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脾气却很臭,还是个渣男,写字却这么好

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脾气却很臭,还是个渣男,写字却这么好

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脾气却很臭,还是个渣男,写字却这么好一次,黄侃去拜访王闿运,王闿运喜欢黄侃,觉着他的诗写得好,见黄侃来了,一边笑一边说:“哎呀,你年纪轻轻就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差不多大,却还一窍不通啊。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黄侃,湖北省蕲春县人,

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

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黄侃为章太炎门生,

学术深得其师真传,

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

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

恃才傲物,任性而为,

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天资聪明颖慧,人唤神童!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黄侃 书札

黄侃之父教子甚严,黄侃天资聪明颖慧,5岁就能将《史记》《汉书》从头背到尾,7岁作诗,9岁能读《经》,日逾千言,人呼“神童”。

13岁时不幸遭遇父亲逝世,即立志劬学,15岁考中秀才。不久清廷废科举、兴学堂,遂考入“湖北文普通中学堂”,为第一期学员。同学中有宋教仁、查光佛、郑江灏、欧阳瑞骅、董必武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革命党人。

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

黄侃诗词集稿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行书词句 立轴

7岁黄侃写诗向父亲要钱,20字没一字提钱!好友:我要把女儿嫁他!

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黄云鹄,北宋黄庭坚十七代孙,34岁中进士,官至四川盐茶道,但由于为官清廉正直,不愿和晚清官场同流合污,主张“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从而得罪权势,官就越做越小。

黄侃是黄云鹄的老儿子,出生于1886年。当时黄云鹄已经67岁了,晚来得子,对这个儿子自然很是宝贝。

黄侃4岁时跟随父亲返回原籍湖北蕲春,彼时黄云鹄已经辞官,但由于为官时清廉,所以并没有多少积蓄,于是黄云鹄便在好友的介绍下去了江宁,在江宁尊经书院教书。

黄侃七岁时,一天,母亲发现家里面的钱已经难以维持生计,黄云鹄再不寄钱回家,就得喝西北风了,于是黄侃便给父亲写信讨要生活费。

不过黄侃是个聪明孩子,并没有在信中直接写道:“爹,家里没钱了,寄些钱回来。”而是写了一首诗:

父作盐梅令,家存淡泊风。

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

黄侃说,父亲当年做了知府也不会敛财,是件好事,因此尚存有淡泊名利的家风,但是,父亲在外为大事忙碌,难道已经不记得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吗?

全诗20字,没有一个字提到了钱,但却告知了黄云鹄家中的难处。

黄云鹄看完信,对儿子的才气是倍感欣慰,恰巧其好友王鼎丞在旁边,也看到了黄侃写的信。

得知黄侃只有七岁后连连说好,又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于是便对黄云鹄说,让黄侃做他的女婿。

一场娃娃亲便这么定下了。

1902年,黄侃进入武昌湖北普通学堂学习,其同学有宋教仁、董必武等人,同年和王鼎丞的女儿王灵芳结为了夫妻,但由于黄侃忙于革命事业,两人聚少离多。

黄侃是个孝子。1908年,其亲生母亲病重之时,黄侃连忙赶回,在病榻前照顾,后来母亲去世,黄侃甚至悲痛到吐血。

但黄侃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还可以称为渣男。

比如,黄侃曾是同乡黄绍兰的老师,黄绍兰年轻貌美又有才华,黄侃心动不已,甚至一路追到了上海。黄绍兰原本念及黄侃已经结婚,不想插足,但看到黄侃这般用心,最终还是心软了,就连黄侃要用假名字和她结婚,黄绍兰也都答应了。

然而黄绍兰怀上黄侃的孩子时,黄侃竟又把另一名女学生追到了手。黄绍兰大怒,和黄侃对簿公堂,黄绍兰的父亲知道后,觉得黄绍兰有辱家风,便和她断掉了父女关系。

黄绍兰好好的一个姑娘,难以走出黄侃带给她的阴影,最后疯掉,自缢身亡了。

而黄侃用假名字一生结了九次婚,不知岳父王鼎丞泉下得知此事,会不会后悔把女儿许配给他?

狂怼文人,其乐无穷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胡适

骂胡适

01

胡适主张白话文,黄侃主张文言文,两人都在北大教书,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次,黄侃见着胡适:“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猝不及防:“为何?”

黄侃窃喜:“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叫‘胡适之’。”胡适:“那叫什么?”黄侃:“应该叫‘到哪里去’!”说完了,黄侃仰着头打了三个哈哈,然后扬长而去,只剩胡适在风中凌乱。

02

黄侃在课堂上讲文言文的高明,讲着讲着,就想起了胡适,说:“如果胡适得太太死了,他的家人打电报得这么说: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总共十一个字,要是用文言文,四个字就够了:‘妻丧速归’,省了三分之二的电报费。”

03

某日课间休息,几名教授在闲聊京剧《秦琼卖马》。胡适瞧不上京剧,插嘴说:“京剧真是太落伍了,用一根鞭子就算马,用两把旗子就算车,应该用真车真马……”

几名教授呛在那下不来,想反驳却又找不着话,黄侃站了起来:“适之啊,适之,要是唱武松打虎怎么办啊……”

04

黄侃在中央大学讲谢灵运做官做到了秘书监时,又想起了胡适。胡适写了两本书,一本叫《哲学史大纲》,另一本叫《白话文学史》。虽是两本不一样的书,却有一个共同点:都只写了一半,下半部没有。

黄侃又窃喜,说:“昔日有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称之为著作监。”学生听不明白,啥叫著作监?黄侃:“监,就是太监的意思,书只写了上半部,‘下面没有了’,不是太监?”学生大笑!

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陈独秀

骂陈独秀

01

1908年前后,陈独秀到东京民报社章氏寓所造访,钱玄同和黄侃二人到隔壁回避。陈、章二人闲谈时,谈到清代汉学的发达,陈独秀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苏皖,颇为苏皖人自豪。

后话题转到了湖北,说湖北没有出什么大学者。正在隔壁屋子里的黄侃突然跳出来反诘道:“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陈独秀听了默然而去。

02

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那天,是校长蔡元培带他去休息室与文科教授见面。因为校长在,大家都还客气。正在寒暄的时候,一个戴着瓜皮帽的男人冲了进来,是黄侃。

黄侃看大家在欢迎陈独秀,不屑地笑了:“好热闹,区区一个桐城秀才,也需要如此兴师动众?”说完了,挥挥袖子,又走了。

其实黄侃骂人有时也不并是与其有过节,而是找到了那个可以较劲的人。较劲也分很多种,有人喜欢捡软柿子捏,有人偏偏要找大腕扳,这样才过瘾,这样才对等,这样才够劲儿。

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

王闿运

骂王闿运

王闿运,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是当时的名流,做过摄政王肃顺的幕僚,劝肃顺早点对慈禧下手,肃顺不听,被慈禧杀了,他只好躲回湖南做学问。

王闿运的名声还不在这,而是在学问上有几把刷子,杨度、齐白石就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一次,黄侃去拜访王闿运,王闿运喜欢黄侃,觉着他的诗写得好,见黄侃来了,一边笑一边说:“哎呀,你年纪轻轻就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差不多大,却还一窍不通啊。”

按理说,黄侃应该很激动,可他偏偏喜欢怼着来:“您老尚且不通,更何况您的儿子!”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章太炎

骂章太炎

1905年,受到张之洞器重的黄侃东渡日本留学,来到日本后在学校外面租了间公寓,是二楼。

当时黄侃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一天夜晚,黄因内急,不及上厕所,便从楼窗中解裤洋洋直泻。章太炎此时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尿水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高声怒骂。

黄侃本系贵公子出身,且正年轻性躁,盛气凌人,虽然理亏,又不甘被骂,用国骂(就是引经据典,吊书袋,拐着弯骂)回击对方。双方骂了好几个回合,越骂越起劲,可其他住户不乐意了,影响睡觉,把二人劝了回去。

本来骂完了也没啥事了,第二天照常看书,可偏偏有人告诉黄侃楼下住的不是别人,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人称“章疯子”。

这回轮着黄侃懵了,遇着真高手了。于是,黄侃下楼道歉。不骂不相识,待双方互通姓名后,彼此都熟知对方大名,遂将话锋转到学问上,两人越谈越投机。

黄侃跟章太炎在东京住了三年多,一直埋头苦读,不时向章请教。可笑的是,他跟章甚久,始终没有“拜师”的形式,章很以为奇。

到黄侃决定回国,向章求临别赠言,太炎先生说:“你要拜一个好老师常常指教你才好。”黄侃问什么人好,太炎说:“去北京找刘申叔(刘师培)吧。”

黄侃答:“暂时不想去北京。”太炎说:“只讲孙诒让也好。”黄侃答:“不想到浙江。”太炎说:“陈伯韬在南京,你可去找他。”答:“南京恐怕也去不了。”

太炎说:“那怎么办?万不得已,就是我勉强点吧!”

于是,这一骂促成了章黄师徒的情分,黄侃认真地磕了头,拜章太炎为师。

小事虽疯,大节上却不含糊

既为“疯子”,黄侃自然有其疯的地方,虽小节上一塌糊涂,但其大节上从不含糊。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袁世凯

嘲讽袁世凯为人

袁世凯筹谋称帝,因黄侃名气甚大,准备授予黄一等金质嘉禾勋章,授意黄侃为他写《劝进书》。黄卑视袁的为人,因而拒之,并作诗歌嘲讽此事,说“二十饼子金真可惜,且招双妓醉春风。”(据言当时一枚嘉禾勋章值二十金。)

与章太炎同舟共济

1914年2月,章太炎从日本回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软禁,先囚于北京本司胡同,后囚于东城钱粮胡同。

此时黄侃正接受北大之邀到京担任教授之职,辗转打听到章氏下落,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视。

黄侃见章寂寞一人,便以请章讲文学史为由,留下来伴宿。黄侃与师同舟共济数月后,终被警察驱逐。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刘师培

拒绝拥戴袁氏称帝

黄侃的老师刘师培后来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1915年,刘在北京召集学术界知名人士开会,动员黄侃等人拥戴袁氏称帝,话未说完,黄侃即起立严词拒绝之,并气愤地说:“如是,请先生一身任之!”说完拂袖而去。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居正(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中国当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不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黄侃的同盟会故友多系国府显贵,他耻与往来。唯有居正当时受老蒋软禁,形单影只,不胜苦楚,旁人躲之不及的时候,他却常至居正囚地,与其谈心解闷。

后来居正东山再起,复登高位之后,他竟不复往见。居正念他的友情,亲赴量守庐诘问他为何不再来玩,他正色答道:“君今非昔比,宾客盈门,权重位高,我岂能作攀附之徒!”

教学趣事多,学生的“特别教授”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黄侃诗词集稿

“三不来”教授

黄侃转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后,在九华村自己建了一所房子,题曰“量守庐”,藏书满屋,怡然自乐。

他和校方有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之约,因此人称他为“三不来”教授。

每逢欲雨未雨、欲雪未雪时,学生便猜测黄侃会不会来上课,有人戏言“今天天气黄不到”,往往是戏言成真。

“我本人就是名片”

在中央大学兼课的名流颇多,教授们大都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有黄包车。唯黄侃进出时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一块青布包或几本常读之书。

中央大学规定师生进出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要看他的名片。他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日知录校记一卷 民国·黄侃撰

“时间到了,钱还没到”

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学生坐满了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但黄侃却安坐在教员休息室,没有丝毫起身往教室走的意思。

学生等了一会儿,见老师未到,赶紧报告了教务处。教务处职员知道黄侃名士脾气发作了,马上跑去请他上课,说:“上课时间到了,该上课了。”

谁知黄侃两眼望天,冷冷地说:“时间到了哦,钱还没有到呢。”原来,学校没有及时发放薪水,黄侃表示不满。教务处赶快代他领了薪水,他才去教室上课。

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

致潘重规书札

“每人八十分”

黄侃曾在中央大学开设“文学研究法”课程,用《文心雕龙》作课本。他平时只管讲课,一向不给学生布置作业。临到期末考试,他又不肯看考试卷子,也不打分数。

此做法在教务处那儿可过不了关,一再催促。最后,黄侃被逼急了,就给教务处写了一张纸条,上书“每人八十分”五个大字。他的意思是学生总想得甲等,给九十分嫌多,七十分又非甲等。八十分正合适。教务处也无可奈何,就不再提起这事了。

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黄侃 致丁惟汾(鼎臣)信札七通

讲课不带原书不带稿

黄侃在北大授课时,学生都称黄侃是一个“特别教授”。在堂上对《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一不带原书,二不带讲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学生对引用的经典论据,下课以后去查书,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引起了全班同学啧啧称赞。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黄侃丁卯日抄

有一天,黄的学生为他拿皮包时发现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打开一看,那书上画得太特别了:书头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有墨笔写的,有朱笔写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全书9300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讲法;别人的讲法,有的他肯定,有的他否定,也都记在了上面。

一个学生看了黄侃所读的那本《说文解字》后,对他说:“黄先生,你这批在书头上、书边上的东西,颜色各异,字又那么小,谁还认得呢?”

黄侃半开玩笑说:“我要人认得干什么呢?别人要知道了上面的内容,我就不是第一了。”大家都哈哈大笑。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黄侃读《广雅疏证》识语

据说,他对《说文解字》读了五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他去讲授的时候,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同学们说:“听黄先生的课,百听不厌,常听常新。”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书法手稿

做学问,读书之事一丝不苟

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

书法手稿

严于律己,读书勤苦

黄侃曾言,读书前“要如一字不识人”,方能读书。他读书时还喜欢随手圈点,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了一遍,甚至把读书时只随便翻翻,点读数篇辄止者称作“杀书头”,很不以为然。

关于黄侃读书之苦,许多学者津津乐道,但他并不以为苦事。有一次,黄侃与学生陆宗达闲聊,黄问陆:“一个人什么时候最高兴?”

陆不知道老师此问何意,就乱猜一通,说这个最高兴,又说那个最高兴。黄侃听后,都只是摇摇头。

最后,陆问老师答案是什么,黄侃笑着说:“是一本书圈点到最后一卷还剩末一篇儿的时候最高兴。”

国学大师网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大师国学

此件为黄侃先生课儿钞录古文,其首册用黄侃专用稿纸钞成,批校严谨,颇见先生认真态度。

“老师不是迂夫子,而是思想活泼、富于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游山玩水,喝酒打牌,吟诗作字,但是有一条,无论怎样玩,他对自己规定每天应做的功课是要做完的……”弟子程千帆这番话可谓知人善论。

黄侃读书必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坚持鸡鸣始就寝,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病而改变。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纵谈至深夜,客人走后,黄侃仍要坐在灯下校读,读毕才就寝。

1913年,黄旅居上海时,异常贫困。除夕之夜,街上爆竹之声通宵达旦,而他却独坐室内,精心研读,不知困倦。

不满五十不著书,却逝于天命之年

有人感叹:老一辈学者做学问何其扎实,书读百遍,继而精思,始援笔为文,可言著作文章。

黄侃曾说“不满五十不著书”。1935年,黄侃五十大寿,章太炎十分高兴地赠他一副对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

上联以孔子“五十读《易》”的典故,称赞他50年来都在勤奋学习;下联用蔡邕《曹娥碑》的古典,希望黄侃今后可以潜心著述。

黄侃见联大为恐惧,因为章太炎联中嵌有“黄绝命”三字。

同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吐血而死。

章太炎因联句竟成谶语,悔痛不已。

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_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

篆书书法

据说在其弥留之时,他说不得话,手却指向架上一书。学生们将书拿来,他翻到一页,手一点,人已逝去了。

送走老师之后,学生们想起那书,大家翻开一看,顿时觉得雷电之光,激荡天地:前几日学生们争论的一个问题,老师没能作答。原来,老师最后手之所指,正是答案所在。

国学大师排名前十位_国学大师网_大师国学

黄侃批校文心雕龙札记讲义合订本

黄侃去世时年仅50岁,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上一篇: 学校体育仍是教育短板 专家:体育课地位依然有待提升
下一篇: 当代活着的国学大师还有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