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时代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宋代瓷器五大名窑(宋代瓷器五大名窑排名)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
在邢窑的影响下
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
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
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名鹊起
......
在釉色上,
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胎釉轻薄。
在装饰纹样上,
以刻划、印花见长,既实用又美观。
而其它四窑,均为青瓷,釉面较厚,
并且除个别品种,基本以素面居多,
很少有刻、印之工。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盘
定窑窑址
在今河北省曲阳县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
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
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
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
涧磁村定窑遗址窑炉/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
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
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
到宋金年代,
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
元代以后逐渐衰落,
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北宋定窑白釉莲花纹盘
宋定窑白瓷印花螭龙纹狮子戏球洗
元代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颜色釉
定窑最先烧造是以青釉、黄釉为主的颜色釉
定窑最先烧制的是颜色釉
最先烧造的品种是以青釉、黄釉为主。
产品以碗、壶、瓶为主,
大多显得敦厚朴拙。
腹下半部及底无釉,开片明显,
装饰简单,多是素面,
也有当时北方流行的席纹和戳点纹。
黑釉三足炉
别看它黑粗,也是定窑的早期产品。
白釉弦纹葫芦瓶,白釉穿带瓶
白釉开始于晚唐五代时期,
定窑完全掌握了烧制精细白瓷的工艺技术,
开始大量生产高品质白瓷,
刻有“官”、“新官”款的精细白瓷
开始作为贡瓷供应上层甚至皇宫。
这一时期产品较为丰富,
造型丰富,大多光素无纹,
主要装饰手法为划花和印花,
划花主要是在器物划出弦纹。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钵
成交价:1.47亿港币(约合:1.35亿人民币)
除了白瓷,
定窑瓷器在宋代还出现了
很多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烧制而成的各种颜色的瓷器,
比如白定、红定、紫定、黑定
还有非常少见的绿定等。
黑定
定窑装饰风格
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定窑在众多窑口中独竖一帜,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
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
独具一格,模印,捏塑,线绘,刻划等
工艺结晶于器物之上。
而在北宋靠后时期,
受到当地缂丝工艺的影响,开始大量出现
较为繁复的模印图案于器物之上。
宋代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外,定窑的瓷胎
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
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
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宋定窑白釉三足炉
宋代定窑婴戏荷叶枕
(日本美术馆藏)
定窑施釉和烧制
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
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
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黄色;
黑定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
紫定其实并非紫色,
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
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
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
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
金代定窑印花“一帆风顺”碟
宋代北宋定窑划花鱼纹大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
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
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
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
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
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
ps:了解更多行业最新古玩知识,尽在"域鉴"公众号~
发表评论