是怕塔山守不住,敌人一旦突破塔山防线东野主力将腹背受敌甚至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注定塔山必是一场拼命战,这个拼命的任务就交给了吴克华任司令的敢于死打硬拼的东野四纵。当时吴克华的心里也是没底的,四纵的特点是猛冲猛打猛追,而这次却要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阵地上的仗以前根本没打过。林彪给吴克华下了死命令,攻不下锦州军委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
当1948年10月6日四纵赶到塔山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塔山哪里有山啊,就是平地,无险可守。
塔山阻击战纪念馆是一座“碉堡”式的建筑,这个位置就是当年塔山英雄团指挥部的位置。
顺着台阶登上纪念馆的上面往后走就是高12.5米的纪念碑。
1948年10月10日凌晨4点,铺天盖地的炮弹向塔山涌来。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一天内国民党就发起了九次冲锋,全被击退。阵地上硝烟弥漫,地动山摇,很多战士耳朵都震聋了。敌人采取波浪式连续冲击,前面的一批倒下了,后面一批紧跟而上,如海浪一般,打都打不完。阵地前堆了三层遗体。
林彪对塔山战况也是高度担心,最多时一天打12个电话,当2兵团司令程子华报告战况和伤亡人数时,林彪打断他,“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1948年10月15日18时锦州被攻破,这标志着东野四纵阻击国民党增援锦州东进兵团的完全胜利,林彪感叹到,没想到他们打得这么好。
六天的激战中,国民党军仅在塔山阵地前遗弃尸体和重伤员就达6000以上,解放军伤亡3774人,其中4纵伤亡3571人。4纵12师34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
绕过纪念碑,映入眼中的是张万年题写的“塔山英烈万世流芳“的石碑。当年21岁的张万年是四纵36团通信股股长。
石碑背面刻满了747名烈士的名字。石碑后面是747名烈士的合葬墓,
当时英烈们大多被当地百姓安葬在塔山附近的几个村镇,1997年当地政府寻找散落在各地的烈士遗骨,1998年把找到的烈士遗骨合葬在这里,这样也让烈士的后人和群众有了祭奠之处。
那时的塔山陵园还是只有园没有陵,于是就把骨灰埋在纪念碑后面的一棵树下,没有墓,也没有碑。吴克华是第一个葬在塔山的将军。
在陵园的东侧是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越来越多的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战士要求死后葬在塔山,所以专门建了这处安葬园。
如今越来越多的将士又回到了塔山,回到了那些在全国解放前夜牺牲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年轻战友们的身边。
相关视频:小小的塔山,蒋介石到死都没弄明白的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